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刊不算 核心期刊只考验导师交际能力?

【字体: 时间:2006年07月27日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推荐:

  

  

我们现在可以等着看奥运了


  7月21日,正值暑假,上海大学校园里人迹稀少,偶有学生走过,也步调悠闲。

  然而上海大学某学院二年级研究生赵鹏(化名)却一点也悠闲不起来。原本,他计划在暑假找个单位实习,为研三找工作增加点儿“筹码”。但近日学校在研究生网上公布的一份文件,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这下毕业都成问题了,还提什么找工作。”他扶了扶眼镜,向记者抱怨。

  7月10日,上海大学颁布了《上海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的规定(试行)》的《补充说明》。《补充说明》重申,与研究生毕业相挂钩的“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是指在这些期刊上以正常卷期发表的学术文章,“不包括各种形式的增刊、专刊、特刊”。

  上海大学此举,再次将国内大多数高校采取的“研究生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制度,推上了风口浪尖。

  何为增刊?一家学术期刊的编辑告诉记者,以其所在的这份学术期刊的增刊为例,每期的印数不超过100册,除给作者的样刊外,一般只留少量备用,用稿多是正刊的淘汰稿,或难以退还的关系稿和作者要求快发的应急稿,还有就是期刊明码标价招揽来的自费稿。掏钱者几乎都是各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一年级时,赵鹏通过导师介绍,曾在一家学术期刊的增刊上,以千字100元的“版面费”,发表了一篇论文。而除了找导师帮忙,许多研究生已经学会“自谋生路”。上海大学研究生宿舍楼附近的广告栏上,贴满了学术增刊的联系电话。据赵鹏估计,他周围在这些增刊上发表论文的同学,占了总人数的80%。曾有一个同学,花3个钟头写一篇文章,次日上午寄出,中午就收到增刊编辑的来电,告知可以发表。接着,双方便进入版面费的讨价还价阶段。

  但眼下,随着这份《补充说明》的出台,这些已经为“挂钩政策”付出了金钱和精力的研究生们,又得开始为毕业担心。

  面对学校此举,赵鹏也表示,在某种程度上,他能理解学校的做法:“毕竟,学术增刊不能够真正代表学术水平,反而成了生财工具”。但是,学校规定的学术期刊正刊,又给研究生们留下多少发表论文的空间呢?

  赵鹏曾研究过,一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术杂志,编委一般都是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上面的文章也经常是这些知名学者所写的。赵鹏的导师,3年来也不过在这类本专业最“核心”的期刊上发过一篇文章。

  当然,大多一般的学术期刊正刊,也得索要版面费,而且价格要比增刊高得多。“同样的论文,在那上面,得收到千字400~500元。反正都是走走过场,我们为什么要白掏那么多钱?”

  退一步讲,即使想在或能在这些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其论文也早已排成了长队。据前文提到那家学术期刊的编辑称,他们手上的论文,已经排到了2008年。“我们现在就可以什么都不干,等着看奥运会了。”

  赵鹏曾听同学说过,某高校的MBA班学生,凑钱买下了某个偏僻省份的一份学术期刊,把这本刊物变成了“班级刊物”,“爱怎么发就怎么发”。

  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研究生导师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作为导师,我们居然没有能力判断自己的学生能否获得学位,而必须将评判的生杀大权交给那些收取版面费的期刊杂志?荒唐!”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