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自然科学奖得主张明杰教授偶然发现新治中风物质

【字体: 时间:2007年03月1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张明杰教授的研究项目“构建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基础 ”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殊荣。而日前,来自中新网的消息称,张明杰教授透过磁器共震仪研究人体蛋白质的运动情况,发现可能可以治疗中风病的‘濊段’物质,又发现在中药中有3种‘黄芹’对治疗中风的成效颇大。

  

生物通综合: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张明杰教授的研究项目“构建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基础 ”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殊荣。而日前,来自中新网的消息称,张明杰教授透过磁器共震仪研究人体蛋白质的运动情况,发现可能可以治疗中风病的‘濊段’物质,又发现在中药中有3种‘黄芹’对治疗中风的成效颇大。 

中风是指病人脑部缺氧,又释出一氧化碳,若在10小时内未能及时抢救,脑细胞就会死亡。但‘濊段’可以与一氧化碳合成,当两者合成后,可以产生新的物质,这就可补缺病人的所需,对中风病人很有帮助。  

        
张明杰解释说,在这5年的研究过程,不是在发明一部机器去治疗中风,而是专门研究核磁共震仪这部机器,期间并偶然发现了治疗中风的‘濊段’,所以这种物质不是专门研究出来的。他们现时又在研究如何防止病人的脑细胞自我消灭。核磁共震仪由美国生产,已面世15年,价值约200万美元。 

张明杰博士主要从事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他的调控神经细胞信号传递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对于治疗神经系统衰退的疾病,如中风及老年痴呆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张教授及其研究小组运用核磁共振技术,从传统中药中筛选活跃分子,抑制神经信号传递中的一氧化氮合成,以发掘具潜质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治疗中风疾病。


     1998年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解出神经元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一个抑制蛋白的三维结构,次年又解出神经元一氧化氮合成酶一个重要区域与另一种蛋白形成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一氧化氮合成酶含有的PDZ结构域在许多蛋白质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解出这个区域与其他蛋白结合的结构,对于生物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1年与其他生物学专家紧密合作,在细胞生物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破解了一种对于确保细胞正常运作至关重要的蛋白质(Ykt6p)的三维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此外,张教授还曾获得“裘槎优秀科研者奖”,以表扬他在材料科学及生物化学领域进行的基础研究及做出的贡献。(生物通雪花)

 

被列入2007年度国家优先发展重点:功能食品等

海洋所863重大项目抗逆品种的培育课题启动

中科院新建研究所——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奠基

科技界委员评点科技评价三宗罪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