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物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取得新突破

【字体: 时间:2006年08月14日 来源:科技报

编辑推荐: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植物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取得新突破,开辟了细胞工程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新途径,加快了育种进程。
   (1)小麦及禾谷类体细胞杂交技术创新获得国际首创性成果
    获得作物的小片段易位系是植物育种学家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其主要优点在于:小片段易位可在最大程度上排除不利基因的干扰,以插入方式存在有利于稳定的遗传,携带的目标基因易于定位和克隆,因而在作物的遗传育种及遗传理论研究中有巨大的价值。创建了利用射线处理供体的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方法,实现了异源染色体小片段向小麦的渐渗,从而建立了转移异源染色体小片段的技术,该技术为异源染色体小片段整合到受体染色体提供了直接而简便的方法,为向小麦及其它作物引入异源优异基因开辟了新途径。耐盐、优质、高产体细胞杂种小麦(山大杂3号)2004年通过山东省审定。
    (2)染色体工程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取得新进展,创造了一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育种新材料
    建立了甜辣椒的细胞育种与瓜类作物染色体工程技术体系;创制了多种优良的黄瓜异染色体系和多个甜椒、黄瓜单倍体或双单倍体材料并应用于育种实践。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伏令夏橙和的胚性愈伤组织,再通过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得到了伏令夏橙的四倍体胚状体和金柑的四倍体、六倍体。胚乳平衡数(EBN)和染色体倍性操作技术拓宽了野生资源的利用,成功地转育了青枯病抗性、耐盐和耐低温糖化等优良基因到普通马铃薯栽培种中,并通过利用2n配子有性多倍化创造了优异四倍体杂种后代,为品种改良准备了材料和方法,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野生茄子(S.torvum)中的抗黄萎病基因转到普通茄子中,获得抗黄萎病和抗青枯病的育种材料。用PEG融合法将甘薯原生质体与其近缘野生种的叶柄(或叶片)原生质体进行融合,从徐薯18 + I. lacunosa和高系14号 + I. triloba的种间体细胞杂种植株中各筛选出1个具有良好结薯性的种间体细胞杂种,其育性正常,能同甘薯进一步成功杂交,这些体细胞杂种可望用于甘薯育种。
   (3)建立并完善了小孢子培养技术,加快育种进程
    改进了油菜、大白菜、甜、辣椒和茄子等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提高了成胚率,加速了优异基因型及其性状的纯合与稳定,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利用辣椒游离小孢子细胞团培养方法,创造了新型的辣椒聚合杂交育种技术,初步解决了辣椒育种中早熟与大果、早熟与早衰、抗病与优质的矛盾,该技术属国际性难题的突破,已引起国际种苗公司的关注。
   采用甜菜未授粉胚珠培养技术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对甜菜遗传单胚种进行培养和诱变,并通过常规育种技术进行鉴定选择,获得优良甜菜遗传单粒种品系5份,利用无性系变异技术获得高抗褐斑病株系2个。该技术体系具有实用、经济、快速获得甜菜纯合系的优点,荣获黑龙江省科学进步二等奖。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