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野生稻基因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05月29日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5月1日出版的基因组学研究领域权威杂志《Genome Research》(影响因子:10.38),刊登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孙传清教授课题组和复旦大学杨金水教授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Haplotype variation in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of a gene cluster associated with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improved yield in rice”,标志着我国在野生稻基因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四年前,孙传清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江西东乡野生稻的第2染色体上发现了高产QTL(数量性状基因位点)。随后,孙传清教授课题组和复旦大学杨金水教授课题组通力合作,在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将高产QTL精细定位到102.9kb的区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段序列是一个富含亮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簇的单倍型区域,通过单倍型区域的等位基因序列及基因表达分析,证明富含亮氨酸受体激酶基因簇是改良产量的候选基因。该项研究成果不仅为农作物复杂农艺性状基因组解析建立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而且为我国超级稻育种提供重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基因,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