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平院士:探寻动物遗传的奥秘

【字体: 时间:2006年07月27日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推荐:

  

  张亚平对研究动物的兴趣,来源于他小时候曾养过的一对小鸽子。鸽子每天飞出去又准时飞回,即使把它们带到很远的陌生地方,它们仍能飞回家,这种习性激起了张亚平极大的好奇。源于这种好奇心,张亚平开始对五彩斑斓的动物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1982年,张亚平考入复旦大学生物系。“当时我十分喜欢遗传学。大学毕业之前,我查了些文献,觉得施立明老师的研究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他领导的实验室是国内动物染色体进化研究做得最好的。云南又是动物王国,条件得天独厚。”1986年,张亚平考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投在著名遗传学家施立明院士门下。

  当时,分子遗传学正在发展,施院士敏锐地抓住这一前沿,在实验室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张亚平是学生物化学的,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训练,他就在施院士指导下做起了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虽然起步艰难,张亚平仍然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行,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引起学术界的关注。1992年,他以博士后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继续进行动物的分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对张亚平的工作能力和成果给予极高评价。

  1995年,张亚平结束在美国的工作,回到昆明动物研究所。在他的带领下,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室不仅很快走出了低谷,而且在全国评比中排名迅速提升。他带领的科研小组在国内较早地、系统地开展动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深入研究灵长类、食肉类、兔形类和啮齿类的进化,在国际上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分子系统树;探讨了东亚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源流和人群的迁移与分化,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在对汉族人群的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中,发现汉族人群中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化,其基本特点是南方群体间的差异较大,北方群体间的差异较小,且南方群体中保留有较北方更多的古老类型;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许多濒危和非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遗传多样性的缺乏与物种濒危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张亚平的这些工作,有助于认识动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物种濒危的关系,为制订有效可行的保护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中国主要家养动物的起源、不同民族人群基因多样性的研究,为揭示人类的扩散与迁移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10多年来,张亚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系统内澄清了一些重要动物类群的进化之谜,建立起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DNA库,并先后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10篇,荣获了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云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2年,他因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贡献突出,荣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200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时,他年仅37岁。

  “兴趣广泛”,是许多认识张亚平的人对他的评价。他尤其爱好体育,中学时,他是校篮球队的主力,大学时入选系队,直至现在仍然运动不止。“我们这一代搞科研的,也许并不都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除了工作啥也不要的传统形象,而是既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张亚平说,“体育给我许多启示,它让我体会到团队协作和力争上游的精神。”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