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林院士:新文章解答研究分歧

【字体: 时间:2007年04月2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Bio-X Life Science Research Center),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Shanghai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研究人员就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 receptor,DRD3)基因Ser9Gly多态与利培酮(risperidone)疗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实验佐证,为多巴胺系统与神经分裂症研究提出了新的资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Bio-X Life Science Research Center),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Shanghai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研究人员就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 receptor,DRD3)基因Ser9Gly多态与利培酮(risperidone)疗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实验佐证,为多巴胺系统与神经分裂症研究提出了新的资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杂志上。

这一研究报告的通讯作者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贺林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邢清和。

原文摘要: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11 April 2007; doi: 10.1038/sj.npp.1301418
Effects of the Dopamine D3 Receptor (DRD3) Gene Polymorphisms on Risperidone Response: A Pharmacogenetic Study
[Abstract]

多巴胺系统是精神分裂症生物学背景中引起最多关注的因素。科学家们认为多巴胺系统在精神分裂症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说大多数抗精神病药通过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动物实验中提高多巴胺水平可以产生类似精神分裂样症状,可重复性比较稳定;有相当多的阴性报道中,多巴胺受体基因与症状群或症状呈明显相关。

而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 receptor,DRD3)基因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重要的候选功能基因,从多巴胺受体基因上寻找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功能多态性并进行关联分析(候选基因法)是目前最好的策略之一。之前的研究发现利培酮(risperidone)这种有效的首选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表现出对DRD3相对的高亲和性。近期的研究又报道DRD3基因Ser9Gly多态与利培酮(risperidone)疗效有关,但是结果存在不一致性。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假定Ser9Gly多态也许与一种未知的,对利培酮(risperidone)效应有直接影响的突变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因此他们对8个散布在DRD3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了基因分型,并对其中的5个进行了治疗结果关联性研究——来自中国大陆130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期8个星期的利培酮单治疗结果。

结果表明DRD3基因的遗传突变也许对于利培酮疗效的个体差异(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并没有重大的影响,从而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之前在这一问题上遇到的分歧。
(生物通:张迪)

附:
邢清和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学士(1985-1991)河南医科大学
硕士(1991-1994)河南医科大学
博士(1997-2000)上海医科大学
博士后 (2000-2003) 中国科学院


贺林


 
1953年7月出生。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991年1月获英国佩士来大学博士学位,
1991年1月至1992年12月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爱丁堡人类遗传学研究所任高年资研究人员,
1996年3月起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中心(上海脑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2000年1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生命技术学院副院长,以及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神经精神疾病和人类遗传学联合研究室主任,国际学术杂志Cell Research,Psychiatric Genetics编委。
  

与同事和合作者一道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研究进展:
首先揭开了困扰人类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第一例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1型短指(趾)症基因之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m J Hum Genet(2000)和Nature Genetics(2001)杂志上。
发现了得到国际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例以中国人姓氏“贺-赵缺陷”命名的一种罕见的恒齿缺失遗传病并成功地定位了该致病基因。
建立了世界上最具规模的神经精神疾病样品库,并利用这一样品库研究发现了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数个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证实了在汉族人群中APOE4是老年性痴呆的高危因子以及在血管性痴呆中也起重要的作用,发现了APOEε4是胎儿期因碘缺乏引起的智力缺陷的风险因子。在精神疾病的营养基因组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并结合国情特点提出与药物开发相关性的思路。 

他领导的团队获奖项目还包括:教育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02),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2002),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03)。 

头衔: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重要学术兼职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四批****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五”863计划(民口)专家组成员。 


研究方向: 
1.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
2.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的定位与分子克隆
3.药物基因组学 
4.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