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近期生命科学研究热点一览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7年01月1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期生命科学研究热点一览
生物通综合:
英媒体发出警告 达菲可能引发更致命禽流感
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治疗禽流感的药物。然而,据英国媒体7日报道,大量使用达菲可能会引发一场灾难,不仅会给野生动物带来严重危害,还可能引发新一轮更致命的禽流感疫情。
英国《观察家报》援引牛津生态和水文学中心的安德鲁·辛格博士的话说,抗禽流感药物使用时间比较短,属于一种新药物,大量使用会给环境造成什么后果尚是个未知领域。目前,卫生当局目前还没有考虑到这种影响。而出于对禽流感的恐慌,世界各国都在大量储备、使用达菲。
报道以英国为例警告说,如果曾肆虐亚洲的禽流感大举袭击英国,那么英国人服用的数以吨计的达菲的成份会被随着人体排泄物流从下水道,最终冲至河流和湖泊中。而这将给英国带来一场生态灾难:受达菲污染的水流将杀死许多微生物和细菌,为以它们为生的鸟类、鱼类和其他生物带来一场浩劫。
此外,含有达菲的水还会为禽流感病毒发展抗药性提供理想的环境,形成抗药性的禽流感病毒会感染野禽,并最终感染人类,引起新一轮禽流感疫情,而此时达菲再也不能为人类提供任何保护。缺少了治疗禽流感的“特效药”,新疫情将会更致命。
英科学家发现癌细胞扩散机制
新华网伦敦1月9日电(记者葛秋芳)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两种蛋白质在癌细胞扩散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英国利物浦大学8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血液中一种名为“上皮黏蛋白1”(MUC1)的大蛋白质在癌细胞周围会形成保护罩,阻止癌细胞扩散;另一种叫做“半乳糖结合蛋白3”(GALECTIN-3)的小蛋白质,则会攻击“上皮黏蛋白1”,破坏保护罩,使得癌细胞在体内蔓延。
研究人员说,癌细胞附着到血管壁上是癌细胞扩散的关键一步,而细胞表面的上皮黏蛋白1能阻止癌细胞附着到血管壁上,但是半乳糖结合蛋白3会攻击上皮黏蛋白1,使癌细胞大面积暴露,这样癌细胞可以附着到血管壁上并最终穿透血管壁,蔓延到其他部位。
多年来,科学家已知癌症病人血液中的半乳糖结合蛋白3浓度比健康人的高,但此前一直不清楚半乳糖结合蛋白3在癌细胞扩散中如何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成果可能对将来开发治疗癌症的药物有重要意义。
美国科学家从羊水中提取出干细胞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李雯)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在羊水中发现了和胚胎干细胞一样有效的干细胞,并在实验室中使这种干细胞分化成肌肉、骨头、脂肪、血管、神经和肝脏细胞。这表明在不破坏人类胚胎的情况下,胎盘和羊水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干细胞。
科学界一直认为,胎盘和羊水中含有多种祖细胞,这些祖细胞可逐步发育成包括脂肪、骨头和肌肉等组织在内的胚胎。美国科学家由此获得了在羊水中提取干细胞的灵感。
美国韦克福雷斯特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在美国《自然生物工艺学》杂志上报告说,孕妇需要进行羊水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正常发育,他们于是在实验中利用羊水诊断中废弃的样本提取干细胞,并用了7年时间来证明这些细胞的“本领”。
实验显示,就像胚胎干细胞一样,从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也可以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存活几年,而普通的体细胞则会在培养皿中存活一段时间后死亡。和胚胎干细胞相比,这种干细胞更容易分化成各种组织,且不会形成一种名为畸胎瘤的良性肿瘤。
开展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认为,只要配型合适,理论上,10万份这种干细胞就可以满足美国大部分的干细胞移植需要。人们在为孩子存储脐血的时候,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为孩子存上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但科学家的上述想法还需要很多年来证实。
全球气候变暖的五大影响
科学家们预测,全球暖化将使热浪、水灾将成为家常便饭;瑞士阿尔卑斯山冰河到了2050年时,将有3/4的冰雪溶化,到2080年,欧洲的冬天雪景不再出现 …… 法国《巴黎人报》1月5日刊登一篇全球气候变暖的五大影响的文章,要点如下:
1.气温:温度计将错乱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人类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气温升高。就21世纪而言,较乐观的设想预计全球气温将升高1.4摄氏度,最悲观的设想则认为,全球气温将上升近6摄氏度。绿色和平组织负责人扬尼克·雅多认为:“在法国,气温还会更高,因为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经受了气温升高1摄氏度的冲击,而全球气温平均上升幅度为0.6%。如果这样下去,气候变暖将给法国带来很大影响。山上滑雪站将没有雪,因而将难以创收。”1906年至2001年,法国沙莫尼冰海冰川已减少了1.5公里。
2.海洋:海平面升高
在本世纪内,海平面将可能升高20-80厘米。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膨胀,冰川和海上浮冰层融化(北极浮冰层厚度50年来减薄了40%)。在格陵兰,自1988年以来,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已提高了2倍。最终,海平面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多将会导致孟加拉国、埃及、马尔代夫的岛屿和三角洲被淹没。雅多说,在法国南部卡马格,“除非人们修堤筑坝,否则滨海莱圣玛丽市将会消失”。
3.极端现象:未来将造成损失
如今,大多数专家都一致认为,在今后50年内,法国每2年就会出现一次2003年那样的酷热(当时造成1.5万人死亡)。近几年来,极端气候现象增多。干旱将给农业造成严重影响(气温升高2摄氏度将可能使农业减产30%)。在欧洲南部,降雨量将明显减少。雅多指出:“据专家估计,全球60%的居民将生活在水资源紧缺地区。此外,人们尚不知飓风是否会增多,不过据专家们估计,届时飓风显然将比现在来得更猛。”
4.疾病:人类将首当其冲
据绿色和平组织说,现在至2100年,全球将有一半居民生活在“传染病”区,这些疾病往往通过蚊子传播。到2050年,疟疾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年在100多个国家造成250万人死亡)将可能翻一番,并将越过地中海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登陆。其他严重的热带疾病也将随之而来,如通过飞蝇传播而造成消化道疾病的尼罗河病毒或利什曼病毒。另外,哮喘患者也将增加,因为炎热的天气将带来更多的花粉。到2100年,“气候难民”人数可能达到1.5亿。
5.生物多样性:物种将大量死亡
在动植物方面,“大屠杀”已经开始。雅多警告说:“如果气候变暖继续照此速度发展,那么到2050年将会有百万物种消失,即占各种生物种类的40%,而法国本土将会有20%的物种消失。”北极熊和北极的其它动物将会像珊瑚礁水域的鱼一样成为主要受害者。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威胁到鱼的生存,因为气候变暖会引起水中氧气减少。物种不一定灭绝,但将发生重大变化:有些植物将不得不迁往北方(如法国卢瓦尔河畔的油橄榄树),而有些候鸟将不再迁徙。
英科学家要培植人兽胚胎引发医学伦理争议
布莱尔称不执意反对
英国首相布莱尔5日发表讲话表示,英国政府并不执意反对科学家进行人类与动物混合胚胎的试验。虽然目前围绕这一试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是布莱尔表示,相信那些致力于拯救生命、改善生存质量的研究将得以向前发展。英国舆论认为,布莱尔的表态无疑给那些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去年11月初,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向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提出申请,希望获准进行一项试验:将人类的细胞与牛的卵子融合,培养出一种“半人半牛”的胚胎,从而成为用于医疗研究的干细胞的来源。据科学家们说,利用动物卵子是因为人类卵子的数量有限,而且提取的难度较大,动物卵子是人类卵子理想的替代品。由此培养出的胚胎干细胞可应用于帕金森氏等神经类病症的治疗研究。
由于这一试验将打破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因而相关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伦理方面引发了巨大争议。反对者认为,这种研究干扰了自然法则,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疯狂的。上个月,英国政府在对1990年通过的《人工授精和胚胎学法》进行回顾时,提出了禁止这项试验的建议。虽然修订后的《人工授精和胚胎学法》目前还在议会审议中,一年以后才能生效,但是政府的这一举动已使部分期待着这一技术问世的科学家中止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另外,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将于下个星期举行会议,讨论关于进行混合细胞试验的申请。此前有消息说,管理局的官员已向相关的研究小组透露,获得试验许可的希望不大。
为此,5名与这项研究相关的科学家4日集体上书英国政府,呼吁政府和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不要屈从社会的压力。他们指出,英国卫生部完全误解了人类与动物混合胚胎的伦理含意。事实上,在培养出来的混合胚胎中,人的成分超过99%,这项试验会解决干细胞研究过程中人类卵子不足的问题。如果政府最终把这种试验宣布为非法,就等于抛弃了医疗研究中一个最有力的工具。
参与上书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运动神经疾病的克里斯·肖说,英国有成千上万的人患有帕金森氏症等神经类疾病,科学家可以利用干细胞来研究它们并找到治疗的药物。而禁止进行这种试验是对那些正遭受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折磨的病人们的“侮辱”。所有这一类的疾病目前基本上是不可治愈的,而混合胚胎的研究将是科学和医疗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种背景下,布莱尔5日的表态显然使混合胚胎试验的前景柳暗花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研究小组就一定能够拿到试验许可。持反对立场的英国“核心道德委员会”指出,这种研究正在制造一个人兽混合的物种,科学家们必须明白,那是不会得到正式批准的,希望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不要跨过这个不应该逾越的障碍。(彭丽)
混合胚胎研究史
许多生物、医学研究和实验都要借助于动物展开。科学家认为,如果动物与人类越相似,就越有利于测试药物或培育出能移植到人身上的“多余零件”,如肝脏。而且为了研究便利,多年来科学家已经实现了把人类基因克隆到细菌和动物身上。
200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融合,培植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该项研究中的胚胎,被美国科技媒体视为首例成功制造出来的人兽杂交“客迈拉”(希腊神话中一只有狮头、羊身和蛇尾的吐火怪兽)。
2004年,美国明尼苏达州马约医学中心的杰弗里·普拉特医生通过将人类干细胞移入猪的胚胎,制造了一些“客迈拉猪”。而在另一项实验中,美国内华达大学的伊斯梅尔·赞贾尼等科学家将人类干细胞移入绵羊胚胎,制造出了一些“客迈拉羊”。
这种将人类干细胞与动物胚胎相结合产生的新物种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争议。2004年,加拿大通过了《辅助人类生育法》,明确禁止把非人类细胞导入人类胚胎中,也禁止把人类细胞导入非人类胚胎中。 (康娟)
委内瑞拉7个州发现西尼罗病毒
新华网加拉加斯1月6日电(记者 尹南)委内瑞拉研究人员近日表示,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以北地区发现了西尼罗病毒,病毒很可能是被迁徙的候鸟带入委内瑞拉国境的。
据此间媒体报道,美国和委内瑞拉联合进行的一个研究项目发现,委内瑞拉7个州有鸟类和马等动物携带西尼罗病毒的抗体,这意味着病毒曾经经过蚊子传播给这些动物。
研究人员下一步将调查是否有人群感染西尼罗病毒,这种疾病很可能被误诊为登革热。
委内瑞拉中央大学研究人员纳瓦罗认为,西尼罗病毒不太可能在南美地区造成大范围疫情,因为大多数居民已经接种过相关疫苗,或者因得过登革热而获得了某种免疫力。不过他认为还是应该保持高度警惕,病毒的变异也可能导致已有免疫力的人群发生感染。
西尼罗病毒1937年在乌干达西尼罗地区被发现,这种病毒主要由鸟类携带,会经蚊子传播给人。感染者会出现发烧、头疼和肌肉疼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小部分人会患上脑炎,病情严重者会昏迷甚至死亡。
西尼罗病毒近年来迅速在美洲大陆自北向南蔓延,目前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家都已经发现了这种病毒。
日本开发出效果不亚于类固醇的抗炎症物质
新华网东京1月7日电(记者钱铮)日本研究人员新开发出一种效果不亚于类固醇的抗炎症物质。这种肽能够抑制在炎症反应中起核心作用的物质的活性,副作用小,可望用来治疗过敏和皮炎。
据《日经产业新闻》近日报道,一种名为“NFκB”的物质在炎症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类固醇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这种物质的作用而达到消炎目的。日本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后发现,一种特定的蛋白质片段在类固醇的消炎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仅这种蛋白质就可以抑制“NFκB”的活性。
研究人员以这种蛋白质为参照,设计出一种能够和“NFκB”结合的肽,这种肽的结构特殊,能够进入细胞。
研究人员利用培养细胞进行了实验,首先在培养液中添加引发炎症的物质,“NFκB”的活性随即增强。他们随后在细胞表面洒上新开发的肽,结果“NFκB”活性趋于正常,这与类固醇产生的效果相同。
类固醇虽然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但它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罹患胃溃疡及糖尿病等疾病。类固醇还会打破体内激素平衡,停止用药后激素还有可能难以分泌。相比之下,新开发的肽的副作用要小很多,也不影响激素平衡。
据报道,研究人员计划对这种肽加以改良,并在2007年内开始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