甘肃农科院863项目小麦抗病生物育种技术获突破

【字体: 时间:2007年04月3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主持研究的《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项目取得成功。应用这项技术,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质改良。

  

生物通综合:新华网消息,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主持研究的《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项目取得成功。应用这项技术,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质改良。

     小麦黄矮病是现今世界上危害最严重、流行最广泛的植物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西北、华北的春、冬麦区及冬春麦混种区。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陕西、甘肃造成一定的危害,70年代在陕、甘、宁三省区大流行,成为北方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

从1995年开始,张掖市农科所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的子项目小麦抗黄矮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研究,通过多年的协作攻关,育成优质抗黄矮病小麦品种,在国际上首次选育出了可供生产应用的抗黄矮病的新品种。培育成功的新品种可以提高小麦抗黄矮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的能力,节约小麦生产成本,提高小麦丰产、稳产性能。

相关报道:

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颁奖大会于2007年2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佩度教授主持完成、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甘肃省张掖市农科所、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联合申报的成果“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利用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中间偃麦草的抗黄矮病基因Bdv2转入小麦栽培品种,通过花药、组织培养和毒素筛选等技术创造出抗赤霉病体细胞变异系,开发出与小麦抗病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紧密结合,建成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平台,成功地育成了15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4319万亩,增产10亿多公斤,增收14亿元。发表论文107篇(SCI 18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本项目在创造小麦优异抗病新种质、开发新型分子标记、建拓生物技术育种体系、选育新品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并产生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

 

姜文来研究员:几类专家应自重

 

首都师范大学规定女教师55岁退休引发争议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