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新农药创制研究”通过验收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04月1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世界刮起了绿色风,绿色食品、绿色农业的提法也应运而生。但是,绿色农业需要绿色农药。在我国,农药的生产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导,农药的自主创新是目前紧迫的问题。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创制新型高效、低毒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意义重大。
2006年3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浙江化工科技集团公司共同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新农药创制研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在北京通过了验收。
“十五”期间,通过“新农药创制研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重大项目的实施,我国首批21个自主研发的农药品种取得登记,其中17个品种进行了产业化开发,创制品种销售收入23240万元,推广使用达5060多万亩次,实现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的零的突破。研究开发的96个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创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创制方法等高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农药创制,大大提高了农药创制效率,增强了创新能力;首次制定并建立了“农药生物活性测定和安全性评价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农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和农药卫生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GLP认证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建成并完善了与国际接轨的农药安全性评价中心;成功开发了一批关键中间体、骨干品种和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了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为高毒农药替代和农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
项目执行期间,新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62项,获得发明专利44项;制定各类标准125项;共培养博士后6人,博士97人,硕士258人。
近五年的科技攻关工作为我国新农药创制、高毒农药替代和农药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研制的一批高活性化合物、关键中间体、骨干品种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推动了农药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和保障了我国农药工业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