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大会之开幕锦集

【字体: 时间:2006年06月0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编者按: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将于5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的院士将达1100多名,在此次会议上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工程院领导及主席团成员,并将颁发陈嘉庚科学奖、光华工程科技奖。

新华社:“两院”院士大会

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6月2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根据两院多年来的传统,院士大会将同时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科院现有院士676位,572位出席本次院士大会,其中包括58位2003年新增选的院士、104位资深院士和7位外籍院士。


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选)

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

    当前,我国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比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靠进口;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资源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粗放经营方式仍比较严重,如此等等。这些问题,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不懈努力解决的长期问题,也是当前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的紧迫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不可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难以改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抓紧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人员要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更要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起到先锋作用。为此,要切实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要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

第二,要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三,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

三、加快推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要抓紧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根本途径。要自觉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是要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强政策规划引导,改进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体制机制。要以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契机,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将重点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创新和重要基础研究领域。要依据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原则完善科技开发性计划,减少重复计划、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引导,调整科技创新目标,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二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密切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对于国家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重要公益性研究领域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对于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要坚持向企业化转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加快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三是要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要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资源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使资源真正向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的科技队伍、创新团队和科研机构倾斜,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形成的分散重复、忽视绩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存在的科技资源平均分配、科技产出自我循环的现象。要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科技事业的支持,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加大投入的力度,同时要重视科学技术在制定发展规划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依靠科学决策、依靠科学统筹。

第二,要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当代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科技创新出现群体性突破态势,表现为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转化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推动整个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国家整个科技竞争力的显著跃升。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全局的若干领域,重点发展,重点突破,努力在关键领域和若干技术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大对信息、生物、能源、纳米和材料等关键性领域实施重大科技研究的支持,积极促进战略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广大科技人员要大力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树立创新跨越的勇气和信心,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创造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形成能够极大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充分营造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社会氛围。广大科技人员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坚持从推动国家发展和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出发,确定科研方向,开展科研工作,不断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我国广大海外留学人员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他们通过多种方式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科技日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写在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之际 

  今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隆重开幕。一千多位中国科技界的名家大家汇聚京华,共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大计。这是今年继全国科技大会、中国科协“七大”之后,我国科技界的又一盛会。我们向两院院士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即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科技创新,而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从总体情况看,目前我国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喜有忧,一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人才大国,拥有30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比拟的巨大财富。另一方面,我国还不是一个人口强国,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强国,特别是缺乏跻身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缺少国际知名的前沿领军人物。因此,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抢占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制高点。

  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队伍,是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群体,是引领科技发展方向的时代先锋。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科技战线涌现出以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等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名家大家,在他们的带领和感召下,广大科技人员发扬爱国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我国科技史册上彪炳千秋,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些令国人骄傲的业绩背后,无一不是拥有一批高水平、高智商的人才方阵。历史跨入了新的时期。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即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宏图大业为了人,科技发展依靠人,完成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两院院士责无旁贷,火热的年代需要我们以昂扬的姿态率先投身共和国又一个科技大发展的春天,做自主创新的先锋,拼搏奉献的楷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再立新功。

  走自主创新之路,是一场寂寞的长跑,是一代乃至几代人的接力赛。我们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以百般的热情悉心发现、培养、凝聚优秀科技人才,特别要重视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领军将帅、战略科学家、拔尖人才、高级工程技术新锐,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的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力争在引领未来的世界舞台上,涌现更多的来自东方中国的科技巨星。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科技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伴随着异彩纷呈的文化创新。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对于优秀人才脱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努力构建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发挥才智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要大力弘扬科技界素有的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要勇于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鼓励冒尖、包容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要切实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克服科技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坚决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以科学、开放的精神理念,培育科学文明的沃土,是科技之春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应有要义。

  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时代,也必将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勇攀高峰,提供了尽情驰骋的广阔天地。我们相信,这次大会以后,两院院士们一定会更加奋发有为,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向着更高更强挺进,创造出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路甬祥院长——两院院士大会开幕词(精选)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深入研讨21世纪头20年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制定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积极献计献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的主要议程有:听取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院长和各学部主任、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修改院士章程;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举办以“科学与中国”为主题的大型学术报告会;对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进行咨询;颁发外籍院士证书;选举新的外籍院士;进行学部主席团和学部常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的主要议程有:听取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执行主席、院长和各学部的工作报告;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配合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举办以“工程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颁发外籍院士证书;进行学部常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颁发光华工程科技奖。

    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取得了以载人航天飞行为代表的一大批重要成果。金怡濂、刘东生和王永志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是院士的杰出代表。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携手合作,提出了许多重大建议并得到决策部门的采纳,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今年是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工程院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藉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和全体院士,对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

    本世纪的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大决定,表明了党和国家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决心。制定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我国科技界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将对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各位院士、各位同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国科技界树立信心,团结奋斗,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开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我们相信,院士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