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近期活动汇总新闻

【字体: 时间:2006年09月1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中科院近期活动汇总新闻

  

生物通综合:

研究生院举行新生开学典礼 11349名学子步入科学生涯  
 
    9月12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北京玉泉路园区举行,11349名研究生正式成为中科院研究生中的一员,步入他们各自的科学生涯。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著名物理学家、物理学院院长陈佳洱,著名化学家、化学学院院长朱道本,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刘毅,研究生院资深老教授李佩以及来自各培养单位的部分领导和教育干部等出席了开学典礼。

    白春礼在典礼上致辞。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满怀豪情地迎来了又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伴随着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全面展开,又有一万一千余名新同学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全体教职员工和中国科学院的全体科技人员,向新同学们,包括来自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新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贺!

    同学们,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拥有一支多学科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队伍,在众多领域代表着中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当代科技发展的进程表明,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水平人才培养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已经成为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和重要的参与者,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7万余名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和第一位双学位博士。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过程中,研究生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队伍中最富想象力、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生力军。研究生不仅塑造着中国科学院的未来,更支撑着中国科学院的现在。

    2001年5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挂牌成立,是在坚持“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的原则基础上,整合中科院系统内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以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博士生培养为中心任务的办学实体。5年来,我们依靠着最大规模的国家科研机构,依靠着最雄厚的科学研究队伍、最高水平的导师力量、最优良的科研设施设备、最丰富的研究项目以及国内最强实力的学科专业、最众多的培养单位(研究所),举办最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研究生院在读学生达到3.3万,其中博士生超过一半,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以博士生培养为主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达到26个,博士授权学科专业达到131个,硕士授权学科专业达到136个,是全国理工科博士一级学科授权数最多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全国统一组织的几次学科评估和学位授予质量评估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从1999年到2006年,全国共评选786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各培养单位共有126篇博士论文获奖,占总数的16%,今年共有19篇入选。此外,研究生院还获得了工程硕士以及MBA等专业学位的授权。这些成就的取得,同时凝聚着全院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在这里,谨向常年工作在科研培养和论文指导第一线的老师们,向支持帮助我院办学的院外兼职教授们,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支撑服务领域的所有教职员工,致以我们深深的谢意!在今年七月份的研究生院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我们第一次表彰了387名优秀教师和5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让我们也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你们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工作的起点。在这里,你们将受到国内最好的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专业训练,你们将获得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养成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良好素质。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众多学术造诣享誉海内外、道德情操声名远播的著名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开始人生征程中一次新的起跑。

    同学们,当你们带着青春的骄傲和成功的喜悦踏进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时候,一定希望能在这里为走向成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曾是研究生院培养的首届研究生,今天又成为研究生院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想在表达欢迎之意之余,再谈四点希望。一、勤奋学习、追求卓越;二、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三、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四、提高品位、走向成熟。

    同学们,在今后的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里,无疑会在你们中产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分子,在你们身上寄托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你们的学长和老师,希望同学们秉承中国科学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发扬“求实、唯真、协力、创新”的科学精神,铭记“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在今后的求知生涯里,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成长为立志科教兴国、创新为民,具有世界眼光,勇于献身于科学、献身于人民、献身于国家的优秀的创新人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同学们成功!

    谢谢大家!

    随后陈佳洱、朱道本也分别致词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祝贺,希望同学们能在研究生院积极进取,求实创新,努力学习,早日成长为社会的栋梁。教师代表过程工程研究所袁章福教授,老生代表化学研究所曾小庆,新生代表生物系李欣然,留学生代表、来自美国的Darilek随后也分别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自2001年更名挂牌成立以来,中科院研究生院依靠最大规模的国家科研机构、最雄厚的学术科研队伍、最高水平的导师力量、最为优良的科研设施设备、最为丰富的研究项目以及国内最强实力的学科专业、最众多的培养单位,举办了最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2006年研究生院共招收博士5025名,硕士6324名,与上年基本持平,改变了我院自2001年更名挂牌成立到2005年,招生人数一直快速增长的趋势,代表着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迎来了“稳定发展规模,提高培养质量”的新阶段,中科院研究生院正迈向新的发展进程。

中国科大-香港城大联合培养研究生  

 9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006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苏州研究院隆重举行。中国科大-香港城大联合高等研究中心(苏州)工作小组科大方组长陈国良,工作小组城大方组长、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王世全,苏州研究院负责人金大胜及两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导师等出席了开学典礼。

    陈国良院士在开学典礼上致辞,他表示两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已经进入第二年,从上一年学生培养的情况来看,学习和科研状况都非常理想,他勉励同学们继续发扬两校良好的学风和优良传统,利用苏州突出的经济科技条件,为把自己打造成精英学子而不懈努力。

    王世全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希望新入学的研究生们要克服在专业学习中急功近利的缺点,因为中国科大和香港城大都是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培养的高校,所以学习和科研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戒骄戒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从而不断培养自身独立创新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005级学生代表潘志伟同学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她说苏州研究院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希望新同学充分利用优良的条件,发扬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品格,把学习和科研都做好。 

研究生院校史馆揭牌 立体展现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新学期开学伊始,在11349名研究生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习之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题写馆名、全面展示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史馆”正式对外开放。

    9月12日上午,开学典礼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研究生院教授李佩为校史馆揭牌。研究生院副院长隋红建主持揭牌仪式。来自二十多个培养单位的领导和教育干部到场祝贺。

    “借着今天新生开学典礼的喜庆日子,校史馆正式揭牌并对外展出。”隋红建说, 建设校史馆,就是为了反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展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丰厚的历史文化,弘扬优秀的办学传统,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探索时期(1951年-1976年);第二阶段为恢复发展时期(1977年-2000年);第三阶段为创新跨越时期(2001年-至今)。本次校史馆以三个阶段创业为主线,以时为经,以实为纬,展出近三百件实物、图片和档案史料,力求形象展示学校全貌,再现学校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内容安排上,编年大事记与专题展示相结合;结构安排上,固定陈列与活动展板相结合。

    从校史馆出来谈及参观感受,心理所副所长张建新教授说,校史馆基本勾勒了建国以来中科院研究生的发展历程,这让我们了解到了过去50年来,中科院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长期努力。尤其是50、60年代的资料,今天显得特别珍贵。

    “非常好!”微生物研究所人教处副处长侯兴宇说,在新生开学之际开通校史馆,恰逢其时,这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到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历史。

    来自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一位06级新生说,自己参观后的第一感觉是“小而精”,校史馆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线索清晰、资料充实,完整的反映了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历程和传统。

陈至立在2006诺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的致辞  
 
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光临论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生命科学界的中外著名学者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是以人类和谐与发展为永久性议题,以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主体的世界知名学者共同参与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本次论坛以“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为主题,邀请部分生命科学、经济学和物理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知名科学家,就创新与科技发展战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产业等问题开展研讨和交流活动。本次论坛的目的旨在加深中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对国际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了解,促进中国科技界与国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界的合作,推动中国生物医药等产业界与国际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对话,增进公众对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理解。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知识经济方兴未艾。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调控组学等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知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那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影响则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它有可能改变的就是人类自身和整个社会的进程。

    中国改革开放28年以来,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依然面临很多紧迫问题,例如,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要通过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社会的每一次转型,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现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实现,青藏铁路的通车等,都反映出中国科学技术的水平及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然而,中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着两大课题,一是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和挑战,提高中国的科技竞争力;二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达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此,中国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

    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对未来15年中国科技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

    我国的科技《规划纲要》已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纳入最优先、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从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以使我国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早日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具体地说,我们安排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专项;确定了靶标发现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等前沿生物技术的攻关;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等基础研究;还将实施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等重大生命科学研究计划。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人口与健康、农业、能源和环保等领域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将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攻克重大疾病,研制新药,进一步提高我国13亿人口的医疗与健康水平。在农业领域,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和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将努力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在能源领域,我们将积极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为解决我国的后续能源问题寻找新的途径;在环保领域,生物技术将成为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此外,我们还将在轻工、化工等领域广泛利用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造福人类。在医学和农业方面,产生了农业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正是由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育种、外科手术才发展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乃至克隆技术。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缓解能源压力,也有利于保障食品和生物安全。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必将产生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研发及其成果产业化工作。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积极推进生物经济,已经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福祉,这也将是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重点之一。

    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科技与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创新的基础好、水平高、潜力大,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北京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科技界与北京市的合作前景广阔。

    我相信,这次以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为主题的论坛,不仅将对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及生物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通过组织青少年与世界著名科学家面对面对话和相关的展览等活动,极大地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我们愿与各国朋友一道,共同推进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中科院|新闻|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