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玉院士首获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

【字体: 时间:2007年10月2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日从国际甲壳动物学会(The Crustacean Society,TCS)理事会获悉,2007年该会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先生“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The Crustacean Society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Research,TCSAER)”。学会主席、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Jeffrey D. Shields博士派特使国际甲壳动物学会联络官、美国加州州立大学Brian Tsukimura教授专程从美国到青岛为刘院士颁奖。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消息,近日从国际甲壳动物学会(The Crustacean Society,TCS)理事会获悉,2007年该会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先生“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The Crustacean Society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Research,TCSAER)”。学会主席、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Jeffrey D. Shields博士派特使国际甲壳动物学会联络官、美国加州州立大学Brian Tsukimura教授专程从美国到青岛为刘院士颁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0月22日为刘院士举行了颁奖仪式,张国范副所长主持了仪式。海洋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孙松代表所领导班子祝贺刘瑞玉院士获此殊荣,感谢刘院士50多年来为海洋研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为海洋研究所争得了荣誉,祝愿刘院士身体健康。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理事长相建海研究员、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乃胜、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杨柏林分别致了贺词。Brian Tsukimura教授代表国际甲壳动物学会高度赞扬了刘瑞玉院士在甲壳动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充分肯定刘瑞玉院士在甲壳动物学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最后,Brian Tsukimura教授代表国际甲壳动物学会向刘瑞玉院士颁发了“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奖牌。

 

 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从1982年开始设立,授奖对象为世界范围内对甲壳动物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由于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甲壳动物学研究学术团体,因此,授予科学家杰出研究贡献奖不但是对该科学家在甲壳动物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肯定,也是对该科学家在国际甲壳动物学研究领域作为领军人物的肯定。

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是终生成就奖,该奖授予长期从事甲壳动物学研究,并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与贡献方可获得。该奖不定期地进行推选,设立25年来,先后有19位国际知名甲壳动物学家获得该荣誉,如:国际著名海洋十足类学研究专家,引领国际真虾类研究长达70年的美国施密森研究院国家自然博物馆的F. A. Chace, Jr. 博士(1985年获奖);国际著名甲壳动物形态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家,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Robert R. Hessler博士(1997年获奖)。从获奖者所在的国家分布看,除刘院士外,其中一位是澳大利亚科学家,其余获奖者均来自欧美。本次刘瑞玉院士获奖,是亚洲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这是我国甲壳动物学研究工作者的骄傲,也是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鼓舞和勉励。

 刘瑞玉于1922年11月4日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一个民族资本家家庭,其父刘冠英是天津新光针织厂经理,母亲理家。1936年刘瑞玉毕业于乐亭县第一小学后,进入保定育德中学读初中。1938年进入北平河北省立高级中学学习。1941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北平辅仁大学生物系,1945年毕业,获得理学士学位,在北京大学药学系任助教一年。1946年进入当时北方最高的科研机构——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工作,跟随著名的甲壳动物学家沈嘉瑞教授从事甲壳动物生活史和分类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刘瑞玉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助理员。

 

1950年8月,我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建立,刘瑞玉从北京调到青岛,继续从事甲壳动物学的研究,先后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5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0年升任研究员,1984年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埋头于甲壳动物学和海洋生物学研究半个世纪,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为学科的发展和有关资源开发做出了显著贡献。

 

1956年,由于海洋科学发展的需要,他开始了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1957年,他参加我国第一艘综合海洋调查船“金星”号的科学考察工作。1958年—1960年,1959年—1962年他参加了“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负责底栖生态调查研究,从制订计划、编写调查规范、培训指导技术人员,到参加海上调查、资料整理和图集与报告的编写,他付出了大量精力。1956年起,在“中苏黄海和海南岛海洋生物联合考察”1956年—1960年)中,刘瑞玉担任中方秘书,直到苏联中断合同,撤走专家。

 

1963年到1965年,刘瑞玉作为业务总负责人和底栖生物组组长,领导中越双方科技人员,对中越北部湾两次海洋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与越方人员共同编写多学科专业研究报告,编绘了海洋学图集,完成了全部资料汇编,系统地反映了北部湾的海洋环境与资料特点,使其成为一整套高水平的重要科学资料;同时还为越南培养了十几位高级专业人才,这些人后来成为越南的海洋学研究骨干。

 

1959—1965年,刘瑞玉主持编绘出版了《渤黄东海渔捞海图》的《海洋学图集》,出版了《浙江近海渔捞海图Ⅲ底栖生物》,完成了反映黄东海底栖动物区系特点的动物地理学论文3篇。所有这些成果,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文献。

 

1969年,他参加了对虾育苗养殖实践。1975年负责组织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和海洋动植物区系调查研究。

 

1980—1987年,根据国务院部署,刘瑞玉参加了全国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他担任了全国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海洋生物专业组组长,又兼山东省技术指导组组长和生物专业组组长。他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计划制订、技术指导和报告编写工作,完成了全国和山东省综合调查和海洋生物专业调查报告的编写任务,全面反映了环境及资源特点,提出开发方案,被采纳实施后取得显著效益。他的研究推动了海洋生态学的发展,填补了专业研究空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项。1985—1987年,刘瑞玉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长江三峡工程对河口水域环境生态和资源影响的研究”,他在这项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论文和论证报告中,预测了三峡工程对长江口生态资源的影响,为工程论证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这项研究不仅使生态研究紧密结合和服务于生产建设,也推动了河口环境和生态学的发展,其成果获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0年起,他领导的研究组强调生态研究与国家建设的紧密结合,根据黄东海的生态特点,将研究重点转向经济种的生态学和资源增殖。他与课题组在阐明胶州湾水域生产力,海洋环境与对虾仔、幼虾的生长、分布、移动和数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对虾种苗放流实验,搞清幼虾回游移动和生长规律,肯定放流增殖虾能被回捕,并提出合理放流地点和放流量建议,预测预报产量,使增殖生产收到显著效益。在这项研究中,他积累了连续多年的资料和经验,推动了其他海域的实验研究,使我国对虾增殖生态基础研究居世界前列,成果在国际交流中受到高度评价,于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六·五”攻关奖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主编的《胶州湾的生态学和生物资源》一书,系统地反映了胶州湾环境和资源特点,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著作。他主持制定的全国对虾补充研究计划,被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西太分会接纳。刘瑞玉在这项科研中坚持改造生态学结构,推动了鱼虾资源补充增殖实验和水产生产的农牧化进程。

 

刘瑞玉在50多年甲壳动物学系统调查研究基础上,较全面地了解中国近海的虾类、蔓足类、糠虾类、口足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和区系特点,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完成专著5卷,填补了我国糠虾类、蔓足类的研究空白,发现了40多个新种和3个新属。他的《中国北部经济虾类》专著于1958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南海对虾类》一书,1999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论文奖一等奖;中国蔓足类区系研究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最近他又完成了《中国动物志》蔓足类卷、糠虾类卷、对虾类卷和口足类卷的编写,正陆续出版。这些都是我国当前记载论述该类动物最完整和全面的专著,这些专著和论文奖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

 

刘瑞玉首次搞清对虾生活史,推动了人工育苗和养殖研究。他对虾类幼体与仔虾期的形态学比较研究,为科学地研究对虾类种群补充规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77年他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派赴阿尔及利亚进行欧洲对虾人工育苗实验首次获得成功,受到阿方称赞,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78—1983年,他任全国对虾人工育苗攻关领导小组副组长,指导、推动全国对虾育苗和养殖研究,支持了生产,于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1984年获农业部养虾服务荣誉奖,还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刘瑞玉多年从事海洋底栖生物生态的研究,是我国这一分支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从1957年开始对我国渤海和北黄海海域进行调查研究,后来又连续负责参加了规模空前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研究,填补了这一学科的空白。他和同志们的研究工作,为我国这一分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加上他后来参加的浙江近海渔业资源调查、东海大陆架的冲绳海槽综合调查及其他专题调查,积累了大量完整、系统的标本资料,有许多新的发现。他全面系统研究和总结了我国海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特点,阐明了它们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密切关系,指出黑潮暖流和黄海冷水团等的决定性影响。

 

完成的主要著作影响到国内外。刘瑞玉提出中国海底栖动物区系区划,推动了海洋动物地理学研究。他首次发现黄海较深水域冷水性动物群落居绝对优势,并有北太平洋两岸种存在,明确提出黄海的底栖动物区系应属北太平洋温带区的东亚亚区,而东海外海南海北部的底栖动物区系与黄海迥然不同,属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的中日亚区,指出它们的组成与分布受黄海冷水和黑潮暖流及其分支的制约,在长江口至济州岛一线,两区系之间形成生态学障碍。上述研究补充和纠正了前人论点的不足与错误,为同行普遍接受。1986年,他参加编写的《中国自然地理》(海洋地理卷)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刘瑞玉组织推动多项海洋学和水产科学的国际合作研究。他从20世纪80年代起任中美海洋、渔业科技合作项目联合工作组成员至今,又任生物资源协调组中方副组长。1989年起负责中德海南岛海洋生物联合研究和中韩黄海海洋学联合研究。他积极推动海洋科学和水产科学的国际合作,为促进发展我国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他在这些国家的海洋学界享有盛誉,受到同行的崇敬。1992年德国森肯伯自然学会在庆祝成立175年大会上授与刘瑞玉通讯会员荣誉称号,1995年韩国仁和大学特授予他名誉理学博士学位。刘瑞玉先后兼任中国科技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秘书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理事长,国际甲壳动物学理事会理事,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项目(LOICZ)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作组组长,国际黄海海洋学会主席团成员、编辑委员会主席,《海洋与湖沼》副主编、主编,《海洋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动物学报》及其他4种全国性学术刊物编委,国际杂志《The Yellow Sea》联合主编,《Estu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和《Aquaculfure》编委等职。共著有论文150多篇,专著10部。

 

刘瑞玉曾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政协第四届常委,第八届委员。他于19566月加入九三学社,历任九三学社山东省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委,第三届委员会名誉副主委;九三学社青岛市第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委,九三学社青岛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委,第九届委员会名誉主委。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