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玉梅院士:踏踏实实做研究

【字体: 时间:2006年07月06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的一次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这样介绍说:在抗非典时期,闻玉梅院士和钟南山院士一样,为战胜非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也许是因为身在非典重灾区的原因,在公众的记忆里,钟南山院士要比闻玉梅院士有名得多,但闻院士用19天时间获得“灭活SARS病毒免疫预防滴鼻剂”研究的初步胜利,以及她在数十年科研中身先士卒的精神,一直让她身边的人们感动着。  

        在研发“灭活SARS病毒免疫预防滴鼻剂”的时候,闻玉梅不仅“零距离”接触SARS病毒,而且是在条件非常恶劣的P3实验室进行。她带领学生在非典最猖獗时南下广州,便听说有一个P3实验室同时有7人发起高烧,全部被隔离了。  

        P3实验室的全称叫“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以前的采访中,记者知道P3实验室是完全密封的。实验室的气压保持在负40帕特,相当于海拔3000米的高度,再加上密不透风的防护行头,人在里面总感觉胸口发闷、透不过气来。工作时间稍长一点,每个人都会出现负压病的症状:耳鸣、头痛、乏力,原本只需要一二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得花上四五个小时。一般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年近七旬的老人?许多人劝闻玉梅不要进去,她却说:“这是第一手资料,我不能不看!”  

        在实验室里,闻玉梅要用香港大学提供的SARS原有病毒株培养出大量用于实验的病毒液,每天接触的活病毒量难以想象。最多时,每毫升病毒液中高达1亿个病毒,而他们一做就是几百毫升病毒液!经过19个日夜的苦战,他们终于获得2000毫升的病毒液,滴鼻剂研究初战告捷!  

        对于闻玉梅院士来说,“我们做药的,最重要的是要能沉下心、踏踏实实地做研究。一种药或是疫苗要研制成功,至少需要10年到20年时间。发表文章相对容易些,但要做成一种药或是疫苗是很难的。”在几十年前,闻院士便选择了我国乙肝病毒持续性感染的机理与对策为重点研究对象。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探索,很难短期出成果,也较难获得资助。闻院士在研究机理的同时与临床合作,将研究分为长、短线两大类:短线研究须密切联系乙肝的诊断、预防与治疗;长线是最终目标,通过阐明机理,提出治疗乙肝的新构想与新策略。为尽快解除病人痛苦,闻玉梅带领研究小组,在世界上尚无成功先例的情况下,踏上研发复合型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漫长历程。闻院士透露说,目前,该疫苗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要真正完成,还需要两年”。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闻玉梅|院士|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