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试图解释“似曾相识”的错觉

【字体: 时间:2006年07月25日 来源:新华网

编辑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专电 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科学家》杂志最新一期发表报告说,他们对“似曾相识”的错觉有了重要的深入了解。他们的研究表明,即使没有真实的记忆,也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错觉。

  科学家认为,大脑识别出一个熟悉的物体或场景要经历两个过程:首先,大脑从记忆档案中搜索,看看这个场景的内容以前是否看到过;然后,如果以前看到过,大脑的另一部分会将这个情景或者物体识别为“熟悉”。

  为研究这种二阶段理论,英国利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向志愿者展示了24个常用单词,然后对他们实施催眠术。

  研究人员告诉这18名志愿者,如果向他们展示的单词带红框,他们就会感到这个单词熟悉,虽然他们不知道上次看到这些单词是在什么时候。但是如果向他们展示的单词带绿框,他们就会感到这个单词属于原来的24个单词之列。

  然后,研究人员把这些志愿者从催眠术中唤醒,向他们展示一系列带有各种颜色方框的单词。其中一些单词不在原来的24个单词之中,但是带有红色或者绿色的方框。

  其中10名志愿者说,当他们看到带红色方框的新单词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另外5名志愿者说,这种感觉和“似曾相识”的错觉非常相似。

  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表明,实验性地分离这大脑识别熟悉物体或场景的两个过程是有可能的,这对于最终确认两个独立的阶段十分关键。

  以前的研究证明,“似曾相识”的错觉可能是在大脑中的颞叶上产生的。一些患有颞叶癫痫的人经常产生“似曾相识”的错觉。法国科学家还发现,电击颞叶的一些部分会使人对遇到的每个事物产生“似曾相识”的错觉。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