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科研设备“集体下海”之后

【字体: 时间:2006年08月16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国家政策
  二○○五年八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共同下发了《“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国家将通过政策支持和经费调控,加快六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供公益性的信息、设备共享的资源。

  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其中之一。通过该平台将对全国单价五十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一百五十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

  同时,还将建成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图书文献信息保障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摘自科技部网站)

  2006年8月11日,虽然正值暑假,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春河依旧守在办公室。

  他所领导的该中心试验人员正在为一家企业做分析检测工作。在学校实验室工作了30年的李春河,今年的暑假基本没怎么休息。

  一起告别暑假的还有他们所操控的学校的上千台科学仪器,自从去年年底学校成立分析检验技术服务公司之后,这些过去常常“睡大觉”的设备被推“下海”,变得忙活起来。在公司提供的检验委托单上,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从去年年底到今年6月底,其他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等120多家单位曾在这里接受过服务。

  “去年一年,这个数字是60多。”李春河说。

   ■新闻调查

  实验室管理引入公司化运作

  “北京科技大学拥有科学仪器设备总值约3.4亿元,其中材料领域的设备1200多台套,总资产约2.1亿元,分布在以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15个国家级、省部委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和其他41个各类实验室。”北京兆源永基分析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铁军说。

  和绝大多数高校一样,北科大演绎着同样的悖论:一方面国家投入的很多设备带着斑斑锈迹沉睡在实验室;另一方面,外面的一些中小企业却因为没有设备、缺乏相关标准体系,而难以实现测试工作。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做法,还使同样的仪器仍在源源不断地重复购置。

  去年12月16日,北科大科技园投资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北京兆源永基分析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内称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中心)没有举办任何仪式,在位于北科大科技园的一层写字楼里低调成立。

  第三方商业化实验室管理、公司化运作的机制被引入到该校实验、检测业务中,在满足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新成立的公司托管实验室的对外业务,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形成学校科技资源对外开展分析检验服务的唯一窗口。

  北科大试图在不触动产权和行政隶属关系等敏感和难点问题的情况下,实现科技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和市场化。通过集中设置校内材料分析测试资源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建设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等方式,完成科研设备面向社会服务共享的尝试。

  学校配套了500万元资金用于仪器设备的搬迁工作,将目前分布在20多个地方的材料科学相关检测仪器和实验设备集中到主楼、实验楼2个场所。

  北科大这一创新之举得到了北京市科委的支持,北京市科委专门拨付了400万元专项资金,并将其纳入首都科技条件开放网络。

  “虽然从目前经营来看公司还没有开始赢利,但与以前闲置浪费和重复购置相比,已经是在产生效益了。”范铁军说,“今年下半年将开展实验室资质建设。必须通过计量法规定的GR认证,才能为企业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估计再有一两年应该可以赢利。”

   ■记者观察

  科研设备为何难以共享

  科技界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例子:一种特别昂贵的大型仪器,在欧洲只有2台,美国只有6台,而在中国已经有几十台了。有分析称,不是因为我们需要那么多,而是因为缺乏共享机制。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方面。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任助理李强说,如果大部分用户都不知道一些单位有什么设备,这些设备有什么作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必然会造成大量的闲置资源,导致重复购置,但花的都是财政的钱。这个原因跟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有关系,也与资源所在方观念有关系,他们没有意识甚至不愿意主动把自己拥有的设备和服务能力宣传出去。

  而机制问题是根本原因。很多高校设备的来源,有的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购买的,有的是学院实验室购买的,还有的是课题组购买的。花销都是来自拨款和科研经费,都是国家的钱。但由于管理权限问题,很多设备的调配使用存在障碍,一些实验室或者课题组宁肯花钱购买,也不愿意求人。而一些拥有设备的单位宁肯盖着布任凭锈迹斑斑却不愿给别人使用。这是一个令人难堪的悖论。

  一位熟悉内部情况的人士透露,有个别实验室也是私下对外开展工作,但是非常不规范,“你是实验室主任,哪个企业和你熟,就到你这里来检验,可能连收费单子都没有,很乱。”但要真正面向社会服务,没有多少人愿意。范铁军告诉记者,在公司开始运作的时候,为了动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加入这个平台,他废了不少口舌。

  “主要原因是,学校过去的考核并不鼓励对外服务,因此这部分劳动是不计入工作量的。”李春河坦言,自己也因此犹豫过一阵子。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出台文件,规定“各实验室开展的对外服务按照学校现有考核制度计算工作量”。“这个文件的激励效果很大。”北科大还成立了由主管副校长担任主任的指导委员会,组织、指导和统一协调学校内部专业实验室。

  业内专家认为,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被一致公认的大型仪器平台运作模式,到底什么样的模式更利于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也许还待实践检验。但毋庸置疑的是,打破现有的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和不合理的分配形式是当务之急。

   ■经营者说

  拆除“老死不相往来”藩篱

  在北京兆源永基分析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检测服务委托单上,记者看到,来这里进行实验检测的不仅有企业,还有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校。

  “我们最初以为,接受服务的中小企业可能占绝大多数,但是半年来,我们发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所占比例差不多。”范铁军说,这说明很多研究单位也有很大需求,设备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他们再去花科研经费购置这些设备。既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又避免了重复购置。“从我们学校来说,过去一些实验室之间设备‘老死不相往来’,有的买回来就用一两次,现在通过协调共享,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业界声音

  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成本

  北京金峰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以储氢电池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该公司研发部经理安俊义告诉记者,对于企业来说,多数企业无力承担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所需大量昂贵的科学仪器,而高校由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建立了完善的学科群,形成了完备的科研体系,拥有丰富仪器设备,借助高校的科技资源大大降低了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成本。

   ■专家观点

  打通了产学研间的链条

  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任张继红认为,商业化运作模式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验设备的使用收入,另一方面获取了社会上的大量需求信息,明白企业正在做什么。对企业来说大大降低了购买设备的成本,相当于科研单位和高校介入到企业的研发过程中,减少了企业很多研发和设备的投入,打通了产学研之间的链条,是一个双赢的做法。

  “实行市场经济这么多年,我们看到商品的广告,却没有看到科技服务、设备对外检测的广告,实际上这个领域并没有进入一个商业化的阶段,主要问题出在供给方,而不是需求方。”张继红说,“我们需要培育一些盈利能力强、发展快的检测机构,他们会对行业的科研单位起到示范作用,引导大量科研单位和高校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