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字体: 时间:2007年04月1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首个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评审

  

首个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评审

南昌大学与江南大学联合申报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最近通过中国科技部评审。

  这是中国首个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在江西省高校落户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围绕食品与人体健康这一科学主题,以“食品成分、功能因子及相互作用,健康调控与食物干预,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控制,健康食品的精准设计和加工控制理论,功能性食品与配料的生物加工,食品加工新技术原理及应用”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与揭示影响食品品质、健康与安全性的因素及本质,形成食品加工过程控制理论和相关的加工新技术体系。

  科技部认为,建设这个实验室将有助于提升中国食品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新体系等均具有重要作用,这在中国食品科技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南昌大学表示将与江南大学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成为中国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创新源泉和开放型平台。
 

 

中科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  
 

    中科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
    4月12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陈宜瑜院士、郑光美院士、宋大祥院士和中科院动物所所长张知彬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嘉宾出席了年会。

    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在动物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具有竞争实力的研究队伍,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曾在Nature、Science、Current Biology上发表,引起国际广泛关注,先后获得爱丁堡和惠特莱国际奖。实验室积极为国家献计献策,所提交多份建议和咨询报告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推动了我国大熊猫、麋鹿、海南坡鹿的放归与种群重建以及“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体系”的建立。图为陈宜瑜院士等为实验室正式挂牌揭幕。 
 
 


访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记者:朴淑瑜唐婷

主任:李林

时间:2007年3月26日

地点: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行政楼会议室  

 

  当记者二人走上生化与细胞所行政楼———“小白楼”三楼时,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林已经在楼梯口迎候。这座木质结构的“小白楼”古色古香,鞋底敲击地板的声音很容易让人想起老上海里弄里发生的种种故事。记者就在这里采访了这位新上任的实验室主任。  

 

  记者:我们听说您不久前接替了金由辛教授成为实验室的主任。  

 

  李林:是的,实验室主任换届工作刚刚完成,我接受了新的任务来担任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  

 

  记者:那您对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情况应该是很了解了。  

 

  李林:对。可以说生化与细胞所主要就是由两个重点实验室组成的,一个是你们现在采访的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另外一个是中科院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我之前虽然不在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但是对实验室的各种情况都比较了解。现在我们就是要加强两个实验室的交流,不仅在科研方面综合两个实验室的优势寻找创新点,其他方面也是互相“帮助”、互相借鉴的,比如“准入”及评估机制。  

 

  我们今年启动了新一届重点实验室的“准入”机制,每位课题组长进入实验室需要申请,谁进谁不进,学术委员会的专家说了算。两个重点实验室都采取了这样的做法,而且互派内部专家帮助评议。  

 

  记者:这样的评审结果应该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李林:对,我们认为可以做到客观公正,专家们都是按照“准入”机制的标准来客观地打分。2008年我们还要请外国专家来做评判。做这些事就是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国家下拨给重点实验室的钱我们都要用在跟科研有关的事情上,还要注重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成果。  

 

  记者:那实验室是怎么来分配这些科研经费的呢?  

 

  李林: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成果评估标准。基础研究的成果形式之一是看发表文章。曾经有一家媒体采访我们,他文章的标题是《文章少了,所长笑了》。这个标题某种程度上能说明问题。我们评估,不是看文章发了多少篇,而是看文章的质量,看文章发在了哪些杂志上,重要的是要做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工作。  

 

  基础研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研究所)评估的时候不只看本年度发表了哪些文章,取得了哪些成果,我们还非常重视前几年的工作积累,评估时调高了前几年累积成果的比例,去年开始更是以滚动六年绩效作为考评依据,弱化当年工作在评估中的比重,使科研人员能够静下心来做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也将遵循同样的理念和原则。  

 

  我们在评估中还设立了“重要贡献”奖项,是给那些对实验室的发展做出了发表论文以外的其他方方面面贡献的研究人员的,这样可以保证在既有压力,又较为宽松的科研氛围中,每个人都能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情,较大程度上避免科研浮躁现象的发生。  

 

  记者:科学研究是不能浮躁。那在这样的气氛下,每个人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实验室应该是硕果累累吧?  

 

  李林:成果可以说是非常显著。  

 

  蛋白质研究是我们研究所的传统优势。我们将蛋白质研究与基因表达调控联系起来,形成“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的研究方向,并分设“基因功能的蛋白质科学”及“基因功能的表观遗传调控”两个研究主题,在传统优势领域里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张永莲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用基因打靶等不同手段进行功能基因组研究。他们在大鼠模型中克隆到一个在大鼠附睾头部主细胞特异表达的新基因,命名为Bin1b。他们的研究发现Bin1b有?-defensin类天然抗菌肽的基本结构,其表达量与生育能力有关。细胞学实验证明它还具有杀菌作用,而且受炎症发生的诱导。进一步研究发现Bin1b表达后分泌到附睾的管腔,并与精子结合,从而使精子通过L型钙离子通道得以摄取钙离子,并起始精子运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和《NatureCellBiology》上,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这些研究有助于人类生殖发育研究并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研究成果对我国人口出生质量和计划生育都有贡献。  

 

  从科学研究的意义上看,张教授等人的研究实际上引导了一个新的领域的发展,就是关于抗菌肽的研究。这个领域还不断的有人参与跟进,不断发展深入。可以说不管是在科学上还是从国家需求方面来看,这都是非常突出的研究。我相信还会有很大的发展。  

 

  记者:我们听说实验室在表观遗传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李林:表观遗传我们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做得也不错。  

 

  我们实验室的徐国良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了白血病人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表观遗传机制。这个成果叫做“染色体和染色质结构的稳定性与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发表在生命科学顶级期刊《细胞》上。这一工作对于治疗白血病和新药的筛选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知道,多细胞生物体的各种细胞从基因型角度来说是均一的,从结构和功能角度来说是不同的。这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基因的差异表达造成的。而基因的差异表达则是染色质的结构决定的。  

 

  以徐国良和周金秋为首的研究组通过研究染色体稳定性、染色体修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国际前沿的表观遗传机制,试图揭示了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分化、肿瘤及其他多基因复杂疾病发生的机理,为研究和开发创新药物提供靶点。  

 

  我们实验室还有一个“成果”就是新产生了多位院士,张永莲、张友尚、林其谁、王恩多等都是在近些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其中,2005年当选的王恩多院士,她的研究方向是核酸与酶的相互作用,主要以氨酰tRNA合成酶为对象进行研究。她2000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获上海市第二届巾帼创新奖,2003年以来多次获各类冠名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奖,这些成果与荣誉都是她在实验室长期工作的结晶。  

 

  记者:看来,实验室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多创新性的成果!  

 

  李林:我们不仅在科研上提倡创新,还积极建设创新的科研文化。我们提倡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学术上保持既竞争又合作的良性科研文化。我们的考核价值不趋向急功近利,鼓励课题组长既融入单位凝练的学科发展方向,又适当保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领域,形成基础研究学科发展的多样性。  

 

  实验室每月组织学术报告会和所有组长参加的工作午餐会;鼓励研究组长和学生参加研究所范围及境内外学术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实验室有一位老先生,到了退休年龄还想继续做科研。他的工作一直做得很好,他退休后,实验室给他留了几个房间,还让他带了几个学生,把研究继续深入下去。2006年他们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记者:接手实验室后,您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设想呢?  

 

  李林:实验室在上一届及2006年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保持现在的发展态势,对外应该能够代表国家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这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职责所在。  

 

  我们研究所主要由两个实验室组成,整个研究所的发展态势是跟实验室紧密相连的。我们要把重点实验室作为研究所发展的桥头堡和先导力量,同时,集中研究所的整体实力来推动实验室向前发展。  

 

  ■编者按  

 

  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归根到底都能追踪到细胞内的分子过程。分子生物学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学科,它是促进生命科学在新的基础上飞速前进的领先学科,也是20多年来生物工程兴起的源泉。  

 

  为了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获得高水平的成果和人才,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于1984年组织专家组论证并决定在生化所设立分子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后实验室于1986年通过验收,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国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设立的第一个重点实验室。
 
 
香港高校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些大学有优势 

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与中国内地科技合作又出现两大新的亮点,香港高校将有资格向国家申报重点实验室,同时深港创新圈也呼之欲出。


香港特区政府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王永平十六日在北京出席第三次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委员会会议时表示,国家已容许香港的大学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对香港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此外,香港和深圳在科技上的合作,也有新的动作。深港创新圈的构思将会很快正式落实,下月深港创新圈将在香港签订协议。这些合作项目将会提高香港未来经济的动力,亦使香港去年成立的五个研发中心,得到科技部和地方科技单位的支持,从而取得一些成果。


王永平披露,深港创新圈的构思,不单会加强香港、深圳在政府层面的合作,亦会加强科技机构的合作,双方面都可能拿出资金资助一些具体科研项目。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合作协议;另外,有关容许香港的大学可以申报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意义更加重大。现时香港的大学可以和内地的大学结为伙伴关系,研究一些国家认为需要研究的项目,例如传染病或其他方面对国家的发展或民生很重要的研究项目。将来如果香港有些大学正式透过由创新科技署统筹的申报机制,成为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它当然可以接受国家不同部门的委托,研究一些可以适用于全国的成果。


香港的大学对比内地的大学,作为重点实验室后,在哪方面发挥的作用可能会较大?王永平指出,这要由香港的大学自己研究和提出申报。他相信在医学和传染病方面,香港有些大学有一定优势,可以根据这些研究能力申报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并期望在今年会有一至两所大学申报成功。


据悉,今年两地科技合作还包括在香港举办两个极为重要的项目。第一,五月份举办创新科技论坛,由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和内地的科技部联合举办,并会邀请香港、内地、台湾和澳门的知名人士作专题讨论;第二,九月举办大型的创新博览会,博览会除了展示香港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外,亦得到国家科技部的全力支持,在香港展示国家最尖端的科技产品和成果。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庞大,展示国家最先进科技成果的展览会。


王永平表示,香港和内地其他地方的合作也在加强,包括香港继续和广东省在科技方面的合作;上海亦提出不少建议,希望加强与香港在科技方面的合作,包括二零一零年上海的世界博览会,香港如何在科技上支持博览会的运作。(柯克)

 

近20个新品种“走”出实验室

 因为今年引进的欧鳎、条斑星鲽、凤鲽三个新品种鱼类的育苗工作马上就要展开,随着气温的渐升,这两天圣鲲水产公司的养殖工人开始忙碌起来。据了解,今年我市像圣鲲水产这样开始进行新品种养殖的企业增多,预计育苗期结束后,美洲黑石斑、川斑星鲽等近20个新品种将成为我市水产养殖业的“新军”。
  去年11月,一场波及全国的“多宝鱼风波”让多宝鱼养殖户遭受重创。我市养殖企业的多宝鱼虽经权威部门多次抽检证明合格,但也饱受连累。养殖业户没有因此而放弃,在继续总结经验、严格管理,巩固发展多宝鱼养殖的同时,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近几年引进的川斑星鲽、美洲黑石斑、韩国真海鞘、条斑星鲽、韩国参、漠斑牙鲆、欧洲鳎、大西洋牙鲆、三线舌鳎、塞内加尔鳎等近20个新品种。这些品种经过水产科研机构和我市养殖企业几年来共同技术攻关,目前育苗技术已基本过关,育苗产量大幅提高,为养殖户开拓新的养殖空间提供了技术支撑。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实验室能力验收 

 
  4月11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北京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举办了“葡萄酒中干浸出物和酒精度检测能力”验证会,会上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据悉,2006年8月10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继2005年之后,2006年继续组织开展重点领域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给12个国内权威检验单位下达了协调组织12项能力验证计划的工作。其中“葡萄酒中干浸出物和酒精度检测能力”验证工作由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协调组织。按照国认实函[2006]148号文的计划安排,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权威专家,于2007年4月11日在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该项工作进行了验收。

  专家一致认为,该中心负责实施的能力验证计划“葡萄酒中酒精度和干浸出物检测能力验证”符合《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的要求。方案设计合理,样品制备、发送工作符合技术要求,组织协调有力,有效防止了实验室间的串通,保证了整项能力验证工作的顺利实施。数理统计软件应用得当,数据真实、可靠,对不同类别实验室和检测方法等能力验证结果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经专家组评定,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葡萄酒中干浸出物和酒精度检测能力”符合相关规定要求,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