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如何获得快乐 哈佛老师教你“快乐经”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05月22日 来源:新闻晚报
编辑推荐:
在哈佛大学网站上,是这样评价“积极心理学”的:“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营建一种充实人生的健全心理,本课的内容涉及快乐、自尊、理解、友情、爱情、成就、创造力、音乐、精神和幽默感等。”不过用本·沙哈尔自己的话来说简单明了很多:“如何获得快乐”。“我觉得自己在建造一座连接学术象牙塔和现实世界的桥梁,”他这样定位自己说。
其实帮助学生们学会“自我帮助”,是本·沙哈尔开设“积极心理学”的初衷。
1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是榜样
本·沙哈尔承认,自己对纯粹的学术研究不是很感兴趣。因而,他在“积极心理学”课程中也并不偏重于学术研究,他从实用角度着手,还引入不少流行文化因素,这也是他的课赢得学生青睐的原因之一。比如,他给学生列出的必读材料包括《今日心理学》刊物上的《快乐的秘密》一文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刊物上的《为什么我们富有却不快乐》一文。在谈到关于完美主义的问题时,他把美国流行乐曲《人人都受伤》作为例子。除此之外,美国晚间电视节目中的喜剧片断也常被他插入自己的课程。
本·沙哈尔现在正忙着写一本名为《接受人性不足》的书,他希望能用这本书向读者阐明他对哈佛学子们提出的建议———“接受你自己”。
比如,本·沙哈尔在最近一次课堂上提出的口号就是,“学会失败”。他告诉被认为一贯优秀的哈佛学生,失败无可避免,因此有必要学会如何面对失败。
和其他老师不同,本·沙哈尔在课堂上最爱提及的名人并非柏拉图、莎士比亚或爱因斯坦,而是有“脱口秀女王”之称的美国黑人女主持奥普拉·温弗里。“我喜欢奥普拉·温弗里,”他说,“……她正好显示出‘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显示出‘接受人性不足’的理念,她从不把自己藏匿在永远的微笑之中。”
2 失败越多或许越能成功
按照本·沙哈尔的观点,我们必须允许自己做一个“人”。消极的想法是我们的一部分。有点自相矛盾的是,如果我们和消极的想法斗争,它们会变得更加强大。当你让自己的消极想法自由表达,你反而更有可能进入到“镇静”的状态。
本·沙哈尔强调,理解下面这一点很重要: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人们把每一个失败都当作灾难,这就是个问题了。如果把失败当作再学习的机会,这样人们更可能取得进步。在课堂里,本·沙哈尔经常谈论学会失败的必要性。因为有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经历失败越多,如果能从中学习教训,人也越可能成功。
3 瑜珈和冥想有助于让人快乐
本·沙哈尔的建议是:每天睡觉前,每一个人都应该想一下一天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值得高兴的事。你会对这个方法的威力感到万分的惊讶。
除此之外,本·沙哈尔还强调了身体和精神之间的联系。因为同样有研究表明,每周三次、每次半小时的体育锻炼和一种强力抗抑郁药一样有效。人类的身体构造并不适合整天坐在电视机和电脑屏幕前或者会议室里的生活。人类的身体本来就适合体力劳动。只坐不动,人们就不得不付出代价。
本·沙哈尔向人们推荐瑜珈,因为他认为瑜珈能统一身体和脑力。他自己数年来就常常练习瑜珈和冥想。本·沙哈尔说,神经心理学研究显示,每天进行45分钟的冥想,持续8个星期,会改变人类大脑中有关快乐的生理结构。
4 追寻完美爱情只会让你失望
本·沙哈尔的“积极心理学”也谈到了爱情。他向学生们明确宣布,生活中确实存在爱情,但是绝对和电影里的不是一回事。然而问题在于,电影中的爱情总是尘世之外的。本·沙哈尔问学生,我们自己家中的爱情怎么可能和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相比呢?
本·沙哈尔建议那些试图寻找爱情的人少看一些这样的浪漫电影。他还断言,完美的爱情是根本不存在的。他警告说,如果人们继续追寻它,只会感到困惑和失望。
在他看来,爱情和快乐一样,都没有终止符。它只可能索要更多,更进一步。那么爱情只是虚构的吗?本·沙哈尔也不这样认为。事实是,很多夫妻一起生活很长时间,感到很快乐。从统计数字上看,结了婚的人都要普遍快乐点。
5 要快乐先回答三个问题
本·沙哈尔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也有些不同寻常---为生活做准备。"我要求学生问自己三个问题:一、生活中让你感到有意义的是什么?二、是什么让我快乐?三、我擅长什么事?"本·沙哈尔的学生必须为所有问题给出答案,然后实施具体行动让自己快乐。
他现身说法:"比如说,我喜欢听音乐。这对我来说很有意义。但是我并不擅长音乐。政治对我也有意义。但是我从政治中得不到快乐。
科研对我来说既不快乐也不擅长,但是科研对我很有意义。唯一让我既快乐又感觉有意义,而且我还挺擅长的就是教书。所以我选择教书。"可是人们都会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想要的事情。
本·沙哈尔并不反对这种说法。但是他说,如果你找到对你有意义的某种娱乐或者爱好,你也很喜欢而且挺拿手,那么你也能改善自己的快乐感受。
人物链接
本·沙哈尔
本·沙哈尔出生在以色列。从9岁到14岁他和自己一家在南非生活。在那里他成为一名壁球运动员。中学毕业后他在英格兰打了两年壁球。回国后,他被征入以色列军队的“杰出运动员”序列。在那个时候他的背部受伤,再也不能继续从事竞技比赛。22岁时,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和哲学。本科毕业后,本·沙哈尔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教育学。工作两年后,他在29岁时回到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本·沙哈尔留校任教。
快乐关键词
哈佛老师六大快乐“秘诀”
究竟怎样才能快乐?本·沙哈尔提出了“六点秘诀”:
第一接受自己———无论优点还是缺点。人们总是要面对恐惧、悲伤、焦虑等各种或积极或负面的情绪,但抵制自己的情绪会导致挫败感,或者让人不快乐。
第二快乐需要意义。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最好既愉快又有意义。如果这一点难以实现,一定要帮助自己寻找一些这样“鱼和熊掌兼得”的“快乐推进器”。
第三头脑说了算。要记住一点,快乐与否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识。比如,人们将失败视为灾难还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态度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
第四越简单越好。人们往往希望在越来越短的时间里完成越来越多的事务,却忽视了“数量会影响质量”,人们可能会因参与过多而牺牲掉自己的快乐。
第五身体也重要。不要忘记一点,身心需要和谐发展,因而坚持锻炼、充足睡眠、健康饮食习惯都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大有裨益。
第六感激要说出来。人们总是拥有太多“理所当然”。事实上,学会欣赏和感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相当重要———不论是人还是事,是美丽景色还是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