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时钟有秒针

【字体: 时间:2007年02月0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报道:人类大脑没有记录时间的能力,即便是毫秒级别长度的莫尔斯电码(Morse code,听起来像长长的嘟嘟声)。最近,研究人员找到了大脑时钟工作机制的第一条线索。

  

生物通报道:人类大脑没有记录时间的能力,即便是毫秒级别长度的莫尔斯电码(Morse code,听起来像长长的嘟嘟声)。最近,研究人员找到了大脑时钟工作机制的第一条线索。

几十年来,神经系统科学家潜意识里认为大脑拥有一个专门用于计时区域。最近,这种观点渐渐地发生了变化,许多研究人员不再相信大脑拥有一个内在化的“计时针”,他们认为,遍及大脑的神经元有一种天然机制,可用于感觉时间的长短。

为了探清大脑时钟的工作机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系统科学家Dean Buonomano和Uma Karmarkar(最近转到伯克力分校做博士后)将研究重点放在“状态依赖性”(state-dependency)观点上。大致思路为:想象将一滴红色油漆滴入一桶白色油漆,第一滴滴入的环境为纯白油漆,但随后每一滴所滴入的溶液将会越来越粉红。

Buonomano和Karmarkar推测大脑中具有相似的事件。比如,第一声电码将一组特异的神经元启动,引起大脑状态发生改变。结果,第二次的电码出现时,大脑时钟的状态与第一声电码时大脑时钟所处的状态不同(与听到电码之前的状态不同)。不断跟踪这些状态之间的差异,使大脑能够对时长进行标记。研究人员在一种计算模型中重复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验证这种模型,研究人员要求人类志愿者判断两次“嘟”声之间的间隔,一些间隔很短,一些间隔很长。大多数志愿者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说出间隔的时间。当研究人员将两次“嘟”声的音质改变的不同,受试者很难再判断时间间隔。研究结果刊登于2月1日《Neuron》杂志。Buonomano认为原因在于改变音质干扰了大脑的参考点。这种差异与打水漂出现的差异相似:将小石块投进安静的水面和投进已经泛满波纹的水面,效果是不同的,只有在安静的水面才能精确判断水漂的形状。

“这是一篇很棒的文章,” Duke大学认知神经系统科学家Warren Meck说,“能够帮助我们感觉每日所见所闻之间的时间相关性。”(生物通记者 小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