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师生谈研究生教育

【字体: 时间:2006年08月2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研究生教育是近期倍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其中关系到许多方面,比如学制改革,教育体制等等,中科院的师生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

  

生物通综合:研究生教育是近期倍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其中关系到许多方面,比如学制改革,教育体制等等,中科院的师生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

新疆理化所研究员常爱民:研究生培养须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两张普通的办公桌,桌上堆积如山的论文资料,在一个安静而略显杂乱的办公室里,记者如约见到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常爱民博士。

    谈到当前全国热议的“创新教育”,常爱民博士快人快语:“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和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发展学生的潜能。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要全面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

    常博士进一步解释说,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发展专长。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求知、分析、综合与理解的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能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树立远大的理想,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荣辱观,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与社会责任感。

    那么,如何让“创新教育”从一个宣传口号,实现真正的“落地”?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常博士以自己所在的课题组为例。三年前,有一位长春某院校毕业的本科生被录取为常爱民名下的硕士研究生。刚进来的时候,这个学生科研意识很差,一篇科研报告写成了小学生的作文。常老师提出修改意见,让其回去修改,差不多五六个回合后,这个学生交给常博士的论文还是有4处很明显的错误。这个学生有些灰心了,跟常博士说,可能自己并不适合搞科研。这时常老师发现这个学生虽然基础比较薄弱,但很刻苦,肯钻研,于是常老师鼓励他多查些文献,做些实验。到后来,这个学生毕业时论文并评为“优”。

    这一成功的案例让常博士更深地认识到,一流的学生跟二流的导师会成为二流的学生,二流的学生跟了一流的导师会成为一流的学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各个课题组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研究生培养不可以一刀切,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挖掘学生的长处,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
 
 


“在西部读研究生没什么特别”——盐湖所硕士生武玉玲的真实感言  

 
武玉玲是青海盐湖所06届的硕士毕业生。当我们提出采访要求时,该所研究员李武老师极力向我们推荐她。“这孩子确实干得相当不错。”随后帮我们拨通了她的电话,“你就不要谦虚了,赶紧过来吧。”听得出来,武玉玲并不是很乐意接受我们的采访,最终还是被李武老师“强行命令来了。”

    跟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武玉玲属于活泼可爱的那种,说起话来始终带着微笑。“刚开始一听你不接受采访,我们还以为你是那种很难接触的人。”记者开玩笑。“不是这样的,我只是觉得自己没什么特别的,不知道该跟你们说些什么。”

    采访中,武玉玲反复强调的也是这句话。“我没有什么特别的。”

    大学毕业后来到青海盐湖所攻读硕士研究生,按照“两段式”培养模式,她第一年在北京玉泉路校区上完基础课,随后回所跟导师做课题,完成毕业论文。“这些大家都一样。”她说。

    “听说你做实验很辛苦。”记者试图打开话题。

    武玉玲的话相对来说多了起来,她跟我们说,她的导师主要从事锂电和纳米两方面的研究,她们这届导师带两个研究生,开始初步定位她来做纳米研究这一块,孰料,研一那年暑假武玉玲因为生病延误了回所的时间,而纳米方面的一项课题又要得特别紧,导师迫不得已,临时改变了她们两人的研究方向。“在研一那年,我基本上都是在关注纳米这一块,对锂电这块知道的不多。”她坦言,导师临时改变两人的研究方向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在没有太多基础的情况下,做起试验来遇到的困难很多,加上导师后来出国做访问学者,一去就是一年多,跟导师交流起来不是很方便。” 武玉玲说那个时候她每年晚上都要在实验室呆到凌晨2,3点,第二天8点又跟大家一样准时到实验室。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还是克服了困难,试验后来进展很顺利,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毕业论文也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毕业后顺利留校。

    “那么辛苦是不是跟你在西北读研有关。”或许是职业本能,记者总想从她那里挖掘出一点西北研究生与内地研究生的不同。

    “没有啊。在哪里读都一样,想作出点成绩不容易,跟在西北读研无关。” 武玉玲跟我们讲,每次她去北京看望男友(中科院某研究所的研究生),都看到男友和实验室的同学做实验做到很晚,她们压力也很大。

    “读研时,担心过就业吗?”记者问。

    她的回答再一次出乎我们的意料,但又是情理之中。“努力了自然会有收获,在哪里都一样。西部现在研究条件也很好,只要好好干就业不成问题。”

    “我只是个普通的研究生,不会因为西部而有什么特别之处。”看着她,记者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西部研究生的影子。


科技日报:中科院把研究生推向创新实践的主战场  
 
       编者按: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需要有一支具备创新才能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可以从我们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中甄别而出,也可以从国外引进,但更重要的是从我们自己的青年才俊中培养。只有这样我们的创新才是永不枯竭的。中国科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今天本报刊登通讯,介绍中科院近些年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希望社会各方面的人才培养单位,能够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让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先来看两件小事。

    其一,作为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国外访问时总会尽量多地了解一些国外科研机构的情况。他发现,在与国外许多科研机构的领导人交谈时,他们总是对中科院的一项独特权限表示赞赏,甚至表现出了极大的羡慕:中科院不仅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且还具有学位授予权。

    翻开近代教育史,世界各国的学位授予权大都集中在高等院校里。中国的高等院校也具此权限。但与多数国家不同的是,作为国家科研机构的中科院也可以招收研究生,并有权授予学位。正是这一点点的“特权”,让国外的科研机构艳羡,也让中科院探索着异彩纷呈的教育新篇章。

    其二,获得2006年度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的博士生王翠焕就读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从事凝聚态物理前沿基础研究。目前她已累计发表SCI、EI论文27篇,其中国外刊物26篇、第一作者8篇;仅2005年、2006年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物理评论快报》论文1篇、《物理评论》论文两篇。王翠焕仅是一名没毕业的研究生。她取得的成果,即使对领域内的科研人员来说也可称不俗。

    教育、授学位、研究生、创新,所有这些都是历史赋予中科院的重任。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张雷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今年3月底光机所启动的一项“博士培养工程”中,他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光机所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重点项目“新型空间有效载荷”为试点,在55名候选人中选出9名优秀博士生作为工程首批启动人员,并为他们配备了专门的工作室。光机所组建了由王家骐院士为组长的导师组,并对9名学生的导师进行了重新确定。所里还聘请所外专家就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培训。目前,张雷等9名博士生已经在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相关领域发展动态研究、总体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虽然有不小的压力,但博士生们却对这种培养方式表示满意。一位研究生甚至说:“成长的感觉真好。”给博士生们以创新的空间,光机所这种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培养研究生的做法,不仅确保了相关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而且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创新型人才。

    就像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的将领们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样,中科院的研究生们是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学习创新,实践创新的。这是中科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中科院重视教育的必然结果。

    早在中科院创建之际,第一任院长郭沫若就提出利用中科院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支持下,48年前,中国科技大学诞生。当时就确立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基本方针。因为依托中科院办学,中科大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成长为同类大学中的佼佼者。2000年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又同意中科院研究生院作为单独设置的学位授予单位。由此中科院形成了“一校一院”的教育体系。而这“一院一校”就依托着中科院所具有的强大研究功能,让学生较早地投入到了研究型的学习之中。

    不久前,记者在中科大采访。校长朱清时院士告诉记者,与其他高校相比,中科大研究生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许多研究题目是中科院及各研究所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他们一成为研究生就参与到重大课题的研究中,使他们能更早地进行科技创新。

    中科大的研究生为何能参与如此多的国家重大课题研究?背靠中科院,中科大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中科院许多研究所的所长、院士及专家都在中科大兼职。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兼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福建物质结构所所长洪茂椿院士兼任化学系主任,大连化学物理所所长包信和兼任化学物理系主任,上海技术物理所龚惠兴院士兼任信息科技学院院长,物理所原所长杨国桢院士兼任理学院院长,还有上海生命科学院林其谁院士、北京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崔尔杰院士、自动化所所长谭铁牛研究员、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阴和俊研究员、上海技术物理所所长王建宇研究员等在中科大都有相应院系的兼职工作……中科大还聘请了中科院的200多位专家担任本校的兼职博导。这些兼职专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课题自然能“惠及”中科大的研究生。

    中科大常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侯建国告诉记者,目前中科大的研究生对该校SCI/EI的论文贡献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004年已分别达到68.9%和71.3%。可以说,研究生已成为中科大科研工作中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生力军,为推进中科大建设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名师出高徒”

    姚新现在是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教授,是进化计算领域国际一流的专家,目前已成为IEEE(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院士。这位中科大毕业生当初是跟着陈国良教授读的博士。姚新忘不了陈教授的认真。陈教授是研究计算机网络的,他带研究生的方法与众不同。他通常要求学生先看二三十篇领域内有影响的文章以了解本领域研究现状,然后学生要把自己的研究设想向他汇报。在汇报中,可能有些问题他也不是很懂,但学生要给他讲明白,否则他会“没完没了”地与你讨论。他曾经连续三个晚上亲自到学生宿舍,与学生讨论。其间他还会不时地向学生提问题,谁要是一知半解或不懂装懂,他会问得你不得不再去啃相关的文章。

    中科大计算机系的郑启龙老师对陈国良的备课本印象颇深:“有一次,系里在会议室里摆放了陈教授的并行计算课的备课本,有二三十本之多。字写得非常整齐,还用各种颜色标出重点。本子边上记有心得和思想火花。他还为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建了一份档案,学生的成长情况,发表了哪些论文都有记载。”

    读二三十篇计算领域有影响的论文,还要给导师讲得一清二楚,否则导师绝不罢休。这就是名师的风范(2003年,陈国良先是获得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后又被选为中科院院士)。处于思想最活跃期、接受能力最强时的研究生们在这种“陈氏”教法下是极易产生创新思维的。导师不会什么都懂,但学生永远会跟着导师学到最新的东西。有陈教授这样的名师,必出高徒。

    欧阳钟灿院士是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所长。1980年他曾到联邦德国从事合作研究。欧阳院士对德国人的一个习惯记忆犹新:“在德国时,我的教授是液晶显示的发明者。他每周有一个grouptee,就是小组茶会,他自己带一些点心来,学生准备一些咖啡,大家坐成一圈,轮流汇报工作进展。每个人都把自己分担的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论文复印一份,在小组成员间传阅,你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你就打个勾,分担者会后会帮你复印。这实际上是加深了大家对前沿科学的了解,如果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论文,就到黑板上边讲解边讨论。”

    欧阳院士说,理论物理所很早就将“小组茶会”模式引进来。所里的每个导师和研究生,每周至少有一个下午进行交流。现在连研究生自己交流也成了制度———每周六有个小组茶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院士就经常参加我们的小组讨论,并且经常鼓励我们讨论。”

    对很多研究生来说,能与导师每周坐在一起讨论科学问题,这是一种“优厚待遇”,一种科学享受。研究生们不仅能在言谈话语里了解导师对问题的分析方法,而且还能和彭桓武等老前辈一起讨论,聆听科学大师的见解,这对他们的创新研究十分有益。

    教育需要不断的探索

    “80%的学生对英语老师的教学感到满意,但70%%以上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对研究生实际英语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这是前不久中科大对研究生英语课程调查的结果。这一结果让许多教师感到吃惊。

    中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直到读研究生也还是那一套教学模式,学生怎能喜欢?为此,中科大在探索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侯建国副校长告诉记者,目前学校正在着手建立“英语语言实践中心”。研究生入学后,可以自愿参加一个水平考试,凡通过的学生就可以免试英语了。但研究生的英语学分不能丢,我们用学分逼着学生去英语实践中心。这里有模拟的商店、咖啡馆和职业介绍所,外教在这里与学生对话;中心还准备了英文原版的影像资料,你可以看碟挣学分。

    英语语言实践中心的效果如何现在还不知晓,但你不得不佩服科大人的探索精神。改革开放后在全国最早招收少年班,最早实行学分制,最早同意学生转系换专业等都发生在中科大。他们把科学研究的自由探索精神“移植”到了教育领域。

    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大的一批研究生导师分赴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是去面试学生。一般的高校招研都是先笔试后面试,而中科大则在探索先面试后笔试的办法。

    现在一些高校把考研作为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手段。他们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着考研转。如果从考研分数上看,他们培养的都是“高才生”,但是如果从搞科研、创新角度看,这些人大部分是高分低能。为了让优秀本科生进入读研行列,中科大从今年开始,在部分院系试行先面试再笔试的招研办法。“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面试,真正了解到谁是高才生,哪位学生进来更适合做研究工作。”侯建国副校长如是说。

    从设立英语实践中心到招研先面试后笔试,中科大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探索。

    研究所也在探索教育改革。物理所有一项已坚持了15年的考核交流制度。最初,所里只是为了督促与检查学生做论文的进度,尽早发现学生论文工作中的问题,以便提醒导师把好质量关,因此每年对研究生进行考核。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做法演化为一项制度。每年的第四季度,几百名研究生都要走上研究室或研究所的讲台,汇报他们的工作。凡入所一年的学生,必须提供20分钟的工作报告,不足一年的学生必须到场旁听学习。最后各实验室还要推荐10%的优秀生参加所级考核。

    据物理所的领导介绍,这项考核交流制度在学生培养工作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第一,严把质量关,对落后生进行中期淘汰。每年考核,等于对后进学生敲了一次警钟,让他们在交流中找到与别人的差距,鞭策他们努力赶上;同时也告诫导师对这些学生要加强指导。对那些确实不适合继续培养的学生,采取一定措施,如硕博连读生改为硕士生毕业;博士生视其情况,作为肄业或结业离所。

    第二,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素质。学生为了这20分钟的报告,要收集数据,整理资料,编写汇报稿,做PPT文件,同时还要练习演讲。学生在考核交流中学会了归纳总结、突出重点,学会了演讲,锻炼了口才。甚至仪表、着装、如何回答问题,考官们也会给予细致的指导。

    第三,为优秀生搭建了舞台,使他们脱颖而出。每年的考核交流中,研究所都会发现一批成绩突出、科研能力强的优秀生。所里和导师们都会对他们给予特殊的关照。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送他们出国深造。物理所很多获得大奖的学生,都是在考核中发现,并给予重点培养而成才的。

    考核与交流在许多单位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了。哪个单位没搞过?谁又没有经历过?然而,在物理所,用它来督促研究生的培养,就仿佛有了化腐朽为神奇之力,让它成为人才脱颖而出的良策。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要出一流的创新成果,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流的人才,就必须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这方面,中科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前不久,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又对全院研究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方法不转变,我们要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就无路可走。即便出几篇高质量的论文也是偶然的。中科院的研究生规模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优秀导师完全有可能尝试着改变指导方式,放手让研究生做一些科学上很重要、但导师自己还不太了解的领域的研究工作,争取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新疆科研条件很好”——中科院新疆分院师生如是说 

今年8月,记者随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合唱团一行来到新疆乌鲁木齐慰问演出,参观了新疆分院的各个研究所。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的新疆早已是今非昔比,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质量提高,最值得称道的则是“科研条件很好”。

    “生活质量高”

    雍文新老师是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12岁那年随父母来到乌鲁木齐,一呆就是20多年。

    “火车上,我脑海里显现出《草原英雄小姐妹》里的情景,幻想着新疆有一往无垠的草原——”雍老师回忆起当年来乌鲁木齐时的情景。“来了以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乌鲁木齐跟其他城市一样,有高楼,汽车——”

    雍老师说,直到现在他去外地出差,还有人问她,你们那是不是出门都要骑马?前不久,一位想报考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同学还打电话过来咨询,你们那有水喝吗?有青菜吃吗?诸如此类的疑问,让雍老师哭笑不得。“很多人太不了解乌鲁木齐,不了解新疆了。”

    雍老师以在乌鲁木齐生活了20多年的经历告诉我们,“乌鲁木齐是个生活质量很高的城市。这里科研人员待遇不比内地差,但消费水平要比内地低一些。相对来说,生活压力小很多。”

    “科研条件很好”

    新疆分院的科研条件怎么样呢?记者有访了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晓研究员。“这里科研条件很好”他如是说。

    “虽然地处边疆,相对内地一些研究所,可能在生源等方面存在差距,但总体来说,这里的科研条件很好。”

    他告诉记者一组数据,仅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2002年以来,就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91项,已结题58项,荣获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新疆青年科技奖3项;成果鉴定4项。申请国家专利70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授权专利63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已实施17项,获授权专利已实施29项,实施率分别达到33.3%和56.9%.共发表学术论文222篇,其中国外期刊选录11篇;SCI收录15篇,EI收录53篇。参加学术交流论文88篇,其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2篇。制定企业标准4项;软件登记1项;出版专著2部。

    “这些成果的取得,自然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但跟科研条件也分不来。”李晓研究员说,这里研究生成为科研队伍的新生力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让研究生直接参与到国家重大项目中去,使得他们在实战中取得进步。”

    “新疆欢迎你”

    李晓研究员介绍说,为了引进人才,他们采取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每年引进的博士给与10万元安家费等。

    他说,目前该研究所已明确了“以创新高科技成果,专有先进技术与产品服务于新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的战略定位,欢迎有志科研人员加入到他们队伍中来。“新疆欢迎你。”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