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瑞华博士走上美国“百人会英才奖”领奖台

【字体: 时间:2006年05月11日 来源:新华网

编辑推荐:

  

  日前,在得悉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焦瑞华博士和物理系秦猛博士荣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后,笔者采访了这两位年轻的南大学子。采访中,他们实事求是、谦虚认真、德才兼修的态度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百人会英才奖"由美籍华人精英团体"百人会"创办于2005年,旨在支持中国青年人才的培养,培育学养俱佳、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精英,同时加强"百人会"与中国大学之间的联系。在全国12所重点院校的24名获奖学子中,江苏省仅他们两人获此殊荣。

        4月17日,焦瑞华与秦猛专程到北京参加"百人会英才奖"的颁奖典礼。大会很隆重,国家外国专家局司长杨长聚,百人会副会长、大中华区主席赵公骅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百人会理事、晓龙基金会执行长兼CEO曾宪章博士,都出席了颁奖会。  

        "华人,走到哪儿,他们都是华人,他们永远不会忘掉自己的国家,不管他们目前的国籍为何,他们永远希望自己的国家兴旺、发达,他们为此而作着自己的努力。"这是焦瑞华同学和秦猛同学与"百人会"成员接触时感受最深的。  

        "百人会"创办于1990年,是由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等人发起的,目前有会员130人左右,包括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华裔侨领陈香梅、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大提琴家马友友、美国首席刑侦鉴识专家李昌钰、艾滋病专家何大一、数学家丘成桐、电影导演吴宇森等,均为在各个领域成就卓著的知名人士。"百人会"没有党派、不问政治,是一个非牟利组织,旨在鼓励美国与大中华区人民建立良好而有建设性的关系,推动美国华裔全面融入美国社会,表达美籍华人对美国内部和国际事务的意见,并以担任"文化大使"为己任,沟通亚洲与美国文化交流,致力于加强大中华区与美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与在美国的其他华人社团不同的是,"百人会"入会资格十分严格,必须由会员推荐,经全体会员审核过关之后方可接纳。"百人会英才奖"获得者的遴选标准十分苛刻,主要是领导才能、社团活动能力、亲和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学业成绩,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奖者除获得一定奖金外,还能从"百人会"中任意挑选一位会员作为导师,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全程无私指导,通过各种形式同导师进行交流沟通,同时优先参加"百人会"的活动。此次是在12所高校推荐的50多人中遴选出24名获奖者。在招待宴席上,焦瑞华和秦猛与"百人会"成员有了一次"亲密"接触。秦猛说,大伙交谈中最关心的就是国内的发展、台湾和香港的发展,让人深切感受到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记得与他们比邻而坐的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等真诚地说,百人会设"英才奖"为双方沟通提供了一个桥梁,希望他们主动与百人会成员联系,可以找到研究领域和志向相近的成员作为"人生导师",在个人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愿意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百人会英才奖"主要奖励具有杰出领导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服务社会、拥有出众学术知识的优秀研究生。能在全国那么多学子中脱颖而出,十分不易。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奖牌的后面,是两个南大学子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焦瑞华是生命科学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方向博士生,师从谭仁祥教授,今年即将毕业。  

        谈及自己的学生,谭仁祥教授交口称赞。焦瑞华是2001年参与到课题组的,专业方向界于生物学和化学之间,是个交叉学科。因为与原先专业不对口,在一开始的科研中遇到不少困难。但她很快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双倍的勤奋弥补了差距,科研水平在学生中堪称佼佼。  

        焦瑞华从事来源于微生物产生的具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研究已有4年多时间,在前期的工作中,不但已经熟练掌握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大量培养和发酵技术;也具备了相当多的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物转化及活性测定的知识。她介绍说,现在的药物包括天然药和合成药,在人类的健康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当代医药研究中,化学药品带来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天然产物因其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这是一个发现和寻找新药的有希望的领域。就个人而言,她愿意尽最大努力去推动未来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利用。然而为了这一目标,她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谭仁祥教授说,焦瑞华是学生中最刻苦的一个。去年春节,直到年三十她才离开实验室,是课题组倒数第二个回家的--他是老师,当然要留到最后。长期坚持在实验的第一线,焦瑞华经常要接触到真菌毒素,这种物质含有激素,会引起过敏,皮肤红肿,对一个年轻姑娘来说,无疑是要有牺牲精神才能坚持下来的。一开始她也畏惧,谭仁祥教授鼓励她说,当年如果居里夫人也害怕放射性物质放弃了实验,怎么能获得两个诺贝尔奖呢?听了导师的教诲,焦瑞华打消了顾虑,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之中。  后来,她相继发表了3篇科研论文,其中一篇被《Chemistry,  A  European  Journal》(影响因子4.5)接收。秦猛是南京大学物理学系生物物理方向博士研究生。1998年他考入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大学三年级便提前进入生物物理研究方向,师从王炜特聘教授,02年本科毕业即获得免试博士研究生资格(直博)。读研期间,到目前已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Biophysical  Journal  一篇、Proteins两篇,Physical  Review  E  一篇),参与生物物理研究所老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4项,特别是本学期还和生命科学学院陈霆同学联合主持南京大学首批博士研究生跨学科创新科研项目一项。导师王炜教授至今记得与秦猛初次相识的情形。2001年的一天,秦猛与其他二位同学一起到了王炜的办公室,表示对生物物理这一学科很感兴趣。王炜教授回忆说,第一印象感觉这个学生很有教养、待人诚恳。王炜教授布置他们每人两篇英文资料,要求认真阅读,将其翻译成中文,一来考察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论文的学术理念,二来也可在语言上锻炼他们的英文使用水平。一个月后,三人中只有秦猛如约来交作业。王炜教授看完他的译作,十分满意,立即留下他谈了半个小时。王炜教授评价说,秦猛是真的对这个学科感兴趣,而且态度认真,很有潜力。现在我的实验室里有近20个学生,秦猛是其中表现最出色的。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