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华:迈向新历史阶段的中国科技

【字体: 时间:2006年08月15日 来源:科技部网站

编辑推荐: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很高兴访问澳大利亚科学院,对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而深感荣幸。我和我的同仁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关注,以及对中澳科技合作的支持。下面,我将围绕中国科技最新的发展、未来发展思路和国际科技合作等议题做重点的介绍。
    一、中国科技事业的新面貌
    进入新世纪的五年,既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转折的历史阶段,也是科技事业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基础上,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科技事业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并积极参与到全球的创新浪潮中来。
    近年来,中国科技整体实力有了进一步的越升,特别是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有着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年,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中国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产品开发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稳步得到提升。从1997年以来,SCI收录中国科学论文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论文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五位。在载人航天、纳米技术、造血干细胞、非线性光学材料、量子信息和通信、并行计算技术、超强超短激光等高技术研究方面,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取得了令世界同行瞩目的成就。
    同时,科技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为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如通过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众多农业科学家的努力,农作物单产不断提高,虽然中国人口近20年增加了2.7亿,但中国年人均粮食供应量仍从300公斤增加到了400公斤。在诸如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世界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工程等重大建设目标中,一大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得以攻克,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近十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己成为引导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此外,在人口与健康方面,中国政府充分依靠科技,成功地抑制了SARS和禽流感重大传染病的蔓延,还积极组织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针对严重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了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研究。在减灾防灾方面,提出了新的预报方法和模式,提高了对地震、恶劣气候条件等自然灾害的预报水平。
    通过前一个时期不断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基础正在形成。自1999年始,中国政府采取重大举措,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属的应用型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并启动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这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一次国家层面上的科技系统调整。我们先后出台了30多项具体政策,内容涉及经费投入、产权制度改革、股权激励、税收减免、社会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等许多方面。目前这两大改革都得到了很多积极的成果。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后,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和成果产出,成为推动国家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发生重要的转变,人员队伍和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科研能力及服务社会的能力都显著增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通过持续的深化改革,过去科技开发主要依靠科研机构的状况有了较大的转变,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得以初步确立。在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中,企业投入已占到三分之二;在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创新产品设计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等方面中,企业正发挥着日益重要和突出的作用。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条件下,中国己成长起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和一大批极具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法规制度、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合作是近年来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于1993年颁布了《科技进步法》,这标志着中国科技步入了法制化发展的轨道。此后,中国政府还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学普及出台了专门的法律,同时,还就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科学技术评价和奖励、国家科研计划课题经费使用监督等重要议题适时出台了有关法规来规范政府及科研机构、科学家个人在科研或科技管理方面的所作所为。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2003年开始,中国政府启动实施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旨在通过国家引导建立一个平台,使分散的科研数据、材料、信息得到集成,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设立了100多个试点项目,搭建了12个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网)。在对外科技合作方面,我们坚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重大国际科技工程合作。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科技合作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相继参加了全球对地观测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大洋钻探计划、伽利略计划等大科学研究计划,并将加入国际核聚变研究计划(ITER),国际科技界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我们相信,这些积极而富有成效的行动,将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注意到,面对国际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中国科学技术总体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基础研究特别是跨学科研究很多重要领域,我们还没有做出较多的原创性贡献;虽然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保持在20%的增长速度,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涨幅更大,但总体的发明专利数量的积累还不够多。中国虽然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国际市场。与中国产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相比,公共科技发展相对滞后,其中条件落后、能力不足及服务缺乏正成社会发展新的制约因素。我们非常重视上述存在的问题,在未来5-15年,要改革和创新,着重解决上述问题,为中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迈向新历史阶段的中国科技
    未来社会将是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突出的社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新的挑战。在日益加快的科技进步推动下,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越发呈现出三大主要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这将引发人类活动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二是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这将使国家间在市场、资源、要素等方面更加相互依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也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三是追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很多国家都谋划出并选择了近乎相同的以创新求发展的战略。
    中国政府在两年前组织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研究,并于去年底颁布实施。这是影响未来中国科技走向的纲领性文件。在今年1月9日,中国政府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这次里程碑式会议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动员全社会组织实施《规划纲要》,强化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可以预见,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中国科技的新发展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把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技事业出发点,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福祉和新的发展机会。二是把积极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前提,把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务。三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中国科技的新发展将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新的总方针来部署和执行。这一新的方针昭示了未来15年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方向。我们还将围绕这一新的战略方针修订《科技进步法》,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撑落实这一战略方针。胡锦涛主席多次强调,要把坚持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因此,这一战略方针的影响将不限于科技领域,还将影响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尤为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提出的加强自主创新有多层面的涵义,包括: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加强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促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我们始终坚信,只有广泛的学习和交流,中国才能更快地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从而扩大自主创新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需要充分利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广泛学习和借鉴各国先进技术,但必须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进步的基点。
    中国科技的新发展要达成的基本目标是,通过15年的努力,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标志,进入创新型国家之列。我们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求,面临的资源、环境的制约才做出这一战略选择。中国政府已向人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承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一个占全球人口1/5的大国带入比较富裕、文明的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非常艰巨和宏大的社会进步工程,为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必须再保持连续20年7%以上的高速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有识之士指出,不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我们就实现不了这一目标。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出,提高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在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根据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我们确立了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和基本部署。国家将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高技术战略产品和工程专项,务求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主要部署是: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以科技创新开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的新途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抓住未来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以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技术装备、新一代绿色制造流程和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突破一批高成长性、高关联性产业的关键技术,支撑自主品牌产品的崛起,全面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五是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加速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在新的五年规划中,我们尤其要加强农业、卫生、环境、城市和城镇化等公益性的科技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同时我们还把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中国各个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础和制度保障。
    三、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空间,加强中澳科技合作交流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科技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技合作渗透范围越来越广泛,科技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特别是涉及到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如资源、能源、环境、海洋、大气、重大疾病等以及大科学等领域更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参与和合作。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能力的提高,中国参与重大国际科技计划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
    中澳科技合作在中国科技合作的总体框架中,特别是在与亚太国家的科技合作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自1980年5月中澳两国政府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以来,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农业、林业、畜牧业、遥感、环境保护、材料、生物和基础科学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往与合作。双方先后召开了五次中澳科技合作联委会,确定了数十项的合作项目。2000年1月我们与澳大利亚工业、科学和资源部签署了中澳科技合作特别资金谅解备忘录,开展了一批互利互惠的合作活动。目前,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澳科技合作正走向深入,己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加入到特别资金合作中。
    大家知道,中澳两国之间在经济和科技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可以为澳方的很多优势产业,如能源、矿产、农牧、环保等产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我们成功地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要合作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和大家一样,坚信中澳科技合作还有相当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合作的领域可继续拓宽,项目的规模可以扩大,科学家之间、科学和企业组织之间的科技交往可进一步加深。我这次访问,已就加强中澳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与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交换了意见,我们还签署了《中国科技部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科技合作备忘录》。未来五年内,中澳政府每年将分别出资支持两国科学家在农业生物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项目,还将选拔优秀青年科学家赴对方的研究机构开展交流活动。当前,亚太地区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活力、发展潜力和相当竞争力的经济体。可以肯定地说,科技合作在整个亚太国家间的交往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完全有可能将中澳科技合作推向一个更高水平。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科技|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