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国科学家两篇文章发表药物新发现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7年02月0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数百个雷洛昔芬(Tamoxifen)衍生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发现了一类与α亚型雌激素受体结合活力远远强于β亚型雌激素受体结合活力的小分子调节剂,其中一个命名为Y134的化合物在动物体内对乳腺组织表现出显著优于雷洛昔芬的专一选择性。同时在之前的研究中,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Li Ka Shing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s),生理学系和生物化学系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tamoxifen可以诱导ICI 182,780拮抗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endothelium-dependent relaxation),这说明tamoxifen可以直接用于eNOS磷酸化调整。
生物通报道:来自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数百个雷洛昔芬(Tamoxifen)衍生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发现了一类与α亚型雌激素受体结合活力远远强于β亚型雌激素受体结合活力的小分子调节剂,其中一个命名为Y134的化合物在动物体内对乳腺组织表现出显著优于雷洛昔芬的专一选择性。同时在之前的研究中,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Li Ka Shing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s),生理学系和生物化学系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tamoxifen可以诱导ICI 182,780拮抗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endothelium-dependent relaxation),这说明tamoxifen可以直接用于eNOS磷酸化调整。
领导这两项研究的分别是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王明伟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谢毓元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黄聿教授。
原文摘要: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06) 147, S269–S276. doi:10.1038/sj.bjp.0706399
Tamoxifen (ICI46,474) as a targeted therapy to treat and prevent breast cancer
[Abstract]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06) 149, 703–711. doi:10.1038/sj.bjp.0706921; published online 3 October 2006
Tamoxifen dilates porcine coronary arteries: roles for nitric oxide and ouabain-sensitive mechanisms
[Abstract]
据悉传统的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患者,其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雷洛昔芬(Raloxifene)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它的已知治疗作用是在骨骼和心血管系统发挥雌激素样效应,增加骨密度,抑制骨质流失;而在乳腺和子宫组织则呈现抗雌激素作用,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雷洛昔芬的这一药理特性,已在临床上取代传统的激素替代疗法,用于预防和治疗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tamoxifen与第一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塔莫昔芬(Tamoxifen)一样,可以使侵袭性乳腺癌的发生机会减少50%,但其局限性在于经过肝脏代谢后,仅有2%的药物具有生物活性并进入体循环。因此它对于乳腺癌的预防明显好于治疗。
在第一篇研究中,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王明伟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谢毓元课题组通过紧密合作,对数百个雷洛昔芬衍生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发现了一类与α亚型雌激素受体结合活力远远强于β亚型雌激素受体结合活力的小分子调节剂,其中一个命名为Y134的化合物在动物体内对乳腺组织表现出显著优于雷洛昔芬的专一选择性。国际著名乳腺癌研究专家、美国Fox Chase癌症中心副主任V Craig Jordan博士最近撰文,在《英国药理学杂志》上高度评价这一同期发表的研究成果。他认为,理想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中国科学家的发现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推陈出新的意义,应该受到鼓励和拓展,以期找到组织特异性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用于治疗多种雌激素相关性疾病,旨在改善广大妇女的健康。
第二篇文章则通过实验设计确定了猪冠状动脉tamoxifen引起的舒张在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机制。研究人员分离了猪左冠状动脉瘘(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ies),测量isometric tension,研究发现tamoxifen可以导致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而这种舒张可以被ICI 182,780拮抗,也会被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或1H-[1,2,4]oxadizolo[4,3-a]quinoxalin-1-one (ODQ)抑制。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tamoxifen研究意义中大,不仅帮助科学家们更深入的了解tamoxifen的作用机制,而且也有利于今后更好的施用tamoxifen。
附:
王明伟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G蛋白耦联受体和细胞核受体药物筛选模型及其应用
1982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毕业,曾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医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和英国剑桥动物生理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1988年曾到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短期进修,同年当选为剑桥大学“查尔斯及凯瑟林·达尔文研究院士”,1989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剑桥大学医学院外科高级研究员。90年至96年曾任美国爱蜜灵医药公司生理部高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医学院客座研究员及联邦退伍军人部加州拉荷亚医学中心外科访问医师、美国拉根德医药公司高级研究员及生殖生理学主任、美国默克公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项目的顾问等职务
。同时,他还相继应聘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顾问教授,迄今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七十余篇,荣获过英国、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多项科学奖励。1996年起他投身于高科技创业活动,在美国、英国、中国和香港等地先后融资数千万美元,创办了9家生物医药研发型企业,取得了令人著目的成绩。
他在国内通过合作,开发出两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化学合成新药,其中一项即将进入一期临床试验,另一项被列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2000年当选为亚太地区分子生物学联盟成员,2001当选为英国生物学院院士。2001年底他出任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常务副主任并兼任中国科学院第三届新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授予他“白玉兰纪念奖”,表彰其对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谢毓元
男,1924年四月出生于北京,原籍江苏苏州。1949.9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前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1984-1987)。
研究领域: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先后发明解毒药二巯丁二酸、喹酸、酰膦钙钠,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多种期刊编委,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10名、硕士8名。
主要研究成果有:
促排药“喹胺酸”获国防评委二等奖(1981);
“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十二种新有效成分的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2);
促排药“酰膦钙钠”获卫生部一等奖(1983);
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
“表油菜内酯合成研究”获国家科技成果证书(1998)。
黄聿
简介:
1960年生,1984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药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5年于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获硕士学位,
1988年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
1988至1991年,美国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博士后,
1991-1993年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博士后,
1993年至今,香港中文大学工作,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生理和药理,包括RAS系统功能研究;甾体类激素药物替代疗法机制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心血管系统作用机制研究等。擅长微血管收缩功能研究,建立了200微米以上微血管收缩功能研究技术。现已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部分研究工作曾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
美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英国生理学会会员,中国药理学会会员,被CARDIOVASCULAR RESEARCH, FASEB JOURNAL,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等二十余种国际杂志聘为审稿人。2004年被复旦大学聘为特聘讲座教授,联合开展心肾微血管功能课题研究和研究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