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2008年111计划立项生物类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7年10月2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08年111计划立项生物类
生物通综合:“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下简称“111计划”)是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等学校自主创新的重大举措。111计划实施两年来,得到了高等学校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日前,第三批建设项目的评审工作已经结束。“111计划”专家委员会综合评审后认为,所报项目普遍基础较好、质量较高,所选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并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同时,由于“111计划”对高校学科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具有独特作用,有关行业部门明确表示愿以共建方式参与“111计划”,从而解决行业特色学科建设和紧缺人才培养问题。在认真研究“111计划”专家委员会综合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部门高校的学科特色和国家急需,以及已有引智基地的学科布局,为加快高校科技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进程,应各高校的强烈要求,第三批将适当增加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建设数量,并以多种形式予以相应支持。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08年度立项项目名单
序号 项目编号 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名称 依托学校 负责人 2008年度经费(万元)(国家外国专家局 教育部)
5 B08005 林业工程与森林培育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北京林业大学 孙润仓 90 90
孙润仓,男,1955年生于陕西省岐山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物化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2月至1991年9月在西北林学院化学教研室任教。1991年10月至1993年2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瑞典Lund University食品科学系从事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类酯物的研究工作。1993年3月至1996 年2月在英国威尔士大学农林科学学院(University of Wales, Bangor)攻读木材化学博士学位,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3月至2000年7月在英国威尔士大学生物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2000年8月回国工作。 2000年9月受聘为 "****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先后指导了博士生5人(2人已获学位)。现为英国皇家化学会学部委员(Fellow)、美国木材科学协会委员会委员、 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邀请高级会员、美国高技术科学协会成员、英国和美国高技术科学联合会成员.《Research Advances in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llulos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编委; 《The Contemporary Who's Who》顾问编辑,同时还被美国、英国、德国等 14 种国际期刊聘为兼职审稿人(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Carbohydrate Polymers;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Natur wissenschaften; Journal of Tropical Forest Products; Cellulose;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Macromolecules; Biotechnology Progress; Biomacromolecules; Wood and Fibre Science; Hemicelluloses: Biology,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孙教授曾主讲过"分析化学"、 "木材化学"等本科生课程。在《高等研究通讯》等刊物上发表有关教学改革论文5篇。
80年代,孙教授主要从事于林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了一项陕西省科委重点项目和一项省教委科研项目。他主持完成的从甜菜渣中提取果胶新工艺研究获得了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他主持完成?quot;喷施微量元素对降低板栗空苞率的研究" 课题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铝盐沉淀法在果胶生产中的应用"论文获得了陕西省化学会优秀论文奖。在《中国食品科学》、《陕西农业科学》、《西北林学院学报》等国内刊物发表论文82篇。
90年代,孙教授开展了秸秆及木材细胞壁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及过氧化氢制浆机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学术成就和创新性工作有以下几点:① 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秸秆中化学成份的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该方法已作为标准方法被载入英国《分离科学百科全书- Encyclopaedia of Separation Science》;②提出了两步分离秸秆中木质素的新方法,使得分离的木质素含多糖杂质降至为1.5%以下;③首次提出了英国小麦秸秆中木质素-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模型;④首次上提出了均相催化化学改性小麦秸秆半纤维素反应工艺,比传统的异相催化反应速度提高了5-10倍,并为工业化生产改性半纤维素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⑤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两步中度碱水解和两步酸水解测定秸秆细胞壁中酯化或醚化阿魏酸和香豆酸的新工艺方法。⑥发明了低温无溶剂化学改性秸秆和蔗渣木质纤维以制备新型高效吸油剂的新工艺。他与合作者已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Polymer, Carbohydrate Polymers, Holzforschung 等国际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10篇,并全部被SCI收录并被多次引用;同时他还被邀请参与编写Pectins and Pectoas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Hemicelluloses 等专著8部(英文)和英国科学分离百科全书1部。申请发明专利4项。1998年曾获留英华人化学学会和英国科学协会(CSCST1994-1998)联合举办的化学学术成就奖。小麦秸秆细胞壁中羟基肉桂酸化合物分离和结构鉴定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2),并推荐为2003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孙教授参加了19次有关该领域国际会议,其中10次以邀请的身份作了大会报告。曾两次应邀请到丹麦农业大学做学术报告;曾于英国威尔士大学、丹麦农业大学、美国农业饲料科学研究中心合作科研。2000年10月获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名称:木材废物及农作物秸秆在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6 B08006 中医药与中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北京中医药大学 田金洲 90 90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田金洲,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聘任岗位: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田金洲,男,出生于湖北。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在英国Bristol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应聘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老年病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和老年痴呆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延缓衰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从事老年病医疗、科研、教学工作20多年,研究领域为老年神经精神病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的中西医防治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市部级课题6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主持《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的研制,在中药防治VaD海马损伤的多靶位调节机制、中药对Aβ诱导的AD大鼠脑血管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以及Apo E基因多态与VaD证候的相关性等研究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获市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主编《血管性痴呆》等专著3部,主编《中医老年病学》教材1部,发表论文46篇,国际会议8篇。其中SCI/ISTP收录引用8篇,PubMed收录1篇。2项成果被美国卒中学会推荐媒体新闻,被17个网站和《纽约时报》等报纸报道。
7 B08007 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研究(基础医学)创新引智基地 蒋澄宇 史培军、Roger 90 90
蒋澄宇,女,1964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 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分子生物,细胞生物与生物化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做博士后,2003年3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在美期间,曾在《自然》等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的论文。曾在风湿性关节炎,肠炎,免疫缺失综合症,多发性硬化,及恶病质等疾病的药物机理研究有所突破并申请了美国专利,该专利的使用权于2003年独家转让给葛兰素史克(GSK)制药集团。目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有二;一是利用荧光蛋白技术针对已经证实的药物靶点建立一系列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现已建立有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银屑病,痤疮等疾病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另一方向是研究重大传染性疾病致病机理及预防性药物的研发。目前正在进行有关SARS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及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此外,本实验室亦计划利用交叉学科发明新的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技术,比如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和重组蛋白化学连接修饰技术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发明。
尹芝南,男,1997年12月毕业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免疫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16 B08016 林业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东北林业大学 李坚 90 90
李坚,男,汉族,1943年2月生,辽宁省阜新市人,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参加工作,东北林学院木材利用系林产化工专业毕业,博士,教授,现任东北林业大学校长。
1961年至1966年东北林学院木材利用系林产化工专业学习。1967年至1978年泰康、安达造纸厂技术员。1978年至1981年东北林学院读研究生,并获工学硕士。1981年至1983年东北林学院林产工业系教师。1983年至1991年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工业系讲师、副教授,1987年获工学博士,1989年至1990年英国北威尔士大学做合作研究教师。1991年至1996年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代校长、学科负责人、教授,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兼任木材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1996年任东北林业大学校长。
担任国际木材学会联合会(IAWPS)执行理事,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林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黑龙江省科协委员,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主编及《林业科学》、《家具》、《中国木材》、《家具与环境》等杂志编委。曾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我国知名木材科学家,率先打破传统木材学范畴,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紧密结合生产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在长年从事的木材保护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主持木材阻燃与防护技术研究,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国际领先的新型木材阻燃剂系列技术,先后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开发的大兴安岭火烧原木保存技术,在国际上首次突破过火林原木大规模保存技术难关,主持多学科参加的森林资源培育及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效益显著,获省重大科技效益奖。在我国生物木材学、木质环境学领域率先开拓研究,主持完成10余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现主持“863”项目等6项课题。总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重大科技效益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专利6项。出版学术著作19部,发表论文221篇,其中151篇(部)分别被SCI、EI、CAB、CSCD等检索机构收录或引用。培养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顺应国际前沿,推动学科发展,率本学科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23 B08023 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南京大学 高抒 90 90
高抒, 男,1956年12月生,博士。
1982年获南京大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1985年获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起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1988年由教育部选送赴英国学习,1990年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海洋学博士学位。此后在英国南安普顿海洋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现任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学研究,研究方向为海洋沉积动力过程与海岸带演化。在海洋沉积动力学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创建了沉积动力学的粒度趋势分析和天然示踪物模型,提出了海岸潮汐汊道口门均衡过水断面面积的解析算法。近年来承担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郐重点项目和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主持的研究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在Marine Geology和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等SCI刊物发表论文35篇,已被SCI刊物引用200多次。曾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中国侨联科技进步带头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荣誉。
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5 B08025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南京农业大学 盖钧镒 90 90
盖钧镒 Gai Junyi (1936.6.5 -) 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57年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1968年该校作物遗传育种在职研究生毕业。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豆研究会副理事长。曾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世界大豆研究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数量遗传研究,发表论著430余篇册,并致力于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创建。主要成就和贡献:1.搜集、研究以中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为主的资源1.2万份,揭示该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潜势,按产量、抗病虫性、品质、耐逆性、育性等建立目标性状的种质发掘、遗传机制和选育创新的10个研究系列,创造出一批优异种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将种质研究推进到基因组学领域,合作构建大豆遗传图谱并标记定位6个连锁的抗SMV基因和农艺品质性状的QTL;建立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图及遗传基础分析;提出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方法和品种生态区划;针对大豆黄河中下游起源假设提出支持栽培大豆起源于南方野生群体的分子遗传学论据。2.主持国家大豆育种攻关;主持或参加育成南农73-935、南农88-31等20多个大豆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推广。3.将数量遗传多基因假设拓展为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建立了能同时鉴别1-3个主基因效应和多基因整体效应的分离分析方法。4.培养、合作培养百名以上博士、硕士生和博士后,为国家输送一批优秀人才。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剑峰教授
(出生年月: 1971年3月19日)
1993年获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间攻读巴黎第十三大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材料硕士学位。阐明了有关肝素类似物(葡聚糖衍生物)对乳腺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的机理,获得硕士论文成绩:优等(指导教师:Prof. M.Crepin)。1994年至1995年期间在巴黎第十三大学癌细胞基因分子实验室和巴黎第十二大学国家科研中心实验室联合培养一年,从事有关新的肝素亲和生长因子(PT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其间采用转染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而从培养液中获得大量分泌的PTN生长因子,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分离纯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PTN生长因子(指导教师:Dr. J.Courty和Prof. M.Crepin)。1996年至1998年攻读巴黎十二大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Prof. M.Crepin、Prof. D.Barritaulf和Dr. D.Ledoux),课题为:FGF-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诱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应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检测手段在有国际性影响的学术刊物如Eur.J.Biochem和Oncogene等杂志发表了多篇论文,并有其它两篇论文待发。1999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文凭,成绩:优等,并得到了评审委员会的祝贺。1999年5月至2001年2月在Cochin医学国家卫生科研中心257单位(分子基因实验室)继续深造从事RhoGTPase信号转导道路的研究。2001年2月加入AVENTIS 药厂从事新药开发工作,分别在法国CNRS 实验室建立新药筛选细胞模型和在AVENTIS 美国分部进行药物筛选. 2002年11月回国到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所工作。
奖励:
1999-2001: 获得法国癌症基金会(ARC)博士后研究基金
1998-1999: 获得法国LIGUE癌症基金会(LIGUE)奖学金
1997-1998: 获得法国医学研究基金会 (Fondation pour la recherche medicale )奖学金,并得到法国总统希哈克的接见。
1996-1997: 获得法国MIDY基金会奖学金
1995-1996: 获得法国LIGUE癌症基金会(LIGUE)奖学金
西门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2002-2004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0100092/C010902):FGF-2对乳腺癌细胞促分裂增殖和促细胞迁移的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 (进行中)
2003-2005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 (30270666/C010902):乳腺癌细胞中MgcRacGAP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 (进行中)
2003-2005 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30270363/C010505):激素分泌钙离子敏感性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中)
30 B08030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创新引智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谢树成 90 90
32 B08032 作物生物能源物质高效合成和转化的分子机理创新引智基地 华中农业大学 彭良才 90 90
彭良才,男,博士,教授,博导, 2006 年****。 1963 年生于湖北省汉川市, 1979-1983 年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3-1984 年中南民族大学任教, 1984-1987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硕士学位和优秀硕土论文奖, 1987-1992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持国际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研究课题, 1992-1993 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国际科学基金支助访问学者, 1993-1994 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科学研究院特邀访问学者, 1994 年同期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 Monash 大学和悉尼 Macquarie 大学博士生奖学金, 1994-1997 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生物科学研究院学习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1997-2000 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生物系博士后研究员, 2000-2004 年美国农业部植物基因表达中心 /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遗传学研究员, 2004-2006 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微生物系博士后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2006 年起任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和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现为美国植物生物学家会员,澳大利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澳大利亚 / 新西兰细胞生物学家会员,中国作物学会会员等。
研究领域与方向:
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植物细胞壁分子结构和功能;生物能源物质合成和植物碳源分配;生物能源物质降解和转化;植物和微生物 ( 酵母 ) 抗氧化和抗环境胁迫反应的信号转导与分子通道;生物 DNA 分子断裂和修补的机理。此外,将利用现代遗传操作技术和分子育种途径,选育抗逆性强、生物产量高和品质优良的高效生物能源作物。
主要学术成绩及其科学意义:
植物细胞壁 (plant cell wall) 主要由纤维素 (cellulose) ,半纤维素 (hemi-celluloses) ,果胶质 (pectins) ,木质素 (lignins) ,壁蛋白和其它少量化合物所组成。植物纤维素是细胞壁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地球上生产量最大的生物能源物质 (biomass) 。业已证明纤维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植物细胞壁的机械支撑作用,并对植物形态学 (morphogenesis) 中的许多特性和特征起着中心调控作用,此外纤维素的生化代谢合成可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和生化代谢 ( 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与分配,细胞分裂与衰老,细胞骨架建立与装配等 ) 以及对外界环境胁迫 (abiotic stress) 的有机反应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由于纤维素在造纸,纺织,食品,林业,生物能源等诸多工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经济和商业价值,探明植物纤维素和细胞壁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不仅在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和生物产品开发利用有其必要性,如改良棉花,树木的纤维品质,改进重要农作物种子品质和增强农作物的抗逆能力 ( 如抗倒伏,抗旱,抗虫等 ) ,以及强化农作物残留物 ( 如玉米,水稻,小麦的秸杆 ) 转化为生物能源物质 ( 如酒精 ) 的效率等。
由于植物细胞壁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元化,加上提取植物纤维素合成酶复合体 ( 约由三十六个单体组成 ) 在技术上的难度,过去几十年对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极为缓慢,而近期研究的重大突破来自于植物纤维素合成酶基因 ( CesA ) 的发现。作为最主要两名研究人员之一, 彭良才 博士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学院攻读博士期间,通过筛选和鉴定四个拟南芥 ( Arabidopsis ) 的突变体 ( rsw1, 2, 3, 5 ) 首次发现和鉴定了植物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并提供了充足的生化和遗传证据。 彭 博士首先通过改进一个便于简易提取和测定微小拟南芥植物细胞壁结构和成份的化学方法,测定了这些拟南芥突变体的纤维素合成严重受阻并同时生产大量的非晶体状纤维素 (non-crystalline cellulose) 和淀粉 (starch) 。由于此非晶体状纤维素具有能够有效被纤维素酶 (endo-cellulase) 分解或被弱酸全部降解成单糖 (glucose) 的特性,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去提高植物纤维素降解并高效转化成生物能源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此外,从突变体积累了大量的淀粉现象中, 彭 博士同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关于植物碳源分配 (carbon partitioning) 通道的理论,即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从纤维素中转存于淀粉里,从而可提高淀粉植物 ( 如小麦,玉米,水稻 ) 的淀粉产量。 “ 科学 ” 杂志刊登其论文,并发表了特别社论 (1-3) ,世界最大电视有限通讯网 (CNN) 和 “ 澳大利亚人 ”(Australian) 报等称此项发现终于圆了全球科学家几十年的梦想,随后其它有关具体研究结果发表于德国的 “ 植物 ”(Planta) 杂志 (4) ,并申请了国际专利,所发表的两篇论文至今已被其它科学论文引用超过 250 次,其中绝大多数科学论文发表于国际一流杂志。
随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彭 博士通过利用两种独特纤维素抑制剂 (2,6-dichlorobenzonitrile, DCB; CGA 325' 615, CGA) ,进一步发现了固醇糖甙 (steryl-glucoside, SG) 分子是棉花纤维素合成的必需前驱物 (primer) ,并通过改进酵母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基因表达系统和建立一个特殊酶反应基质在植物体外 ( in vitro ) 的试管中合成了限量植物纤维素物质,还初步探明了两种抑制剂抑制纤维素合成的独特作用:即 CGA 主要阻抑纤维素合成酶形成玫瑰状复合体 (rosette) ,导致非晶体状态纤维素的大量积累;而 DCB 则抑制前驱物 (SG) 的合成,致使纤维素合成量的直接减少。此外还发现纤维素降解酶 (CelA) 作用于 SG 的解离,并使纤维素链能够不断延长。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一个可鉴定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酶和植物细胞壁合成酶超大基因群 ( 大约 50 基因 ) 功能的实验系统由此建立起来,从而可深入研究纤维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和全部通道 ( 见附图 ) ,并用现代分子遗传操作技术去改良植物纤维素品质,增加纤维素的数量,调控碳水化合物从纤维素转化到淀粉或其它聚合体 ( 如半纤维素,脂肪 ) 的效率。相关三篇论文先后发表于 “ 科学 ” 和美国 “ 植物生理学 (Plant Physiology)” 杂志 (5-7) , “ 科学 ” 杂志同期发表了专家的评论,称纤维素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8) ,国际相关科技互联网作了相应的新闻报导,多家国际生物技术公司进行了多次电话技术咨询,所发表三篇论文至今已被国际一流杂志引用多达 150 余次。
此外磷酸化脂类 (phospholipid) 分子可以与固醇糖甙形成脂类固醇糖甙 (acylated sitosterol glucoside) ,由此可能转入到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流的信号传导 (signaling transduction) 途径中。业已证明在其它生物 ( 如真菌 fungi ,霉菌 slime molds ,人体成纤维细胞 human fibroblasts) 中,固醇糖甙受到外界环境胁迫 ( 如热激处理,盐和酒精胁迫 ) 的高效诱导,从而推论固醇糖甙分子可能是生物对外界环境胁迫反应中信号传导的调控因子,有关固醇糖甙分子在植物中的相关作用目前尚无任何报道。基于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它可能涉及转入到碳水化合物分配与代谢和对外界环境胁迫反应的信号传导之中, 彭 博士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关于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通道的模式 ,以此作为此项研究的方向和依据,并确保该领域的研究始终站在国际前沿和领先地位。
34 B08034 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创新引智基地 中南大学 段燕文 90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