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会议走穴”背后

【字体: 时间:2006年09月20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走穴”一词一般特指文艺界人士,但现在国内部分科研人员参加学术会议也存在“走穴”和“赶场”现象:同样的观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学术会议上发布,有些科研人员在学术会议上念完论文就走等等。很多科研人员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

  

  “走穴”一词一般特指文艺界人士,但现在国内部分科研人员参加学术会议也存在“走穴”和“赶场”现象:同样的观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学术会议上发布,有些科研人员在学术会议上念完论文就走等等。很多科研人员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

    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涵盖了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作为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对国内学术交流情况非常了解:我国学术交流数量很大,单单中国科协系统一年的学术会议就有上万个,这其中包含各级地方科协组织的;科协系统全国层面的学术会议每年有2000个左右,即使这个数量,也仅占全国学术会议总量的不到10%。“另外90%的学术会议是高校、科研机构等系统组织的,可想而知,我国学术会议的数量是很大的。”

    另外,在很多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经费支出中,最可以量化以及“理直气壮”的就是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申报科研项目时参加学术活动的经费至少可以占到总项目经费的10%。虽然学术交流的数量不是问题,质量却是个严峻的问题,学术交流是否能像过去一样,对创新产生“催化剂”的作用,在今天应该打个问号。沈爱民说。

    有学术没交流

    “虽然国家投入学术交流的钱很多,学术会议数量很大,但目前的问题是有学术没交流。”沈爱民说。

    科技界的这些现象几乎人所共知:有些学术会议变成了公费旅游的借口,学术会议会期定为三天,但真正的开会时间只有一天,旅游却占去两天;有些学术会议上面作报告,下面打瞌睡;有些会议的主办者不是发愁会议经费、主讲人和报告人,发愁的是听众或参与者,因此只要有人提交论文,不需审核就能参加会议;就是请国际科技界“大腕”来主讲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同行参加时也是必须反复邀请才能到会。

    有人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学术交流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去年,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就给出了一个鲜明的回答,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依然将学术会议放在获得学术信息的第一位,其次是学术期刊、互联网等。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交流的作用是学术期刊或其他学术场合不容易做到的。

    最近,一位老科学家在给沈爱民的电子邮件中表示,过去认为学术会议仅仅是提供信息的场合,但远远不止于此,学术交流是“振荡器”或者“孵化器”,各种学术思想在学术交流中的碰撞最有利于诱发出创新的观点,或者使原来朦胧的思想变得更加清晰。

    沈爱民非常同意这位老科学家的观点。很多著名科学家都说“科学源于讨论”、“科学扎根于交流”。据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调查发现,他们创造性思维的50%以上得益于学术交流,特别是无拘束的学术交流。

    但现在,很多领域评定学术成果时,参加学术会议的论文不作为参考标准,而必须是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什么学术会议的成果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标准呢?沈爱民认为,“这之中既有误解,也有现在学术会议的质量不高的原因。”

    国外某些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会议论文的水平远远高于一般学术期刊的水平,参加者都以参加这种顶尖的学术会议为荣。沈爱民分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术会议需要注册费,甚至买门票才能听,就是因为物有所值。当然,我们一般的学术会议没必要搞成这种高门槛,这也限制了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学术会议的吸引力必须建立在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论文之上。这是我们倡导的一个方向。”

    有交流没质疑

    在科技界的学术交流中,除了“有学术没交流”之外,还存在“有交流没质疑”的问题。沈爱民毫不讳言,最主要原因还是学术交流本身的水平问题。为什么学术交流水平不高,学术会议吸引力不够?沈爱民说,是因为目前学术交流最本质的东西也烟消云散了。“科学的本质是批判,交流的本质是质疑。”

    “学术会议上,有些科研人员念完论文就走;即便不走,讨论问题也是泛泛而谈,没有实质性内容。”沈爱民表示,“有交流没质疑”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关,大家不善于在桌面上开展交锋。“非常遗憾的是,在阳光下,有真知灼见、充满智慧含量的交锋非常少。这样的交流不说是凤毛麟角,也是非常稀有的。”

    沈爱民说,在很多号称“头脑风暴”会议上,既看不到智慧的交锋,也更难以形成风暴。如果真正有创新点、充满智慧的“头脑风暴”成为常态,那才是中国科技界的幸事。学术交流是需要各种学术观点和思想不断碰撞、冲突,涓涓细流融会贯通,汇聚成气象万千、生生不息的学术创新长河。

    学术交流有被边缘化趋势

    “分析学术会议没有吸引力的原因,其中就包涵着学术交流被科学主流边缘化。”沈爱民说,这样说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现实是,在政府关于科技工作的规划、部署和政策中,学术交流似乎被遗忘了,包括在最近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全国科技大会确立的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以及陆续出台的配套政策中,基本没有涉及学术交流问题。

    这些规划和战略,是在面向科技界广泛征求意见,众多专家学者积极投入,科技管理部门、研究部门、综合部门和各级党政领导参与情况下产生的,应该说代表了科技界以及社会的主流意见。然而,在如此广泛集中意见基础上产生的系列重大科技战略部署中,学术交流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位置,甚至渺无痕迹。思考、讨论、发现、实证,这个科学思想创新的一般性链条,中间有了缺失环节。“在这个意义上,说学术交流目前有被科学主流边缘化的趋势,并非危言耸听。这是政策方面的原因。”

    针对学术交流方面的种种问题,中国科协提出,学术交流是原始创新的源头之一。中国科协从今年开始,要求科协系统组织的学术会议主题必须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衡量学术会议的标准,要看是否有创新性,如果选题陈旧则不给予支持。中国科协专门拿出经费,支持全国性学会召开有创新含量的学术会议,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真正有价值的学术会议上。

    同时,在学术活动的形式上,大力倡导鼓励交流、欢迎质疑、和谐宽松的学术氛围。要求每个会议在设计层面就要留出讨论和交流的时间。此外,还以中国科协的名义发起组织一系列有导向作用的会议,为全国性学会起到借鉴、引领作用,比如今年7月底召开的新学术新观点学术沙龙等,充分为科学家的学术观点提供平台。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