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观察:顺势抢先打造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字体: 时间:2006年07月11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6月5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精辟地论述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

  总书记强调指出,“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创新依赖人才。这一点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即有明确阐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创新型人才需要主动培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回顾科学基金20年工作情况时指出,科学基金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培养科技人才置于重要战略地位,据此构建了紧密衔接、互相支撑的“项目”和“人才”两大资助板块,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

  事实上,培育创新型人才,可能首先更需要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上的创新。我们了解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20年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资助体系,设立了创新研究群体、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等多种人才培养形式;其于1995年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前移的“顺势”、“抢先”之举。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对日后即将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大学时期更是一个高度影响甚至决定其科学素养、研究兴趣、动手能力以至科学理想和信念的时期。或许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我国100余位人大代表、资深科学工作者于1995年、2000年两度上书中央,呼吁设立和继续实施“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九五”、“十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不辱使命,管好、用好“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十年来,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努力探索新的培养方案,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青年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大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有理想、有信念,基本功扎实,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努力为国家培养、造就科技后备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实施虽只十年,“硬件”、“软件”方面的成就却已尽皆不菲,切实改善了有关高校的教学、实验和实习条件,推动了教学改革研究、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在科学基金的稳定支持下,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高层次科技人才后继乏人的局面大为改观,基础研究队伍的代际转移顺利进行,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指出,我国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还需要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进行开放式培养、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他强调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在全国教育、科技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这样一大批人才计划的成功实施,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队伍将迅速壮大起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必将实现!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创新型人才|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