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将举行专家听会证裁决司魏之争

【字体: 时间:2006年04月18日 来源:新华网

编辑推荐:

  

  近日从四川大学获悉,该校将举行一个由校外权威专家组成的答辩听证会,对当前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司魏之争”进行裁决。  

  “司魏之争”起自日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司履生在一境外网站上发表致中国科学院的公开信,质疑四川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魏于全教授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和国际学术刊物《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的两篇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同时也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强烈关注。  

  据四川大学副校长李光宪介绍,“司魏之争”所涉及的话题极具专业性,媒体和公众不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学术争议应按学术界处理学术争议的正常途径来解决。由魏于全教授本人正式提出,四川大学经研究同意将在适当时间举行由国内外肿瘤学和免疫学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答辩听证会,邀请魏于全教授和司履生教授陈述各自观点和证据,由专业领域的专家作出科学判断。四川大学更希望上级有关部门来组织这次学术答辩听证会,四川大学将全力配合。  

  李光宪说,四川大学已经组成调查组对此事进行调查,并正将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作汇报。四川大学历来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一贯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腐败”,制定有严格的学术规范制度。四川大学倡导不同学术流派和观点的百家争鸣,反对将学术观点之争与“学术造假”混为一谈。



院士造假事件:“学术造假”源自个人恩怨?

杨耀文/金羊网

“中科院院士被指论文造假”事件迷雾重重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司履生致信中国科学院,公开举报中科院院士魏于全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中华肿瘤杂志》和国际学术刊物《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的两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魏于全,这个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四川籍中科院院士如今陷入了巨大的学术道德争议中。这份发表在“新语丝”网站上的公开信,已经成为学术圈里的热点话题。在新语丝首页,讨论此次事件的文章数量占了大半。魏于全也通过网站,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这也是遭到学术质疑的中科院院士首次公开回应所遭到的学术质疑。  

然而,事件的真相并没有越辩越明,“学术造假”变成“学术争论”,现在竟然已经演变成“个人恩怨”。真相究竟是什么?  



魏于全档案  

魏于全,四川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19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6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十五”“863”生物与农业技术领域生物工程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司履生档案  

司履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免疫病理及肿瘤免疫,曾先后两次赴美进修和协作科研,历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分会常委,《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华肿瘤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生理病理学科学基金评审组副组长。  



■质疑

科学实验竟不设对照组  

司履生看到魏于全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论文,是在2001年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时。当时,魏于全“申请了一个关于‘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重点项目,资助金额是150万元。”  

“我发现,魏于全在实验中竟然没有设立不用任何治疗的对照组。……要知道,一项科学实验如果没有这样的对照组,那么这项实验的所有结果都是不能成立的。”  

后来,他又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看到了魏于全发表的另一篇文章。“我看到这篇文章,十分失望。”司履生重新找到魏于全在《自然·医学》上发表的论文,进行了较为仔细的研读,发现了更多的问题。2003年他给《中华肿瘤杂志》和《自然·医学》写了评述文章。  

令司履生感到诧异的是,“当编辑部接受我的短文以后,要他写回复文章时,他一连5周,每星期五从成都飞到西安,星期六到我的办公室恳求我一定不要发表这一文章。”  

“除了他亲自来以外,他还动员我的朋友,以至我认识的熟人,对我进行劝说,要我放弃发表那一篇评述。”  

“我迫于形势,向《自然·医学》写了信,只是要求推迟发表。然而,编辑来信说,既然有这么多麻烦,他们就决定不予发表。于是,这一问题就不了了之。”  

这一年,魏于全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1月底,魏于全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50年来的第一位院士。  

司履生说:“这件事憋了这么久,我的心里也很难受。我马上就要退休了,这在我心里总是个事。现在,国家对科技事业这么重视,对学术腐败的治理会更加重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而且,我也希望能在自己退休之前,把这个事情解决。”  



三年用上万只实验鼠?  

司履生表示,自己质疑魏于全学术造假的公开信早于2005年8月就递交给中科院,只是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才于今年3月最先公开发表在知名科学打假人方舟子的网站上。  

司履生表示,他曾要求魏于全公布实验的原始数据,但至今魏于全并没有公开实验的原始数据。而要真正通过实验验证魏于全的实验造假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他举例说,魏于全在2000年到2003年之间一共发表过7篇外文论文。“我统计过,要支撑这些论文在实验中他一共要使用上万只实验鼠。据我所知,以魏于全实验室的规模,不可能在三年的时间里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实验”。  



■回应  

是司教授自己没弄明白  

当这封公开信在“新语丝”发表后,魏于全及时作出了公开回应。3月29日、3月31日和4月1日,魏于全三次向“新语丝”发去自己的回复,回应司履生对自己学术造假的质疑。  

针对司履生教授对自己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论文的7点质疑,魏于全在回复中表示,司履生教授之所以对自己的论文产生质疑,部分原因是杂志刊登其论文的时候,由于排版错误将一个错误的公式印在了论文中,而司教授也没有完全清楚自己在论文中对实验条件的限定。并且双方在对实验数据的计算方法上也存在分歧。  

魏于全教授坚持自己的“实验是严肃的,而实验结果也是准确的”。  



四川大学态度暧昧?  

中科院有关工作人员称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已与四川大学电话沟通并正式发函,请对方严肃、认真地调查此事。学部将根据四川大学的调查结果,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介绍情况时,虽然表态“学校一定会组织人员,十分认真地用科学的办法,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但同时又说:“我们相信魏院士。魏院士的人品、科研贡献,我们都了解。就这个事情的过程,我们也了解,不会有问题。”

4月15日,川大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此事作出公开表态:不是“学术造假”,而是“学术争议”。同时该校表示将在适当时间就此学术争议举行一个由权威专家组成的答辩听证会。

魏于全爆料  两人之间早有恩怨  

四川大学的新闻发布会后,魏于全院士接受了众多记者的采访。每个记者都拿到了他准备的一份资料,其中不仅有他答司履生给中科院的公开信,还提供了他与司履生长期结下的个人恩怨等背景材料。他认为,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证明自己并不像司所说的是“学术造假”。  

记:你说司对你论文的质疑源自和你的个人恩怨,这是推测吗?  

魏:是有猜测。因为他忽然在这个时间出来说,文章都发表6年了。  

记:你为什么觉得你和司教授不和呢?  

魏:后来想起的。原来他推荐了一个学生到我的实验室来我没接受。而且我还当过国家基金的评审组长,这个也是比较得罪人的。  



记:对论文的一个重要质疑是,要完成你的实验,至少需要上万只小鼠。他认为你的实验室没有这么多的实验动物,全世界也没有哪家机构可以提供?  

魏:上万只?我们实验室可以同时养4万只老鼠。很多人都知道,医学楼下就专门有动物实验室,一批就能养上万只。  

司履生回应  

为真相不存在个人恩怨  

4月16日,司履生教授对四川大学就魏于全院士造假问题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发表个人声明。司履生说,他对魏于全的指责没有任何个人恩怨的成分在里面。司履生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坚持魏于全的论文存在问题。他认为,魏于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的解释站不住脚。“至于老鼠,他说有这个能力,第一是什么时候具备这个条件的,第二,把当时购买这些老鼠的发票拿出来,这是最实的证据吧。”

至于和自己接触的过程,司履生说,他翻了记录,魏于全确实找了他5次。关于经费的问题,司表示自己当时有资金,并不缺钱。采访最后,司履生表示,他会“奉陪到底”。如果证明魏的确没有造假,他愿意向魏于全院士道歉赔礼。  



记:您今年70岁了,马上退休了,为什么要出头来揭发院士造假的事?  

司:学术界现在有很多学术腐败现象,很多人都知道,只是不愿说出来,这样下去,我们的科学研究是有危险的。我不愿意最后是由外国人来揭发出这件造假的事。我希望学术界干净一些,更不要乱花老百姓的血汗钱。  



为何当年没发表质疑文章?  

内幕故事两个版本  

司履生介绍,《自然·医学》表示接收他的文章并请魏于全写回复文章时,魏于全“一连5周,每星期五从成都飞到西安,星期六早上到我的办公室,恳求我一定不要发表这篇文章。”  



司履生:他想贿络我  

“他说,这篇文章求您别发表了,对他影响太大,关系到他的个人名誉。我说,你的文章我有些看法,我提出意见是很正常的,你回答就行了,也不会有影响,这是正常的学术讨论。”  

“魏说,可国内的人不这么看……恳求您别发表了,我知道您的科研经费紧张,我愿意给您支持100万元的科研经费。”  



魏于全:保护老先生  

提到几次到西安找司履生,魏于全的说法是:“因为我看了他那个信,可能误解得太多了,就想面对面跟他交流交流。”  

因为觉得司文的问题很多,“我想这样的评述文章如在国际一流杂志发表,对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先生会留下遗憾,国外从事学术的人士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中国教授的水平……我当时的本意的确是不希望他发表这样的评述,或者至少是应该进行大的修改以后再发表,以维护老先生的学术声誉。”  

“至于我给司先生送了什么‘大礼’,说来可笑,但是不得不澄清,是我在去西安路上,在候机厅买了一点成都的小特产,总共不到100元钱。”  

“在我与司先生的交流过程中间,他谈得最多的是西部的科研人员缺少科研经费。”魏于全说,“我考虑他是不是想与我们一起合作,于是建议我们与他们合作……例如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他听了我的建议以后很高兴。”但这件事后来不了了之。  

司履生:和他没话说  

司履生否认魏于全曾与他深入探讨学术问题:“他来了之后,始终就是那几句话,只是让我撤回文章,始终没有和我讨论学术问题的实质。每次提到争议问题,他都不直接回答,不说明自己实验的细节,只是说谁谁的文章也是这样。往往,我们俩面对的时候,是长时间的沉默。”

“魏带的礼物到底是轻是重,值多少钱,我也不知道。我能记得的,有缠丝兔、火腿、火腿肠、熏鸡、熏肉、四川泡菜等,这些礼物对我来说,我的确觉得太重。要不然,第二次我为什么要回赠他一盒50元-60元的月饼呢。”  

调查学术造假需防“二次腐败”

  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四川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教授,受到西安交通大学司履生教授的公开批评,被指控“弄虚作假”。尽管公开信撰写于2005年8月,但此事经媒体曝光最近才被广泛关注。4月15日,四川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此事作出公开表态:不是“学术造假”,而是“学术争议”,同时该校表示就此学术争议应该举行一个由权威专家组成的答辩听证会。(昨日《深圳晚报》)  

  与其他“石沉大海”的涉嫌学术腐败事件相比,这次校方能够公开回应质疑,不是回避问题,值得称赞。但是从媒体报道来看,校方的表态并没有最终解答专家的批评和公众的困惑。首先,校方尚未组建答辩听证会专家组,就对事件作出性质判断,不免“主观意图先行”;其次,校方与当事人关系密切,它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如何不受到利益关联者的影响,保持公正性?这次新闻发布会属于校方的“危机公关”,却不能起到盖棺论定的作用。

  对于涉嫌学术腐败事件,校方组织答辩听证会或者调查委员会,是应有之责。比如去年震惊国际学术界的韩国“黄禹锡事件”,当事人所在的首尔大学就组建委员会进行造假调查,但是该委员会不是一个封闭机构,而是呈开放式,比如他们表示愿意同匹茲堡大学调查署等国外机构开展合作,同时可以考虑向外国专家进行咨询。除了这种内部调查,还有平行的外部调查,韩国检察机关、监察院以及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也陆续公布调查结果。这使得学术监督机构互相制衡,不至于出现“二次腐败”的现象。

  从四川大学的新闻发布会来看,校方先把这次事件定位为“学术争议”而非“学术造假”,有先设定答案再寻求专家论证的嫌疑。“学术造假”和“学术争议”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前者属于事实层面,有是非判断,后者属于价值层面,各方见仁见智。把“学术造假”解释或者定性成“学术争议”,回避了问题的核心。

  我不敢断言魏于全先生的研究一定存在司履生先生批评的问题,可是后者批评的是“实验设计中的明显错误,实验结果的不真实性和实验结论的不可靠性”,校方更应该针对这些事实层面的问题进行回应,而不是把问题归结为价值层面的争议。

  司履生的公开信中提到他和魏于全的一些交往,比如后者曾提着礼物去看望他。于是,媒体和公众把目光集中在人事交往的细节上,这些或许与事件有着一定关系,但不是决定性关系,有时反而干扰了调查问题的视线。把学术问题与个人恩怨挂钩,对调查涉嫌学术腐败事件没有太大帮助。

  魏于全的论文究竟有没有司履生指责的问题,要比前者有没有拜访后者更为重要。现在舆论倾向于把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这种思维容易把问题简单化。即使礼物金额非常昂贵,有可能涉及法律问题,那也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出面调查,而不是学术问题。

  调查涉嫌学术腐败事件需要防止“二次腐败”,否则既无法让当事人信服,也无法让旁观者满意。同时,当事人和旁观者都不能顾左右而言他,把涉嫌学术腐败事件轻易等同于“学术争议”和“人事恩怨”,那样反而回避了问题的核心。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