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 中国最著名农民袁隆平

【字体: 时间:2006年08月02日 来源:新京报

编辑推荐:

  

  


 ●中国杂交水稻是在脱离了西方这个所谓农业科学源头的情况下,自己创造出来的一项成果,而袁隆平给中国解决贫困与饥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国际上评论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要让他的超级稻2010年达到亩产900公斤。


  袁隆平把记者带到了一张杂交水稻的巨幅照片前:“看这稻穗,跟尼亚加拉大瀑布一样!”那神情,和一位站在田间凝望丰收稻田的农民,没什么两样。见过袁隆平下地工作的人都知道,他精通稻田里的每一样活计,两腿一扎进泥土,活脱脱一个农民!“我现在还有两大心愿,第一个愿望是第三期超级稻研究成功,第二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袁隆平说。

  此时,距离杂交水稻的正式研发成功,已经过去了33个年头,年已76岁的袁隆平继续着杂交水稻研究,这位“中国最著名的农民”

  对事业始终充满着热情,要工作到八十岁,把亩产更高的超级稻进行到底。而在整个华夏大地上,在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这一深受贫困人口困扰的国家,目前已拥有除北美以外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力量。

  梦萦杂交水稻

  1995年,美国学者布朗在《世界观察》上撰文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认为人口不断增长的中国将使世界挨饿。事实上,自从杂交水稻这一农业生物技术开始孕育,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便已经在逐渐成型。

  当时科学界普遍认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然而,1960年春,在进行早稻常规育种试验时,时任湖南省黔阳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却发现并验证了天然杂种水稻具有第一代优势,这一成果则打破传统观点,大大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1964年,袁隆平在我国首先开始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利用茫茫稻海中找到的一株雄性不育的水稻,成功地繁殖了一代雄性不育的稻种。1965年冬,袁隆平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证明,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并预言利用杂交水稻的第一代优势将给水稻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增产。

  野败的发现,是杂交水稻研发史上一次飞跃性的事件。1970年10月23日,在海南省崖县南红农场荔枝沟村的一片沼泽地里,袁隆平和助手发现了一棵野生雄性不育株。第2年开春,收下了少量而珍贵的种子,袁隆平将其取名为“野败”。“野败”为杂交稻种的选育成功,打开了一个突破口。袁隆平把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1973年,杂交水稻在我国正式培育成功,将水稻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

  下一站,超级稻“我们的超级稻计划比日本晚了16年,比国际水稻研究所晚了7年,但现在,我们跑在世界最前沿!”袁隆平对此充满自豪。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二期,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今年开始正式推广,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再多养活3000万人。

  超级水稻被誉为水稻的“第三次革命”。我国自1996年启动“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以来,始终居国际领先水平。“十五”期间,累计示范推广2亿多亩,增产稻谷250亿斤左右,成为我国“十五”计划实施中在农业科技方面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

  从1996年中国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开始,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展开了对“超级杂交稻”的协作研究。

  从试验示范片“专家种田”到普通农户的大田生产,第二期超级杂交稻研究成果的大面积推广还有一个过程。袁隆平预计,第二期超级杂交水稻可在2006年大面积推广,亩产可达650公斤。按照年种植1亿亩、每亩增产150公斤计算,每年可增产150亿公斤粮食,能多养活3000多万人口。目前,袁隆平正和科研人员努力向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攻关,而且已经培育出了相关的品种。“搞科研要会提问,要敢质疑”专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避开一圈圈光环,手握昔日杂交水稻的硕果,如今已享誉世界的袁隆平仍常年奔波在水稻试验田上。他在做什么,想什么?就此,记者来到了湖南长沙,和这位老先生进行了一番对话。

  记者:记得您曾经说过:“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在您看来,搞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

  袁隆平:搞科研要会提问,要敢质疑,不要迷信权威,质疑才是科学的生命。再一个,我这个人水平不高,但是我有种认识,就是要不断地创新。

  记者:要是质疑了,也创新了,遇到了困难,就像您的杂交水稻研究经历了很多波折,怎么面对这些困难?

  袁隆平:我一直说,书本上种不出小麦,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就像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真正打雷我们也要下地。打雷、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才要到田里面去看呢,看秧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真要去看的哩!

  记者:您说自己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三期超级水稻的攻关,到2010年要实现平均亩产900公斤。这个数字还有潜力吗?

  袁隆平:应该还能往上涨。按照理论产量打个对折,长沙地区一季稻的最高产量应该可以达到1500公斤。

  记者:那您还有600公斤要努力啊!

  袁隆平:对啊。等第三期平均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实现了,第四期目标就是平均亩产1000公斤。那个每亩1000多公斤产量的稻田,气势磅礴啊!我管它叫“瀑布稻”。

  记者:就像您做过的那个著名的美梦―――――“禾下乘凉”。

  袁隆平:这个梦我做过两次。梦里我们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上面结的稻谷有花生米那么大,我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好美啊!

  记者: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吗?

  袁隆平:我想会的!到本世纪中叶吧,你们年轻人能看到。我现在还有两大心愿,第一个愿望是第三期超级稻研究成功,第二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现在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50万公顷,我们想在2010年推广到1500万公顷,这样至少可以增加300万吨粮食,够养活将近1亿人口呢!要是这两个“既定目标”都按时实现了,我正好80岁,如果身体还硬朗,我可能还想攀新高峰。我仍有老骥伏枥的精神!

  撰文/南方都市报记者刘璐 特约记者吕林荫

  ■链接·隆平高科

  2000年12月11日,隆平高科(000998)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被冠以“隆平”之名的农业高科技公司迅速引起市场关注,冠名之举也被视为新时代知识分子创富路径的一种。

  隆平高科于2005年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投资了湖南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工程中心,以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

  ■新知补丁

  杂交水稻:所谓杂交水稻,是由两个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种或类型,一个作母本,一个作父本,经有性杂交以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杂合体。这种杂种的第一代,在生产优势、适应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胜过母本和父本,这种现象称为杂交优势。

  中国的超级稻:中国目前的超级稻育种计划在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的同时,重视对米质、抗性的同步改良,走“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