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负债高达49亿 经费监管缺失

【字体: 时间:2007年02月1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甘肃高校负债高达49亿 专家称经费监管缺失

  

生物通综合:

甘肃高校负债高达49亿 专家称经费监管缺失

 在政协甘肃省九届五次会议上,一位政协委员关于“巨额债务困扰甘肃高校正常发展”的调查报告披露:甘肃高校总负债高达49亿元,个别学校“破产”隐患凸显。
  记者调查发现,银行放贷不规范、助学贷款遭遇诚信危机、政府投入不足等,导致高校金融“黑洞”的产生。针对这些问题,有关专家开出了“药方”。
  本报记者 周文馨
  高校也会“破产”?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在政协甘肃省九届五次会议召开的“教育发展专题联组座谈会”上,一份关于“巨额债务困扰甘肃高校正常发展”的政协委员调查报告,抛出了这一沉重命题。
  报告披露:甘肃高校总负债高达49亿元,每年需支付利息近4亿元。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
  在人们印象里,高等院校上有国家拨款,下有学生交费的支撑,虽说不是富得“流油”,但也“高枕无忧”,不至于窘迫到如此境地。
  49亿元,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债务“黑洞”?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谜底一点一点展现开来。
  政府投入逐年下降 经费使用缺少监管
  遍访兰州著名高校,记者发现,校门一个比一个豪华、气派,而据记者了解,在全国范围内,兰州高校的校门其实还算“寒酸”的。有些地方,花三四百万元修个校门,已经寻常得很了。
  记者从一些高校领导嘴中听到了这样的辩解,这样做是为了“改善学校硬件建设,提高知名度,吸引生源、扩大招生”。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罗燕告诉记者,国家财政拨款、学生学费以及学校科研所获得的资金支持和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收入是高校经费的3个主要来源。
  但是,让罗燕心焦的是,目前,有关部门对这3方面经费的监管都是缺失的。比如,高校的科研经费大多以“切蛋糕”的形式获得,即以国家拨款的形式为主,没有采用合同机制。对一些学校来说,获得国家的科研经费并不太难,也没有合同来规定这笔钱的用途和实效,所以“花了就花了,乱花了也不心疼”。
  据甘肃省教育厅统计,1999年以来的6年间,甘肃省高等教育就招收各类大学生30.34万人,比以前47年的总和还多。2005年以来,甘肃省高校在校生规模以年均增长22.96%的速度发展。
  教育规模急剧扩张,经费设施投入必然加大。但统计数据反映出的却是,作为高校主要经费来源的政府拨款,呈逐年下降趋势。
  在近6年甘肃高校为改善办学投入的60.75亿元中,中央投入2.88亿元,省财政投入3.95亿元,两项合计只占投入总额的11.24%;而学校自筹款和贷款占到投入总额的85%。
  “八五”期间,甘肃省财政预算内高校基建投入每年有近2000万元的“基数”,近年不但没有增加,相反有所减少,2005年仅有1000万元的投入。
  银行放贷非常慷慨 高校还贷能力有限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财政拨款和其他融资渠道有限,银行信贷成为近年来甘肃高校基本建设的重要融资途径。
  据了解,从1999年到2004年,甘肃全省普通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共投入60.75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而学校贷款高达37.09亿元,占总额的61.05%。
  “高校既无经营性收入,又无债务责任人,靠什么还贷?由谁承担责任?”甘肃省社会学专家郑本法不明白,为什么连这样的疑问都没搞清,高校就能轻易地贷到款。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内情:
  银行认为“贷款给高校是国有对国有,出了问题也是国家承担”,因此对贷款给高校“非常慷慨”。同时,银行经营存在“垒大户”倾向,贷款风险高度集中,高校又把银行贷款当成了扩大规模、渡过难关的“提款机”。于是,少有人进行科学的投资收益评估,少有人考虑高校的偿还能力。
  这与当初的国企贷款热惊人地相似,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使高校走上盲目贷款—财务危机—不良贷款—财政负担的国企老路。
  毕业生不堪还贷重负 学校最终成为债务人
  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多所省属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向记者反映,因为他们没缴清学费或没还上助学贷款,学校扣下了他们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只发给毕业证的复印件。其中一所学校,在未经主管部门审批的情况下,收取学费滞纳金,被甘肃省物价局认定“属违规收费”。
  这所高校学生处负责人向记者大倒苦水:“2004年学生学费欠款高达3300万元左右,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本科生的收费率仅为40%,学校的经济压力很大,无奈之中才出此下策。”
  据统计,甘肃现有高校在校生17.3万人,其中贫困生约占33.2%,毕业生欠费成了一大难题。统计数据表明,不少院校学生欠款累计数千万元。
  可是,为解决贫困学生入学设立的高校助学贷款,却因为贫困、缺乏诚信、恶意欠款等原因,频频遭遇“红灯”。学校作为贷款的担保人自然又变成了债务人。
  政府切实加大投入 完善各种监管措施
  高校走出资金“黑洞”、摆脱“破产”威胁,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认为,政府切实加大投入,是解决高校发展“瓶颈”的主要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有关负责人则针对防范高校贷款风险提出了对策:加强对银行和高校的指导,控制贷款规模;加强对贷款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支持多元化办学,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盘活高校资产存量,增强高校“造血”功能;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据了解,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给出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为建立高校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提供了量化指引。专家们建议,高校、银行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以模型为基础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记者了解到,针对部分地区“国家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率高达20%,贷款银行风险大的现状,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在助学贷款的发放、风险承担、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努力。 
 
 
来源:新浪网   编辑:星辰
 
 
 五成用于非科研开支 政协委员建议加强经费管理

 来源:新华网   10%用来打点、50%或以上用于非科研开支

  湖北政协委员建议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据业内人士反映,现在的科研经费有10%用来打点、有50%或以上是用于非科研开支,包括与项目无关的会议和个人提成,真正用于科研的开支比率反而比较小。
 
 
 
在刚闭幕的湖北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据这份提案介绍,在提倡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湖北省财政拨款支持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科研经费将从2006年的2.6亿元增加到今年的2.76亿元,如何把有限的投入用在刀刃上成为重要话题。

  上海某大学伪造“汉芯”骗取国家无偿拨款虽是个别现象,但科研经费滥用问题在各省市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一些高校、研究所为了得到科研经费,显示本单位的科研实力和领导人的政绩,广泛动员职工申请科研项目,并与职称和工资挂钩。出于无奈,许多职工只好赶鸭子上架,从网上查找资料,拼凑一份科研申请报告,然后找关系说情;拿到科研经费后,目光盯着提成,以各种名义各种会议,把研究经费挥霍一空。至于如何交差,还是从网上查找文献,撰写出“科研论文”,以高价的版面费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一切就算完事。这也是我国科研论文数量多,“零”引用率多、转换为生产力的比例极低的主要原因。

  这份提案建议,规范科研经费审批程序。科研经费超过一定金额的项目,审批和评估除了严格履行通常的审批制度外,职能部门有责任组织真正内行的专家亲临申请单位现场,考察项目负责人、科研团队、基础设施、实验条件和技术路线,特别要对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从事过哪些研究和研究成果等进行负责任的审核。

  另外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要追踪管理。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要严把“出之何处”这一关,既不能影响正常的研究开支,又要严格控制不知去向或含糊不清的支出,尤其是对那些需要把大笔经费汇向国外、境外购买研究设备的开支。

  这份提案还建议对科研成果要打假。科研成果的审核不仅仅是看其发表了多少“论文”,发表在什么“核心、权威刊物”上,更主要是看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是重复别人的工作,哪些是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哪些是自己的创新,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对该成果的引用率等,以及其在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所起的作用。

  现在撰写科研论文的手段已很“先进”,可直接进入到国际上很有权威的高校、研究所、图书馆索引资料和原文,然后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加上几点提法和展望,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就出来了,但实际上只是一篇综述性质的文章。目前科研“浮躁”现象表现多种多样,有些是出于无奈,有些是钻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有些是利用审批和成果审查者知识存在的局限性等。进行科研成果打假,有利于端正科研领域的不正之风。

  湖北省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呼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严把科研审批关,逐步完善和调整审批政策,向真正在做研究的高校、企业和个人提供倾斜政策,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记者甘丽华)


海淀高校约1300人年收入超12万 47人申报个税

来源:新华网  
 

  海淀区高校约有1300人年收入超过12万元,仅47人申报个税.地税部门认为三月开学后将出现申报高峰

  海淀区高校年所得超过12万元者有约1300人,但目前仅有47人进行了申报,只占3.6%.海淀区地税相关责任人表示,申报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一、二月份正值学校考试放假。

  昨日(8日)上午,海淀召开“北京市部分高校个税自行申报座谈会”,北大、清华、人大、北外、中财、北航等近10家大学的副校长和财务主管与地税部门进行现场座谈。 
 
 
  海淀地税相关负责人表示,会上各大学都表示了对于个税自行申报工作的支持,并在学校内部进行了宣传,由于一、二月份正值学校考试放寒假,因此这段时间的申报率并不是很高,但是相信在三月份将会出现申报的高峰期。

  地税部门领导承诺,大学开学后,将亲自到学校进行个税申报的培训,以便帮助海淀区各大学做好今年的个税自行申报工作。

  据了解,2007年进行个税自行申报的期限为1月1日到3月31日,纳税人逾期不报,最高可被处以1万元的罚款。(记者左林)

湖北省出新规严管高校办学、招生和收费 

 
     汉网消息 (记者高家龙通讯员梁炜)违规办学、招生和收费的高校将受到处罚,情节严重者将停止招生甚至取消办学资格。记者昨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召开的2007年度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采取严厉措施,规范高校办学行为。违规办学将缩减招生
   &nbs
p;据了解,今年我省将首次建立厅内各处室管理职责的联动机制,将学校的办学行为和学校发展挂钩。

    对管理严格、办学行为规范的高校,在招生计划安排上给予倾斜,并在项目经费安排、新设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的审批等11个方面给予支持;对有违规办学、违规招生和收费行为的学校,除通报批评外,还将视违规情节轻重,分别在涉及高校发展的11个项目上进行调控和限制,情节特别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据有关政策和程序,停止其招生,直至取消办学资格,并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不得超计划招生,坚决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尤其要注意加强对成人、自考、网络等学生的管理,并全面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规范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并把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开,妥善解决挂靠校区、办学点等遗留问题,按时将所有校外办学点(校区)撤销。高校将派驻督察员

    今年我省将向高校派驻督察员,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巡视制度,对高校教学工作开展经常性巡视,实施实时督察。

    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势头,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加强对图书及教材购销、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和招生办学等四个领域的监管。

    严格高校基本建设管理,从严控制新建项目,把基本建设的重点调整到内部挖潜、完善已建校区功能、补充紧缺教学生活设施上来。

     北京青年报:科研经费乱局何时是尽头 

  据业内人士反映,现在的科研经费有10%用来“打点”、50%或以上用于非科研开支(包括与项目无关的会议和个人提成),真正用于科研的开支比率比较小。(2月9日《中国青年报》)
  

  管理不善的科研经费,就像一个打开的潘多拉盒子,许多“罪恶”可能由此散播。

  一方面,这种现象助长了腐败在科研界的泛滥成灾。“项目老板”是高校中相当惹眼的一个群体,他们把持着科研资源,成为某一领域的“把头”,他们开着名车、吃着大餐,动辄一掷千金,老板派头十足,他们的钱来自何方?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也拉大了高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事一般教学的教授年薪是7万到8万元,但一些从事科研、有项目的“教授”,年收入可达50万到60万元。这种差距影响了许多教师的教学热情,助长了拉关系等“潜规则”的盛行。

  更糟糕的是,受到“利诱”的科研活动可能导致科研结果的偏差———科研泡沫化。不少科研人员拿到科研经费后,目光盯着提成,并以各种名义把研究经费挥霍一空。最后有些人干脆从网上查找文献,撰写所谓的“科研论文”,花高价“版面费”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算作交差。我国的论文发表量不低,但引用率及创新率却非常之低,足以说明“泡沫”之严重。

  科研经费使用之乱,最根本的原因是监管缺位。关于科研经费的使用问题,目前只在一些具体的学科和领域有一些明确的规定。但在利益面前,这些缺乏法律刚性的行业规定就像牛栏关猫,往往被钻了空子。

  凡是国家各级财政支出的经费,都需纳入财政监管体系,科研经费也不应例外。改变科研经费的乱局,还需要从立项着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确保立项的全程公开、公正和透明,防止“人情项目”;引入科研活动“问效问责制度”,对项目的各责任主体进行跟踪考核;以专项审计方式加强科技经费监管等等。
 
大学收费应成为阳光账单
 
 新闻提示

  近17年来,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过几倍,但大学的收费却提高了25至50倍。针对这一问题,广东省人大代表陈华伟建议,对省内大学收费进行重新核定。

  在社会上深受诟病的大学收费,似乎成了一道难解的“哥德巴赫猜想”。 两年前,新华社记者曾就每年数百亿元的大学收费进行调查走访,结果发现,无论教育官员、高校管理人员还是专家学者,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时至今日,这团乱麻依然没有解开。

  可是教育部发言人却在去年说:现行的高校收费标准制定于2000年,6年过去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没有提高。

  到底是多年前制定的收费标准过于“超前”,还是老百姓的承受力出了问题?

  高校收费标准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或按实际成本核算,或按日常运行成本核算。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成本计算的复杂性,我国采取的是后一种方法。这种计算方法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在缺乏听证程序、透明机制的情况下,日常运作成本中容易被埋伏笔,据报道连洗脚费这样的腐败成本也有可能要转嫁到学生头上;二是像教学楼、科研楼和学生宿舍这样的重大基建项目,是要长期使用的,成本集中均摊在数届学生身上当然不合理,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就堵不住乱收费;三是高校所在地域不同、学生专业不同,培养成本是有差别的,用一刀切的计费方法肯定不妥。

  动辄将问题推到国家投入不足上,是不负责任的。在大学收费蛋糕中,国家投入到底多少,学生要承担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适?大学运作成本怎样才能达到科学合理,怎样才能受到社会的有效监督?

  笔者以为,只有为大学收费打造一张“阳光账单”,为国家、社会、大学和学生家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费用分摊机制,大学的收费才能切实降下来,教育腐败才没有可乘之机,象牙塔的尊严才能得到维护,工薪家庭才不会视大学路为畏途。

大学文凭究竟值多少钱 英国专家研究出答案

一张大学文凭究竟价值几何,英国研究人员给出了答案。英国高校联合会7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大学文凭的人比没有大学文凭的人一辈子多挣16万英镑(约合32万美元)。

收入有别

这项调查是由英国高校联合会委托伦敦经济学院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共同进行。调查者走访了约100万人,统计他们一生的收入,并将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与拥有英国普通教育高级证书的人的收入进行比较。在英国,普通教育高级证书是除大学文凭外的最高文凭。

调查发现,拥有大学文凭的人和拥有英国普通教育高级证书的人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差20%至25%,前者的税前平均收入比后者多16万英镑(约合32万美元),税后平均收入多12万英镑(约合24万美元)。

调查还显示,不同学科的大学毕业生,收入大不相同。医科毕业生排名榜首,他们一生的税前收入比没有大学文凭的同行多34万英镑(约合67万美元);紧随其后的是理科和工科毕业生,其收入中比没有大学文凭的同行多24万英镑(约合47万美元);收益最少的是艺术类毕业生,包括设计、美术和戏剧,其收入比没有大学文凭的同行多34494英镑(约合6.8万美元)。

男女有别

调查同时分析了不同性别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收入差异。结果显示,由于拥有大学文凭,女大学毕业生的收益比男大学毕业生更为明显。她们的收入比没有大学文凭的女性同行多20%至23%。

但也有专家提出异议,称此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没有大学文凭的女性比没有大学文凭的男性收入要少很多。

专家们还按家庭经济条件对调查结果予以分析: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受益较大。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学毕业生,一生的收入比没有大学文凭的同类人多19%;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及富裕家庭的大学毕业生,一生的收入比没有大学文凭的同类人多8%至9%。

除收入外,大学文凭的价值还体现在生活的其它方面。调查显示,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身材更苗条,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快乐。他们的犯罪率相对较低,社会凝聚力较强。此外,他们更容易和子女交流,以便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下一代。

优势常在

过去15年间,英国政府采取多项优惠政策,推动英国高校的发展。

2004年,英国政府又推出了新的高等教育学费和资助政策,学生不必在开学前一次性缴足学费;对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全日制新生,政府将重新实行生活维持补助制度;另外,政府还提供了更多的奖学金以及开放零利息助学贷款。通过上大学,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收入。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相应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尽管如此,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有力竞争地位仍未受到挑战。这是因为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对其需求量也相应增加。

英国高校联合会执行主席戴安娜·沃里克说:“对于每个人而言,高等教育无疑是一项值得的投资。”(杜鹃)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甘肃|高校|49亿|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