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研究生导师"妖魔化" 他们也无奈

【字体: 时间:2006年06月01日 来源:人民网科技

编辑推荐:

  

  

近日来,有关导师剥削研究生的负面新闻不断,导师被描绘成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黑老板”,大有“不断其喉尽其肉”难以消除心中愤怒的趋势。读到相关的报道,我心里特别发赌,因为我也是研究生导师,我不完全赞同现在的相关报道,将研究生导师妖魔化倾向值得警惕,需要认真对待。

  诚然,现在研究教育上存在不少弊端,主要包括:(1)研究生导师招生过多,甚至个别导师多达近百人,以至于研究生毕业了,导师连自己的学生都不认识的极端现象,师生交流不畅,难以“传道授业解惑”,研究生难以从老师那里学到真本事;(2)导师让研究生从事基本的科研活动,甚至让研究生“大材小用”,做本科生或者中专生都能做的基本数据统计整理等简单的工作,而导师只支配少量的报酬甚至不给报酬;(3)导师侵占研究生研究成果,在研究生论文上名列第一,让研究生感到十分委屈;(4)导师忙于各种课题申请、公关、汇报和接受检查等,没有将所有的精力完全放在教学上,影响了研究生教学质量。

  我作为研究生导师,对此现象不仅痛心,甚至非常不满,深恶痛绝。但如果因为存在这种弊端将板子打在所有的研究生导师屁股上,是很不公平的。实事求是地说,这种现象并不能代表整个研究生导师的群体状况,对于大多数导师而言,他们兢兢业业,甘为人梯,表现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才培养的爱护和重视,他们绝大多数将研究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工作上等各方面给予关心照顾。如果因为个别现象的存在,就去妖魔化研究生导师的整体形象,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大多数导师来说有失公允,也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正常发展。
必须承认,我国教育科研体制存在的弊端是产生上述诸多现象的直接原因。目前,研究生导师是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之一,因过度疲劳早世或者因精神压力过大自杀已经不是什么奇闻。他们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同时接受论文、著作、奖励、科研经费等多种定量化的考核,没有课题就没有科研经费,连发表论文的版面费都要掏自己的腰包,评职称只能“望职兴叹”,甚至现有的职称也可能在滚动式的聘任制度中丢失。大部分导师也是弱势群体,他们也是现有的科研体制弊端的受害者,自己也解决不了存在的这种弊端。

  奉劝那些行为不端的研究生导师,请你自重,不要因自己的不良行为污染研究生导师的圣洁形象,也希望相关主管的部门,深入探讨产生这种弊端的深层次因素,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体制和制度,为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和谐相处创造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整体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在此作者强烈呼吁,请不要“妖魔化”研究生导师。( 姜文来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