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华、张荣庆:清华生物系—培养国际化的生物学英才

【字体: 时间:2006年07月0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领域里一个前沿学科,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生物系)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本期“院系主任话专业”栏目由清华大学生物系系主任陈应华教授和副系主任张荣庆教授介绍清华生物系的相关情况。



  记者:清华生物系刚刚举办了八十周年系庆。但一提起清华生物系,很多人都认为清华生物系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系,为什么?

  陈应华:清华大学生物系始建于1926年,1952年因院系调整停办,到1985年重新复建。到1952年以前,清华生物系的学术成就十分辉煌,有30多位院士曾在生物系学习或工作过。复建系20年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清华大学生物系在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成为国家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一员。

  张荣庆:谈到清华生物系的“年轻”,一是由于复建系的时间不长,二是海外留学归来的年轻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很高。



  记者:目前清华生物系的发展情况如何?

  张荣庆:清华生物系在三方面有着突出特色:拥有一支以海外引进的优秀人才为骨干的师资队伍;科研和教学结合紧密;良好的学术氛围。

  陈应华:经过20年的重新建设,目前清华生物系拥有国家理科(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首批授权的国家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国家基金委和教育部的教学评估中,理科基地一直是全国优秀基地之一;生物科学与技术基地近年来在教育部年度考核中也获得优秀。

  在师资队伍方面,清华生物系以中青年骨干教授为主,其中包括2位院士、11位教育部****特聘教授、13位国家杰出青年教师,师资力量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清华生物系要求所有的教授都必须给本科生讲课。生物系教师科学研究能力都很强,以科研反哺教学,使课程生动而且有深度,学生能了解最前沿最先进的科研成果。



  记者:清华生物系虽然教师人数少,但实力很强。近期清华生物系教师在学术领域的成果情况如何?

  陈应华:2005年,生物系的饶子和院士在国际权威生物杂志《Cell》上面发表了关于线粒体膜蛋白的晶体结构的论文,这是中国大陆25年来首次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此成果被评为教育部2005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生物系的两位特聘教授孟安明和陈晔光合作,于2004年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斑马鱼发育模式的发育生物学研究论文,此成果还获得教育部2004年度“十大科技进展”的荣誉。

  特聘教授罗永章研究的一类新药获得国家的生产证书,国家领导人亲自视察过此项科研成果。国际上对于此研究成果评价也相当高,如《自然医学杂志》、《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哈佛校刊》和《华尔街日报》等都对此成果的意义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



  记者:清华生物系目前的重点科研领域和方向有哪些?

  陈应华:清华大学生物系以基础研究为主,兼顾高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在科研方面,生物系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要的科研任务。重点领域是微观生物学,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前沿学科,做出了一些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另外,在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和生物芯片方向研究成果也十分显著,并且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记者:清华生物系在本科教学上的特色是什么?

  张荣庆:清华生物系目前每年招收3个班,每班30人,加上协和医科大学预科的3个班,共6个班。依托生物系的多个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系在课程方面引进最新的科研成果,强化本科教学。比如,利用生物系在生物芯片研究方面的取得系列新成果,清华生物系专门购置仪器用于教学,在全国率先开设此类课程,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

  具体来说,清华生物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厚基础。强调数理化基础,英语和计算机的能力。

  第二,注重实验教学,包括技术培养实验、综合性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强调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

  第三,实行指导性教学计划,设置广泛而丰富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更广阔的自主选择权,为学生个性发展留出自由的空间。

  第四,强调国际视野。生物系提供多种交流平台,如来自国外知名大学的一流师资;与诺贝尔奖得主进行研讨;与海外大学互派学生等等。

  第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从大二开始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的实际工作。

  第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邀请国内外著名教授与学生进行座谈,谈做人、做事、做学问。



  记者:为什么清华生物系对本科同学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

  张荣庆:为培养国际化人才,便于学生参与前沿科学研究,生物系特别设立3门主干课为全英语教学(生化、遗传和微生物),授课、作业、考试全部采用英语,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受益良多,特别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记者:生物系虽然复建系才20周年,但一些毕业生已取得了一系有国际影响的成果,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陈应华:生物系复建系20年来,培养了一批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比如,施一公同学,35岁便取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正教授职位,他还获得了全球蛋白质科学协会青年科学家奖。

时松海同学,4年前获得由《Science》杂志颁发的全球青年科学家奖,是全球唯一的获奖者。

  2004年,生物系毕业生颜宁同学获得由《Science》杂志颁发的全球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成为北美地区唯一的获奖者。

  另外,生物系毕业生刘湘军还被评为2003年度“100名世界顶尖青年创新者”。

  1993届毕业生王帆获得了美国斯隆研究奖。

  可以说,从生物系毕业的一大批学生,正在不懈地向科学高峰攀登。



  记者:清华生物系的本科生毕业后的去向如何?

  陈应华:以2006年的本科毕业生为例,约60%的学生直接赴国外大学继续深造,绝大部分选择了美国的大学;约35%的学生继续在清华生物系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余约5%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其他领域发展和就业。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