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崇拜该还是不该?

【字体: 时间:2006年06月12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北京6月8日电(记者  向杰) “院士可以尊敬,但没必要崇拜。”去年年底刚刚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的南京大学教授陈懿在谈到近来的热门词语“院士崇拜”时,如是说。

  “院士这个称号只是同行对你过去工作的认可和承认。对本人来说,并没有因此增加什么本事,原来是什么样,现在还怎么样。”陈懿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院士并不是什么十全十美的代称。而且,“现代科学高度分工,隔行如隔山,我自己就感觉我只懂得专业领域内很窄的那一小部分。”

  对于现在社会上各种愈演愈烈的“院士崇拜”之风,陈懿是怎么看的呢?

  “总会有少数的、个别的院士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总会有些地方,千方百计通过非正常手段去促使某些人当选上院士。这些现象,肯定存在,也难免。但是应该看到,院士群体对类似的事情是深恶痛绝的。”

  陈懿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受邀出席一个中小学生“小院士”的聚会,被他婉言拒绝。

  “他们可能有他们的理由。我不能评判别人把中小学生也戴上‘院士’帽子的动机。”但从内心来讲,陈懿对“小院士”这种提法就很不赞成,“怎么能从小就评所谓的‘小院士’称号呢?!这只会给他们增加很多没有必要的错综复杂的东西。他们很可能由此对自己产生了很高的期望,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当发现现实并非如此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失望,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

  在陈懿看来,这种“院士崇拜”实在不可取。

  “当然,我们应该在社会上提倡院士身上所具备好的道德、学风。比如侯祥麟、王选。这些老院士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尊敬可以,学习也可以”,而一旦“崇拜”,就可能异化。

  同样是半年前当选上院士的吉林大学教授冯守华又是如何看待“院士崇拜”的呢?

  “没有什么不可以!”虽然冯守华当选院士后,连个人办公室的牌子都没变,也依然整天埋头于实验室,但他似乎对于“院士崇拜”并不排斥。

  “歌星、影星还有‘粉丝’(fans),为什么院士就不能崇拜?!这再正常不过了。”冯守华说,自己也是一个“崇拜者”。有一次,他很欣赏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到吉林大学,冯守华与他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你的fans!”

  “如果说一些大学给院士很优厚的待遇,一些西部省份给院士配车算是‘院士崇拜’表现形式的话,我认为这也无可厚非。”冯守华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单位给院士比较好的待遇,只能说明他们对科学和高智力的渴望,是一种积极的表现。

  “为什么某人聘上了某个大公司很好的管理职位,年薪上百万,我们会认为很正常,而院士一旦得到了上百万,就觉得不正常了呢?!”冯守华说,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院士不过1400多人,千万富翁的人数估计要远远高出这个数目。

  “我是1989年携全家赴美国留学的,按照当时老布什的政策,凡是1990年4月11日前进入美国的中国人,都可以自动申请绿卡。”当时孩子8岁了,拿绿卡对于他们一家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诱惑。但1992年,一旦学成,冯守华立即举家迁回祖国,在吉林大学拿着每月200元人民币的薪水,乐此不疲。在离开美国之前,他的月薪是2000美金。

  冯守华说这段往事的意思是,中国的院士很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他们看来,物质并不是很重要。

  冯守华认为,“院士崇拜”其实与院士这个群体无关。

  不管是赞成也罢,反对也罢,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陈懿和冯守华都认为,最重要的是,在面对“院士崇拜”的时候,院士本人一定要自律。除此,不合理的自然有道德和社会舆论的谴责,不合法的有法律法规处置。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院士|崇拜|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