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按学校还是按学科?

【字体: 时间:2006年03月30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211工程和985工程“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投入的方式有很大弊端,不利于全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议对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思路进行调整———

  对高水平大学建设思路存在不同意见

  近年来,国家集中力量建设若干所高水平大学的重大举措,格外吸引人们的眼球。 
 
 
先是211工程,随后是985工程。对于建设“精英大学”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方略,一直存在不同意见。比如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铮提出,985院校宏观布局欠佳,从学科上看,财经类高校以及地质、矿业类高校没有一所进入;从空间布局上看,35所985高校有8所位于北京,上海只有3所,而上海经济实力显然并不亚于北京;即使以区域发展观点看,京津地区共10所大学进入985工程,长三角有7所进入,而珠三角地区只有2所大学进入,这对于珠三角经济发展R&D实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也与珠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严重不符。因此,211工程与985工程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目标,尚存在不少异议,有待进一步观察。

  “以学校为单位投入”有很大弊端

  笔者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即211工程与985工程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投入有很大弊端,这种方式不利于全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所高校有多个学科,学科之下又分为多个专业,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全国660多所国立本科高校中,最优秀的专业并不全部集中在某个或少数几十所学校。许多高校虽然没有进入211工程或者985工程,但这些高校的某些学科或某些专业却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由于该校其他专业没有达到211工程或985工程所要求的水平,它们就不可能得到211工程或985工程的倾斜投入,这些高校中的优势学科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扶植。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地方性院校。

  国外大学评估大多以学科为基础进行。据了解,德国大学排名系统有两套。一是洪堡排名,侧重于大学研究能力;二是《经济周刊》排名,侧重于就业机会多少。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基于学科进行排名。《经济周刊》每三年进行一次排名,由于是按照学科进行排名,专科院校也可能进入最佳高校之列,富尔特旺根高专(也有译成应用技术大学的)在信息类学科中历年来都处于前列位置,也是唯一进入德国大学排名前列的高专,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简言之,抛开学科和专业,简单地说哪所大学实力更强,没有什么意义。国外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选择好大学不如选择好专业。所谓好专业是指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的专业,对于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来说,这种选择尤为重要。

  “211”和“985”学校 数量越来越多

  实际上,确定211工程学校的数量是从最初计划的30余所不断增加到最后的100所的,这一事实就已经说明了“以校为单位投入”的基本思路存在诸多欠缺。1990年6月,原国家教委在制定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时,研究了在“八五”期间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高校的问题。当时提出在二到三个五年计划内,有计划地重点投资建成3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后考虑到要形成一批行业带头学校,多次研究后确定为100所左右,到最后演变为每省至少都要摊一所。985工程也出现类似情况,从最初的9所不断增加到目前的35所。试想,即使在美国,与985工程学校计划定位含义相当的研究型大学,也就大约在10余所左右。由此观之,985工程学校数量显然过多。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根源在于主管部门认为“以校为单位”进行集中投入,效率更高。由于各校优势学科不同,各有所长,于是主管部门便在各校与地区之间进行艰难的平衡、折中。实际上,与其进行艰难的平衡,还不如直接明确以学科为基础进行投入,各校特色明朗,良性竞争,投入产出效率未必低于以校为单位集中投入,更避免误导公众。实际上,即使是在“精英大学”格局特点突出的美国,名牌大学之间的优势学科也是不同的,哈佛大学也不是所有学科都是美国第一。

  以校为单位投入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以高校为单位实施211工程与985工程,势必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是有些地方性高校的国内一流专业不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力支持;二是211工程或985工程学校要建设某些不是自己强项的专业,要么“重起炉灶”,要么就向那些整体实力欠佳但却有少数学科、专业具有一流水平的地方性院校“挖墙脚”,以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科研条件将其科研团队挖走。由于211工程或985工程学校整体实力的确较强,又得到倾斜投资,他们完全具有挖掘人才的实力。最后出现的情况必然是:地方性院校本来就很少的国内一流学科和人才大面积流失,亮点不多的办学特色逐渐消失,导致高校之间本已经存在的两极分化格局进一步加剧,这是一种人为造成的不公平竞争,而非正常的学术竞争。这种局面对于整个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来说是喜是忧,值得商榷。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铮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实施985第一期工程时,985学校向部属的非985高校“挖人”,部属非985高校于是只好向地方性院校“挖人”。东部如此,西部更严重。以至于出现一种说法是,过去孔雀东南飞,现在连麻雀也东南飞了。

  这样说并非反对人才的有序合理流动。问题是,高等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半公共服务产品,不能完全按照效率第一的原则进行配置。中国不能将全国优秀高等教育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少数特大城市。事实是,地方性院校的优秀教师向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流动,但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中被淘汰的教师并没有流向地方院校。于是地方性大学本已亮点不多的师资力量被进一步削弱,最终影响中国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即使按照效率第一的观点配置资源,以学科而论,也应该是按照学科进行投入而不是按照学校进行投入。如果以校为单位投入,对欠发达地区非常不利。欠发达地区学生读书动机强烈,优秀考生数量很多,而可供选择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却越少。有人据此提出,重点高校布局应向中部及西部地区倾斜。对此,笔者的观点是:这样的做法更加不合理。道理很简单:既然前面已经讨论了211工程以及985工程以高校为单位进行倾斜投入的做法是不合理的,那么将以校为单位重点扶持的思路推广到中西部实施,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中西部高校实力整体本已逊色于东部院校,重点扶持的结果无异于“另起炉灶”或“撒芝麻盐”。

  按学科水平对各校进行区别性投入

  笔者以为,国家对高校投入最合理和可行的做法是,把以校为单位投入的“精英大学”建设策略,变成以学科为单位投入的“精英学科”建设策略,按照学科水平对各校进行区别性投入建设。

  自2002年开始,教育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以下简称评估所)对高校进行了学科评估(ChinaDisciplineRanking,简称CDR)。但由于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进行,因此不能全面说明全国各高校学科办学水平。根据评估所网站公布数据,三年来共有229个单位参加了学科评估,仅占全国660多所本科院校的35%左右。建议教育部除了评估本科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之外,还应进行两年或者三年一度的学科专业评估,强制性参加。以评估结果为依据,进行学科建设经费分配,鼓励各校之间良性竞争。

  这一政策设计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一是给地方性院校更公平的竞争机会,促进各高校根据自身基础和特点,办出特色和水平,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

  二是实现教育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管理方式转变,借助评估手段来检查国家对高校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提高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管理水平,与高等教育管理国际惯例接轨。

  三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更确切的高等教育信息,引导学生在高考、考研究生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相应大学的好专业,而不是一味追求名校。避免优秀考生过于集中在少数学校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是对于大学来说,办学过程中需要了解自己的办学实力和水平,靠大学自身难以给出客观的评价,需要借助外部评估手段。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自然具有权威性。

  五是由单项学科评估可以得到更合理的高校实力综合评估值。如果一所大学有十几个学科都排名前列,则说明这所学校的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德国《焦点》杂志的大学排行就是依据一所大学学科能够跻身全德大学一流学科的比例来确定大学综合实力的。换言之,高水平学科数量越多的大学,排名越靠前。国内大学综合排名也应该采取这一做法。

  当然,为了避免按学科投入建设可能出现的某一学校内部的近亲繁殖,主管部门可以规定:由国家投入经费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其实验室应采取开放管理模式,校外研究人员应明确一定比例,以促进全国范围内该学科研究人员的交流,保证优势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