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突破

【字体: 时间:2007年01月1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大连医科大学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突破

  

生物通综合:
近日,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刘克辛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结题。该研究揭示了鱼精蛋白促进肝细胞增殖因子肝再生活性的特征和机制,为肝细胞增殖因子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前景。 

肝细胞增殖因子被公认为是最强的肝再生促进剂。不仅有强效的抗肝炎、肝再生促进作用,还可用来治疗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肺炎、肺纤维化、外伤、胃溃疡以及循环系统等疾病。肝细胞增殖因子的血中半衰期非常短,清除非常快,因此研究肝细胞增殖因子的药物释放系统从而延长肝细胞增殖因子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进一步增强肝细胞增殖因子的生物活性、探讨其促进肝再生的机制,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应用开发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他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研究将鱼精蛋白与肝细胞增殖因子非特异性结合部位肝素的结合,使肝细胞增殖因子的血浆消失半衰期延长3倍左右,不仅延长肝细胞增殖因子在体内的有效滞留时间,通过这一机制提高肝细胞增殖因子的生物活性,还可促进肝细胞增殖因子受体的磷酸化而进一步增强肝细胞增殖因子的效果。在应用方面优于肝细胞增殖因子单纯给药。


其它国内科研进展:

沪科学家发现关键基因 解密抑郁症有了钥匙 

今天上午,记者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丁玉强指导的研究小组取得了最新成果:他们找到了在人体胚胎早期,控制中脑和后脑发育的关键基因———Lmx1b。据悉,这一成果将发表在即将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育学》上。

  据丁玉强博士介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形成是神经科学关注的一大问题。胚胎早期的神经系统最初只是一根神经管,这根“管子”从头到尾一个样。随着发育的进行,“管子”的头部变成了大脑,尾部变成了脊髓……在此过程中,“管子”中部的中脑和后脑是怎么形成的呢?上海科研人员的最新成果对此作了解答:是一个叫Lmx1b的基因控制了Fgf8分子的表达,从而让中脑和后脑生长并变得饱满起来。在动物实验中,发生Lmx1b基因突变的小鼠都因脑部发育不全而死亡,这就证实了科研人员的结论。医学研究表明,如果Lmx1b基因出了问题,人就会得一种叫“指甲髌骨综合症”的遗传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指甲发育不良,髌骨缺少或发育不良。

  该研究属基础研究领域,对神经系统的模式形成问题提出了新的基因调控机制。那么,其相关研究在未来可能会带来什么临床应用呢?

  据透露,神经所科研人员已经发现,Lmx1b基因同时控制着人脑内一种重要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发育和表达。可别小看了这个“家伙”,因为科学界普遍认为,5羟色胺的功能衰退是人出现抑郁症和自杀倾向的主要原因。除此,5羟色胺还与一系列行为问题有关,如睡眠、食欲、记忆力和神经内分泌。因此,上海科研人员正在加紧一项研究,即探寻Lmx1b究竟是如何控制5羟色胺的发育和表达的。通过这项研究,科研人员将力争为开发出治疗精神疾病、增强人体健康的新药打下扎实基础。 

中国科学家获美体细胞克隆组织器官技术专利 
 
 
  中新网12月30日电 在世界生命科学界陷入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争论之际,中国生命科学家徐荣祥教授带领研究人员,率先完成了利用成体组织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直接克隆组织器官技术,并在人体内实现了皮肤器官、胃肠等功能器官的原位自身克隆复制,使损伤的器官生理性复原,恢复全部功能。这一系列成功的技术,最近在美国已经获得了多项专利权。

  中国生命科学家获得了体细胞克隆器官技术的专利,不仅表明中国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法定的领先地位和享有21年知识产权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的专利技术,开辟了生命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使人类生命科学中细胞生命学和医学的研究跨进了一大步,更是人类生命的震撼性福音。

  当今世界,人们期盼着用干细胞来克隆复制组织和器官,而后再进行移植修补受损的器官,治疗器官疾病。但干细胞的来源只能从人的胚胎中获取,这样在获取干细胞时破坏了胚胎生命,违反了人类的伦理,从而使这一美好的设想处于停滞状态。而徐荣祥用人的成体组织细胞直接转化为干细胞功能的细胞,直接实现克隆组织器官,并且在受损器官的原位重新生理性再生新的组织器官,使受损的器官再生复原。体细胞克隆器官的系列专利技术,从结果上,直接实现了人类器官的原位再生复原,远远超越了胚胎干细胞设想的目标。这不仅是人类生命科学研究的全新领域,而且已成为人类预防和治疗器官损伤性疾病的成功应用技术,也是人类健康长寿的最新希望。

  体细胞克隆组织器官技术是徐荣祥教授历经20年的研究所完成的,最早在烧伤创面上发现了皮肤器官可再生的组织学变化,发表于1985年在重庆召开的中美国际烧伤会议上,1988年又进一步发现皮肤器官再生的细胞学变化,因受当时世界细胞学技术的限制,一直到1994年,完成了在烧伤创面上培养出皮肤原始的胚胎干细胞(角蛋白19型皮肤干细胞),在研究出一系列临床技术的配合下,于1996年在南阳、襄樊烧伤临床基地,成功完成了大面积全厚皮烧伤病人皮肤器官的原位全部再生复原,这一临床技术被称为“烧伤再生医学”,被世界三大医学、生物学文献出版社之一的瑞士KARGER出版社出版,成为人类第一部再生医学专著,世界发行。烧伤皮肤再生技术已被国家卫生部作为重大医药技术推广普及多年,现在也是数十个国家使用的常规技术。徐荣祥汇总了皮肤器官原位克隆复制的各种数据,绘制了人类器官原位再生复制的图谱,利用其图谱程序开始研究人体胃肠等器官的原位复制,于2001年已经完成了数十个组织器官的复制,同时将实现人体器官原位再生复制的核心技术平台申报了美国及发达国家的专利。在申报专利一年后,正式在我国进行了新闻发布,当时成为我国最热门的新闻。到目前,徐荣祥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继续利用这一系列的专利技术,基本完成了机体主要脏器器官的组织器官原位复制。

  这一系列体细胞克隆组织器官技术获得专利权,完全证明了中国人的原创科学贡献,依法确认中国细胞克隆器官学应用研究走在了人类生命科学研究的前列! 
 

《Development》杂志即将发表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成果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单一的神经管如何被细分为不同的部分,进而发育成为不同的脑区。众所周知,在中脑和后脑交界处存在一个称为菱脑峡的区域,它分泌FGF8和Wnt1等诱导分子,并作为一个组织中心来控制中脑和后脑的发育。

1月15日即将出版的《Development》杂志上将发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所科研人员关于胚胎早期中脑和后脑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一种称为Lmx1b的转录因子在胚胎早期中脑、小脑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现Lmx1b基因缺失的小鼠中脑和小脑发育不全,并进一步阐明了发生这一缺陷的分子机制。主要表现在菱脑峡的Lmx1b基因,控制菱脑峡内诱导分子Fgf8初始表达以及Wnt1和其他相关转录因子Pax2、Gbx2和En1/En2等表达的维持,从而达到控制中脑和小脑发育的作用。

该项研究工作是在该所丁玉强研究员指导下,研究小组历时两年半完成的。

 

昆明植物所在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中取得进展 

昆明植物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刚博士在对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又取得了新的进展,连续两篇文章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Organic Letters》上。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从甘西鼠尾草中发现的两个源于正常松香烷二萜的新骨架化合物。其中przewalskin A是一个高度氧化的骨架中含有23个碳原子的萜类化合物,其A,B环与常规松香烷二萜骨架一致,而其C环是一个新奇的7员环;przewalskin B则具有一个十分新奇的6/6/5/5环体系的二萜骨架。迄今为止,许刚关于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已经在相关SCI杂志上发表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5。

目前,该研究已经获得了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经费的资助,专家将对云南省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的鼠尾草属植物展开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多种该属植物如丹参、红根草、云南鼠尾草以及甘西鼠尾草等都是我国民间长期广泛使用中草药。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也是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关鼠尾草二萜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构修饰与合成、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不断见诸于各种期刊杂志。

许刚博士自2001年开始,对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展开了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6种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并分离得到了100多个化合物,其中30多个新化合物。在这6种植物中,甘西鼠尾草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在我国多个地区都被作为丹参的代用品来使用。该研究表明,该植物与丹参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极为相似,为其作为丹参的代用品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宾鼠尾草是一种由南美洲传入我国的外来物种,在昆明植物园以及周围长势良好。对该种植物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结构多变的克罗登烷型二萜化合物,为对这一外来物种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上海药物所抗糖尿病新药研究取得新突破 

上海药物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抗糖尿病新药研究领域获得新突破,研究人员在非肽类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该项研究通过对数万个样品进行高通量筛选,发现两个小分子化合物在细胞培养和活体动物模型上具有良好的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活性,将改变以往肽类激素需注射给药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的状况。相关论文于2007年1月的第1周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美国科学院院士Unger教授认为这项具有“显著”意义的发现“不仅将使2型糖尿病的治疗发生革命性变化,而且将开辟以口服非肽类小分子模拟肽类激素作用的纪元”。这一成果引起了国内外业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有超过10家的跨国医药公司表达了合作开发的兴趣。

此项研究成果由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王明伟率领科研人员历时4年完成,得到了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共同资助。相关成果先后申请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此项研究作为抗糖尿病新药的重要成果,预示着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将迎来新的历史性突破。

上海药物所暨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于2006年12月31日举办了信息交流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中科院生物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上海市科委、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及20多家新闻媒体出席了交流会。

陈竺在信息交流会上指出,国家的战略决策与重大发展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动力和机制。药物的研发难度很大,涉及多学科交叉,一个新药的诞生,从活性化合物的发现,到临床前研究直至临床研究,到最终的药物上市,需要经历漫长的研发过程。所以,创新药物的研发离不开政府长期稳定地支持,离不开科学界坚持不懈地努力,通常需要几代人为之努力。强调这个成果在今天显得更加重要,这对我们增强了自信,尤其是在医药领域。他表示,相信以上海药物所为代表的中国药物创新机构和企业会以其源源不断的成果来证明我们的科学家、科研机构有能力做好这件事。2006年年技术大会的一个主旋律就是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现在,在电子和其他一些领域,中国的企业已经走向世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但我国医药企业在生物制药方面差距相对较大,直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品牌药物能够真正进入发达国家。希望政府和社会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来支持科学家的自主创新,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构架中真正实现国家目标。 

科学家成功从人参中提取抗癌物
 
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

  从中科院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传出消息,该所张瑞稳、王慧与沈阳药科大学教授赵余庆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从人参果和三七中提取到多种治疗癌症的有效成分,接近于理想抗癌药物。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医用化学》和《癌症化疗与药理学》上。

  作为中国传统中药的人参曾被用于多种中医验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参皂苷作为人参中一类主要的有效成分,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非正式临床观测显示:人参对肿瘤的化疗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同时还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而上海科研人员不仅从人参果和三七中提取出了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还运用专利技术进一步提纯,生产出多种有望治疗癌症的先导化合物。据悉,这些物质在细胞实验中的表现比过去的人参提取物优异得多。如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新化合物杀死癌细胞所需要的剂量,只有以往药物的1/25;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伤害。这意味着由这些先导化合物开发而成的新药,小剂量使用就能起到杀死癌细胞、却在与此同时保护健康细胞的作用。  (生物通:万纹)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