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呼吁:中国科学家急需"松绑"

【字体: 时间:2006年03月09日 来源:新华网

编辑推荐:

  

  

   要求科研次次成功不可能

  给科研工作者一个宽松的空间也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


  针对科研环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委员提出———

  ■头条人物

  戚发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他曾经参与研制了11颗卫星,是我国最早的一批航天人之一。

  对话

  问:您认为创新需要什么条件?

  答:有实践的机会和宽松的环境,才能出新的东西,创新需要有个宽松的环境。不能外国人干什么咱们跟着干什么,现在在某些领域,我们真正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并不是很多,也没有做很多外国人没做过的事情。要创新很不容易,创新很难一次成功,所以要给科研人员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给一定的投资,一定的题目,允许有反复,让他们集中精力干事。

  问:人才对于创新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国家领导人在去年的一个讲话给我印象很深:社会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这个问题中央已经很重视了,但是人才的成长要有个好的环境,给人才创造条件,能有实践、有活儿干,光学完了知识没活儿干,人才就能出来吗?没有实践,人才怎么能出来呢。

  “搞创新搞探索,是不可能次次都成功的,肯定有失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出要给科研工作者一个宽松的空间,不要让他们背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包袱,“我认为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内容”。

  ■要允许科研有失败

  干了四五十年航天工作的戚发轫委员在谈起目前社会上对搞科学研究、试验的人员要求太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时,颇有感触。“作为一个大的工程来讲,当然要尽量避免失败,必须成功,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但是这之前需要做很多研究、探索的工作,创新开发是以前没有做过的,要允许这些前期的工作有失败”。戚委员告诉记者,要想创新,开发新的东西,就很难避免失败。

  “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戚委员却感到目前在有些情况下,大家想不起来这个道理,比如这次失败,下次就得不到经费。“搞基础研究工作,开发创造一个新的东西,是不可能次次成功的,搞什么就成什么也不符合科学规律”,戚委员呼吁社会对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要宽容一些,允许失败。否则一次的失败,造成今后工作的障碍,这势必会阻碍创新,“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就是给大家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减少不必要的考核

  能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考核、汇报,是戚委员呼吁的又一个内容,戚委员认为一些不必要的考核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影响了全力以赴搞研究。“几个部门总是考核检查,听汇报,有时相关的表格一次要复印几十份,很累”,戚委员说,有的经费还没下来就要验收,有的要求天天都要有进步,“考核时间长些也好”。

  戚委员还说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科研人员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出去联系项目,“搞科研应该是白天晚上专心搞,可是有些科研人员为了找项目,只能自己去跑,肯定就要占用搞研究的时间”。戚委员认为应该把科研人员从找项目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专心科研。(戴菁菁/北京青年报)

  “能不能给我点时间‘发发愣’”

  科技界政协委员呼吁:别让科学家太“累”

  本报记者 中科院声学所所长田静直言科研骨干真的很累,并不是因为科研。做实验,通宵达旦,长时间连轴转,对他们来说,不觉累。让他头疼的是,有时正当进入状态,一些“十万火急”的电话就不期而至:“催您呢,上级检查组来了!”“这里在评审呢,你快过来!”……

  “要么去评,要么被评”,有科研人员发出这样的黑色幽默。许多像田静这样的科研将帅,正或多或少地遭受“不自由”的尴尬。

  在3月6日政协科技界小组讨论会上,许多委员道出了科研人员的“累”。

  一为“项目”。做一个项目一般需要5年的周期,有人算了一下大致的时间安排:前两年论证、申请和开题,后两年总结、验收、发表文章、推广,中间只剩下一年时间,其间还要疲于应付各个阶段的检查和评审。“这样怎么能做出具有原创性的一流成果呢?”一位委员质疑。

  二为“评奖”。“因为评价结果与单位利益、各种考核直接挂钩,与高校排名、招生情况紧密相连,所以许多科研人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填报材料,写总结报告,以参加数不清的‘评奖运动’,即使不得已也要为之。”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尚廉不满“铺天盖地”的大小科技评奖,他说,这样必然导致科研人员千方百计地去“包装”成果,其水平质量可想而知。“许多人就是身上压着数不尽的评奖任务,负重前行!”

  三为“指标”。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院长王长德举了个例子:一个城市污水治理专项,规定用短短几年时间,把劣五类水改善达标至四类水标准。“虽然愿望良好,但实际操作难上加难。污染一个湖也许只要几年功夫,但治湖却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有些项目因为定得不切实际,让项目负责人绞尽脑汁,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长德建议,在立项时和立好项目后,要真正地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

  四为“杂事”。“卫生检查、教学检查……事无巨细,科研一把手因为应对各种名目的检查而分身乏术,这种情况在高校较常见。”黄尚廉说。

  “科研需要‘发愣’”,田静告诉记者,他的老师马大猷先生就喜欢“发愣”。他经常见到老师在办公室独自发愣,“别看面无表情,其实脑子在飞速运转。”

  可是,近几年,田静“发愣”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他最近一直在所里提倡一件事儿———“让声学所放得下几张安静的书桌。”他希望国家对于已经认可的科研队伍,给予相当稳定的支持,让他们沉下心来。他说:“科研,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脑力体操,它需要冥想,需要思考,需要较为自由和宽松的环境。”

  田静经常念叨老师马大猷的一句话———“以科学的方法管理科学。” (陈磊/科技日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