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合理使用SCI评价体系

【字体: 时间:2006年07月13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不少学者指出,近年来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一味追求GDP数字增长的政绩观相似,我国学术评价领域也存在“SCI挂帅”现象。不少高校在进行业绩考核时对SCI论文不加区分,数量多多益善,质量方面的考核则被忽视———

2005年,很多媒体报道了浙江某高校一教授2004年在SCI(即ScienceCitationIndex,《科学引文索引》)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按照该校每篇SCI论文奖励7000元的政策,一共可以得到16.8万元奖金。这些SCI论文大多数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质量不高的SCI期刊之上。这种通过发表低影响因子的SCI论文而名利双收的做法,在国内高校并非罕见。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金碧辉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在高被引用论文统计样本中,中国作者独著论文逐年增加,并超过了国际合作论文。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大学排名稳定在前5名的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但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中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区间和零被引区间。换言之,我国绝大多数国际论文只是发表而已,并没有引起同行关注,数量的增长远远超出质量的增长。

  大量“垃圾论文”破坏了学术界的合理竞争秩序,浪费了国家科研资源,助长了不正之风,也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美国物理学会期刊总编马丁•布鲁姆2005年访问中国时,直言不讳地批评很多中国作者一味追求论文数量,质量显著下降。

  SCI不是问题问题在于SCI被滥用

  自2000年以来,对我国科研量化管理以及核心期刊制度等的一波大讨论当中,出现了一种观点,即把量化管理方案存在的技术性不足放大为量化管理本身作为一种管理方法的不足,从而彻底否定量化管理。

  笔者以为这种观点并不可取。个体能力的差异始终是客观存在的,绝大多数学术研究者对其研究学科毕生都难以有较大贡献,更不可能成为大师,所以面向绝大多数研究者进行的量化考核有其合理性。正如中科院计算所所长、院士李国杰在2005年12月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专题论坛上强调的那样,“SCI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滥用SCI。”SCI在我国被大面积异化使用,以至于有人把SCI称为“StupidChi鄄neseIdea”。SCI进行学术评价的核心概念是影响因子,即一本刊物过去2年内发表文章当中被引用的比例。从学术评价而言,尽管影响因子不是直接针对论文本身的评价,但是从整体上说,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刊物上的论文的质量明显较高。在论文数量爆炸的当今时代,毕竟具有真正原始创新的论文是非常罕见的。对此美国科学史家Rescher在《科学进展》一书中早已指出,尽管文献数量呈现指数增长形态,但每10年才会产生一份具有长期价值的文献。

  从实践功用上说,影响因子在国内外都已经较好地服务于多种目的。比如在国外,图书馆根据影响因子决定期刊订购,研究人员由此追踪学科研究进展热点,研究机构快速实现应聘人员的甄别以及客观分配科研经费等等。在国内也一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行政与学术权力尚未有效分离的国情之下,与传统评价机制比较,SCI与影响因子在学术评价的客观性方面毕竟有很大改进。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将SCI引入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大约奖励1000元左右。南京大学前校长曲钦岳对此的解释是: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数量少,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大。引入SCI进行考核能够有效促进科研人员积极工作,使南大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1995年10月美国著名的《科学》(Sci鄄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对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介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模仿,对于促进国内一流大学的竞争,提高我国学术论文的国际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

  就国外情况看,用SCI体系间接评价论文质量的核心期刊制并非我国独有。按照西班牙法律,研究人员如果在ISI(即In鄄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简称ISI)影响因子排行榜上前1/3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就能够得到奖励。芬兰政府将对大学医学研究的资助标准与发表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直接挂钩。但是在这些国家,并没有出现像我国一样的大规模SCI泡沫论文的异化现象。

  SCI具有的学术评价功能不容抹煞。当然,肯定SCI体系,并不是讳言SCI体系存在的不足。比如:

  (1)SCI影响因子指标设计存在不少缺陷,美国以及英文期刊收录比例过大,表现出明显的美国中心论;对于刊物发行周期没有进行有效修正,不同出版周期期刊的引用次数往往混为一谈;期刊统计周期比较短,对一些研究跨度较长的学科不公平(如数学论文往往引用许多年前的文献。但是根据目前的SCI影响因子计算规则,对两年前论文的引用不进入影响因子计算);一些期刊自我引用数量过大(2003年《世界胃肠病学杂志》多达85%%的引用次数都来自刊物自身,结果被ISI剔除出SCI收录期刊名单);由于没有对文章类型进行区分,一些期刊大量发表综述文章提高影响因子(因为综述文章一般都比原创性文章吸引更多引用次数)等等。

  (2)在数据统计上存在不少错漏。《自然》杂志就调查过国际人类基因测序小组一篇里程碑式论文引用率被明显低估的事件。

  在可预见的未来若干年内,要实现对数量众多的一般质量的论文进行直接评价,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间接评价质量论文的SCI体系依然会具有很大影响。SCI体系本身的一些不足,可以通过技术性改进以及合理使用SCI来予以最大程度的抑制。目前国内存在的真正问题,不是使用SCI体系进行学术评价,而是不合理地滥用SCI体系。

  合理使用SCI评价体系

  的具体建议

  对于国内不少院校滥用SCI评价体系的做法,有关方面已经有所注意。2003年5月,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五部委联合发文,要求改进科技评价工作,其中特别指出,“SCI、EI等收录论文数量只是科学技术评价中的定量指标之一,反对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做法。”不过,由于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规定,这一原则性规定很容易沦为空谈,我国很多政策设计当中都出现过类似情况。

  抑制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不合理使用SCI体系进行学术评价的做法很多,深层次改革措施包括:大学分类管理,抑制国立高校唯科研论的冲动;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的硬性规定等等。笔者认为,实际上合理使用SCI体系进行科研评价并非一个复杂问题,最容易实行且效果显著的改革措施就是修改SCI体系的具体使用规则,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扬SCI所长,避其所短的积极效果。

  第一,SCI刊物按照影响因子分级。

  目前国内高校(主要是非重点高校)对SCI体系滥用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对多达5000多种的SCI期刊不做区分,影响因子大的期刊和小的期刊一视同仁。

  实际上,在商业利益驱动下,SCI收录期刊数量不断增长,SCI分为核心版本和扩展版本(即SCIE)。SCIE收录期刊整体质量明显低于SCI,如果不加区分,势必刺激不管论文质量、只追求论文篇数的做法。因此,在科研量化考核当中,必须将SCI刊物按照影响因子大小进行分级考核。

  第二,在分级基础上限制低质量SCI论文数量。

  除了影响因子居于该学科前某一比例(比如10%)的刊物不限制发表论文数量之外,其余刊物每年纳入考核的论文篇数设置一个累积上限(比如6篇,当然需要根据不同学科论文发表周期来确定),超出部分不纳入业绩考核。

  笔者认为,以上两个简单规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目前国内SCI论文发表当中的典型投机做法,最大程度发挥SCI体系所具有的合理学术评价功能。

  实际上,国内很多机构已经有类似做法。比如对于第一点也就是SCI分区的做法,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等2001年就开始对SCI期刊按照影响因子大小进行分区考核,随后华东地区主要高校也纷纷采取分区考核的做法。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明确规定,因此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很多高校(尤其是985工程高校之外的其他高校)依然按照SCI论文数量而不是质量进行奖励;另一方面存在不同的具体划分方法,不统一。

  建议教育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等部委统一SCI分区考核方法,联合颁发文件,在人事考核、职称评定等诸多方面作为一项全国性统一政策予以明确,这样才能够取得最大的积极效应,切实推动我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相关新闻

  科技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尚勇最近在有关会议上表示,评价体系是科技活动的风向标。为了纠正不科学的导向,科技部出台了新的科技评价办法,力戒学术浮躁浮夸。已试行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不仅实行分类评价,还强调项目评审不得以数量代替质量。在科技计划管理上,创造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已成为国家科技计划评审的主要依据;对于基础研究,不单纯以SCI(国际科学论文指数)论文数量为评价标准,注重论文的质量,特别是强调论文引用率方面的指标及对学科发展的影响,有条件的引入国际同行评价;国际科技管理部门不再组织成果鉴定,避免滥用不切实际的评语,坚决抵制和反对虚假的、形式主义的评审活动。据《科技日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