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裴钢院士最新《自然免疫学》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02月1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报道:人要抵抗外界的各种细菌、病毒等异物侵袭都需要免疫系统来完成。可是,免疫系统有时也会因为刺激过度,产生“过激”的免疫反应,又称“超敏反应”。由此引发的疾病有许多,包括常见的关节炎、哮喘、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人体为了免遭免疫反应“过激”所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损害,必须想方设法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
裴钢院士带领的研究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25日网络版的《自然免疫学》上(此杂志2004年影响因子约为27.5)。研究发现了体内一种叫做β-arrestin(抑制因子)的蛋白质能够结合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信号分子TRAF6,并且调节其功能,从而抑制了TRAF6对NF-kB转录因子的激活以及多种炎症因子的产生。这一新发现的机制已在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中得到了验证,并正在其它“过激”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上进行实验。我国科学家的这一原创性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一种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新机制,而且也为治疗“过激”免疫性疾病提供了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生物通记者 朱方雨)。
原文链接:Association of β-arrestin and TRAF6 negatively regulates Toll-like receptor–interleukin 1 receptor signaling(Nature Immunology 7, 139 - 147, 2005)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 (TRAF6) is critical for mediating Toll-like receptor (TLR)–interleukin 1 receptor (IL-1R) signaling and subsequent activation of NF-κB and AP-1,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s of innate immunity. Here we show that β-arrestins, a family of multifunctional proteins, directly interacted with TRAF6 after TLR–IL-1R activation. Formation of the β-arrestin–TRAF6 complex prevented autoubiquitination of TRAF6 and activation of NF-κB and AP-1. Endotoxin-treated β-arrestin 2–deficient mice had higher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endotoxic shock. Thus, β-arrestins are essential negative regulators of innate immune activation via TLR–IL-1R signaling.
裴钢介绍
裴钢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 1981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1985年在比利时Ghent国立大学UNIDO/WHO学习班进修药物学。 1986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临床药理系进行访问研究。1991年获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5年中科院上海细胞所在世界范围内公开招聘学术带头人,裴钢博士应聘担任中国科学院/德国Max Planck学会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成立了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组,开展对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调控以及与其它信号转导体系间相互作用(cross-talk)的研究。近年来,其研究组对阿片类药物毒品成瘾的分子、细胞及神经机制进行了广泛系统地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其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
1、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反馈调控
2、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间的相互作用
3、阿片类药物耐受成瘾的分子、细胞和神经机制
4、中药作用的机理探讨 裴钢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近年来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已被SCI收录的专业杂志引用数百次。
该研究组和合作单位共同完成的蛋白激酶在阿片类物质介导神经信号的转导和赖受依赖中的作用》获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阿片类药物耐受和成瘾的分子机制研究”获2001年(首届)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阿片受体磷酸化及其对受体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 获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孤啡肽受体及阿片受体的信号传导机理研究”获1998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与刘新垣院士的合作项目“白细胞介素2镇痛机制”获199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裴钢研究员于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上海市政协委员,200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其研究组几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品学兼优、基本功扎实、勇于攀登世界高峰的年轻科学人材。数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分别获得“中国优秀博士后”、等荣誉;研究生中亦有多人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及各种冠名奖。其本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裴钢研究员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和国际麻醉品研究会议(INRC)执委会委员,并担任国际学术杂志“Life Science”,“Journal of Receptor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和国内多种学术刊物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