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放射增敏药物研究成绩喜人

【字体: 时间:2006年06月27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6月19日,由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等学会共同发起,在苏州大学举行的第5次“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上,****、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樊赛军挂帅攻关的“放射增敏新药”及研究报告引起了国内专家的浓厚兴趣,这标志着我国在放射增敏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据卫生部4月20日公布的2005年我国30个市和78个县城乡居民死因调查显示:恶性肿瘤居死因首位。因此,放射治疗作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专家分析,高剂量射线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严重损伤到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以至全身正常组织的功能;而中晚期和转移肿瘤对放疗敏感性的降低仍是导致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专家认为,使放疗既能最大限度地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又尽可能保全正常组织和细胞已成为放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使用放射增敏药物,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又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的最佳手段。放射致敏药物的使用能使射线有效选择肿瘤细胞并予以杀灭。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先后致力放射增敏药物的研究,都没有大的进展。樊赛军等的“放射增敏新药”研究成果及报告无疑给这次论坛扔了一枚“炸弹”。  

  据介绍,樊赛军教授在美国长期从事人类乳癌易感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方向的研究。他的“乳癌细胞中易感基因BRCA1调节雌激素受体的活性研究”产生了多项成果,被同行专家称为“乳癌发生发展研究的重大突破”。2004年4月,他成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并担任该校放射肿瘤学实验室主任。2005年,他被教育部聘为“****”特聘岗特聘教授。他带领课题组在青蒿素结构基础上合成的新青蒿素衍生物“青增素1号”,通过体外对46种不同的肿瘤细胞试验,都产生了明显的放射增敏效果;在动物实验中,使用该药后的小鼠肿瘤体积急剧缩小,且所用剂量极小,未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而国际公认的放射致敏药物标准是必须具有两大特征,即单独使用不会杀伤细胞和只对肿瘤细胞有致敏作用,“青增素1号”则完全符合这两个特征。且该药使用剂量远远低于国际上已有的放射致敏药的所需剂量。  

  与会专家表示,该药的研究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放射增敏药物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可将其开发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放疗增敏新药,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放射增敏新药|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