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近期中国科研进展一览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07月0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编者按:近期国内研究频频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各领域研究成果,倍受关注
生物通综合:昨天新鲜出炉的英国Nature杂志刊登了一篇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与美自然科学博物馆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Natural History Museum and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文章中描述了在中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中新发现的七鳃鳗化石。
Nature 441, 972-974 (22 June 2006)
A lamprey from the Cretaceous Jehol biota of China
[Abstract]
第6名是来自美休斯顿著名的Baylor医学院和中国清华大学生物膜和膜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有关TGFβ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文章提到“PPMLA/PP2Cα是一个忠诚的Smad磷酸酶,PPM1A脱去磷酸基团并促进TGFβ活化Smad2/3的核转移。PPM1A的异常表达会消除TGFβ诱导的抗增生(antiproliferative)核转录反应,但是PPM1A的删除会提升哺乳动物细胞中的TGFβ信号途径的活动水平”。
来自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医药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BioMedicine, Graduate School at Shenzhen, Tsinghua University)的有关自授粉(self-pollination)兰花的报道发表在了本期(6月22日)Nature杂志上,这是首次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公布研究成果。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田志刚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肝脏天然免疫研究领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5可以抑制自身免疫性肝炎所引起的肝脏损伤。这一研究论文发表在6月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肝脏学》上。该杂志的审稿人指出:"这一研究工作简明精确地描绘了IL-15抑制NKT细胞介导的肝脏损伤的机理,可能对治疗人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指导意义。"
Interleukin-15 prevents concanavalin A-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 via NKT cell-dependent mechanism
Hapatology,2006;43(6):1211-1219
本期(6月16日)Science杂志两篇有关进化的研究报告分别由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南京大学进化/发育生物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领导完成。
最新一期(6月13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刊登了来自清华大学蛋白科学与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膜与膜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化学系等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组织特异性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在启动细胞凋亡中的高活性。
大脑中神经元(neuron)与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之间的联系对于神经回路(neural circuits)的发育,维持以及可塑性可能是十分重要的,近期的研究发现了一种NG2细胞与海马神经元(hippocampal neurons)之间的联系,但是这一联系的机制和可塑性等还并不清楚。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研究小组在这一方面进行了长达4年的研究,发现这类突触的功能也具有可塑性,而且可以产生长时程增强反应。这填满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的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6月9日)Science杂志上。
港大校长荣膺“生物医学巨子”称号
徐立之
香港6月29日电 记者刘韬报道:6月28日,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巨子”称号,他因在断定囊状纤维症的缺陷基因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获此殊荣。
同时获此称号的科学家共有10位,徐立之是唯一的华人。徐立之1950年出生于上海,在香港长大。2002年9月出任香港大学校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科大学生论文揭进化秘密登上《自然》
合肥6月28日电 (记者 黄勇 通讯员 胡胜友) 世界自然科学界最高级别的学术刊物《自然》杂志,在6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上刊登了由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刘可为担任第一作者的论文《一个兰花的自发授精策略》,并在刊物的封面上对文章作了特别推荐。据悉,由于这篇文章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里的独特价值,《自然》杂志专门在英国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这一全新的研究发现成果。
这篇论文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一种植物繁衍进化的新途径――不借助任何外部媒介完成的植物自花传粉。长期以来,人们对植物自花传粉机制的认识是必须通过风、昆虫、重力等外部传递媒介来实现,而一旦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这些外部媒介全部丧失后,植物将如何实现正常繁衍进化或是就此消亡,一直没有定论。
早在2002年,还在深圳一所中学高中就读的刘可为有幸进入深圳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学习研究。善于观察的刘可为由此发现了一种异常的现象,从云南思茅热带雨林地区引进的一种兰花品种――大根槽舌兰在密闭的温室中,在没有风、昆虫等任何外部传递媒介的情况下,竟然能依靠其雄性花药的花柄自体转动360度,将花粉团送入同一朵兰花的雌性柱头腔内,从而完成繁衍进化的最重要步骤。
深圳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刘仲健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黄来强等专家,正是根据刘可为的这一发现,进一步通过长达4年的试验研究证明了这种自花传粉机制是在干旱季节开花的大根槽舌兰繁殖进化的唯一途径,并进一步揭示出一些特别的植物物种在缺乏风、昆虫等传统传粉媒介的恶劣生态环境下,能够主动适应环境的演变,从而为研究植物的进化机理、揭示自然界进化的秘密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19岁的刘可为自小生活在“花草世界”,父母都是深圳市园林集团的园林工艺师,独特的家庭环境、姹紫嫣红的花草从小就诱发和培养了刘可为观察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和过人的观察判断力,特别是对各种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与研究,可谓“一举一动皆有心得”。200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继续从事与植物相关的生命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