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73项目中期评估近期召开

【字体: 时间:2006年12月0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一973项目中期评估近期召开

  

973项目“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中期自评估 

    根据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关于973计划2006年度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研究员主持的973项目“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2006年度中期自评估汇报会于2006年12月2-3日在武汉弘毅宾馆召开。

        按照973计划的工作部署,2007年1月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将对2004年立项的项目进行中期评估。根据科技部要求,由项目首席科学家桂建芳研究员、项目咨询专家陈焕春院士和张家骅教授、朱作言院士、林浩然院士、朱英国院士、孟安明教授、张全启教授、李文鑫教授、余其兴教授、吕应堂教授以及管理专家中国科学院段子渊处长和湖北省科技厅王红斌处长组成了13人的课题评估专家小组,对项目各个课题的中期进展情况进行考评。该项目共设置6个课题:(一)、鱼类生殖的调控机制研究;(二)、鱼类生长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三)、鱼类抗病的分子机理及其功能基因研究;(四)鱼类抗逆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抗逆机理研究;(五)、鱼类微卫星等遗传标记的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六)、鱼类品种改良快速、定向的基因操作技术基础研究。

        在认真审阅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听取课题负责人30分钟汇报和20分钟的质询和答疑的基础上,专家们分别对6个课题的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进行了综合打分,并就6个课题的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研究计划的可行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研究计划和研究队伍调整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议。专家们一致认为,六个课题都付出了很大努力,进展顺利,多数课题取得了重要突破性进展。专家组建议在下一步研究工作中要集中精力,加大研究深度,重点开展基因功能研究,突破关键科学问题,并加强项目内和项目外的交流。
 
 
其它973新闻: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入围“973”
  

    在不久前确定的国家“十一五”首批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平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申报的项目“中医病因病机的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作为中医药项目首次入围国家计划。
  刘平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这次承担的课题名称是“肝硬化‘虚损生积’的中医病因学研究”。通过研究验证肝硬化“虚损生积”假说,创立肝硬化中医病因新学说,确立提高肝硬化临床疗效、逆转早期肝硬化的新方法;阐明“补益虚损”治疗肝硬化、促进机体“精气来复”修复形质亏损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北大糖尿病中心获得“973”糖尿病专项基金资助 

    近日,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获得科技部“973”糖尿病专项基金10项子课题中的3项资助,即管又飞教授负责的“组织中糖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纪立农教授负责的“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以及汪南平教授负责的“血管病变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此次获得“973”糖尿病专项基金其中3项子课题资助的研究单位,涵盖了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公卫学院、药学院的基础研究人员,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的临床研究人员,同时还包括北京市及国内其他知名糖尿病研究机构,可谓2004年9月27成立伊始通过强强联合以促进发展初衷的有力证明。“中心”成立主旨就是要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为核心,整合北京大学内部一流的糖尿病研究单位和内分泌科室,早日建成国内集糖尿病基础研究、临床治疗以及大众普及教育为一体的糖尿病防治平台,尽快有效解决由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迅速增长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这一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此次“973”专项基金的资助,不仅是对“中心”在国内糖尿病研究领域重要地位的认可,更是对“中心”两年来在推动糖尿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所做努力和杰出贡献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对“中心”未来开展更广泛合作、更深入研究的大力支持。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疾病症群,是肾功能衰竭、致盲和截肢的首位病因,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中风和新生儿出生缺陷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据最新资料统计,中国目前有近5000万糖尿病患者,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迅速增长以及由于该病给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已经使糖尿病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应运而生的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在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心”的基础科研骨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发表了大量影响力较高的文章。临床专家也在完成大量临床治疗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相互促进,使得“中心”在科研、教学、社会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在中国糖尿病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在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有益于治疗的方法的同时,也迅速扩大了“中心”在糖尿病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可以说,通过科研和临床的有效结合,“中心”成立后对于北京甚至是全国糖尿病界的工作切实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中心”下属的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第二临床医院(人民医院)、第三临床医院(北医三院)是北京市糖尿病治疗的骨干医院,承担了北京以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糖尿病的门诊和住院治疗任务,成为全国糖尿病诊疗的权威机构之一。另外,“中心”还参与了国际性糖尿病协作组织对糖尿病临床诊疗标准的制定工作。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又一重大疾病,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美国用于糖尿病诊疗的医疗开支推算,5到10年内我国每年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将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无疑,预防性研究糖尿病也已成为医学界当今重大的科学问题之一。2004年“中心”成立后,虽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效促进了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步伐,但是某些研究领域工作的开展还是会遇到资金问题的瓶颈。为了早日使我国数千万糖尿病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以及尽快减轻因糖尿病治疗所造成的沉重社会负担,从糖尿病科研和临床研究的长远考虑,“中心”成立初期专家们就决定争取“973”专项基金的资助,从而为推动糖尿病治疗工作的长远发展寻求有力的资金保障。  因此,“中心”共同主任管又飞教授和骨干人员王宪、唐朝枢教授联合向科技部建议将糖尿病设立为"973"项目的重要支持方向,建议在科技部的统一领导下,协调组织十余个与糖尿病及其主要并发症研究相关的科研和临床课题组,就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糖尿病主要并发症(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进行多中心、跨学科的联合攻关研究,力争在5-10年内阐明我国糖尿病的发展规律、遗传特征、主要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并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糖尿病特点的治疗方案;同时建立胰岛β细胞移植和胰岛β细胞干细胞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基地,从而为国家糖尿病医疗政策的制定及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基础。建议提交给科技部后,“中心”在保证自身科研与临床研究工作的同时,还从大局出发积极协助组织了过去两年来“973”的申请工作,并最终为科技部所采纳。
 
 
西南大学973项目文章改进RNAi实验方法  
 
 构建hpRNA(hairpin  RNA)高效克隆和表达载体用于特定基因表达调控是RNAi技术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来自重庆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Southwes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就ihpRNA  (intron-containing  hairpin  RNA,含intron发卡结构RNA)构建方面提出了一种新颖的PCR介导的技术方法,这种ihpRNA构建体(construct)可以克隆进任何表达载体,为RNAi技术手段提供了新思路。这一研究报告发表在11月的“BioTechniques”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来自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的裴炎教授,以及肖月华和侯磊等,这一研究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973)  (No.2004CB117300  to  L.H.)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200177和30471055  to  Y.-H.X.)资助。

  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是转基因植物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的遗传现象。一方面,基因沉默为利用遗传操作创造遗传修饰物种(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造成障碍;另一方面,它又为研究基因功能及植物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新途径,即通过有选择地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来创造功能缺失体。可利用反向遗传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基因的功能,或直接利用创造的特殊性状变异体进行植物改良,同时在植物发育的不同阶段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对发育生物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基因沉默发生的时期,基因沉默分为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TGS)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前者通常与DNA甲基化有关,表现为mRNA不能正常合成,造成基因失活。有研究表明,外源基因较内源基因更易甲基化,但外源基因甲基化不表达不一定影响内源基因的表达。后者虽能合成mRNA,但随后被降解而不能积累,并同时诱导与外源基因同源的内源性基因沉默。近年来随着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的深入探讨,使人们能够利用它有目的地使特定基因降低表达或不表达,PTGS技术在功能基因组学和植物改良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其中构建hpRNA高效克隆和表达载体用于特定基因表达调控是目前RNAi技术应用在植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当hpRNA载体导入植物体后,在转录过程中产生mRNA发卡结构,发卡茎部形成稳定的dsRNA诱导同源的内源基因沉默。如果在靶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间加入一段非编码序列,如intron,在植物体内转录形成含intron的发卡结构(intron  splicing  hpRNA,ihpRNA),则可以沉默大约80%到100%的转化株(transformant),沉默效果与hpRNA相比可从58%提高到90%。

  为了方便获得ihpRNA构建体,目前已经有了几种包含有功能性内含子的通用载体,但是这些方法通常都需要通过长引物或者几轮restrictions和ligations的重复构建对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因此急待一种方便有效的快速获得ihpRNA构建体的方法。

  在这篇研究报告中,西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新颖的ihpRNA直接PCR扩增的方法(directed  amplification  of  ihpRNA  ,DA-ihpRNA),可以从基因组DNA中一管直接获得一个ihpRNA构建体,并且这种ihpRNA就像是正义或反义链基因一样可以克隆进任何表达载体。 

国家973项目服务天然气勘探实践作出实质性贡献 
 
  中油网消息: (记者 王巧然)我国目前加快天然气工业发展,大幅度增加天然气产量,需要多找高效气藏,快速增加天然气储量,同时对低效、凝析气藏实现经济开发。记者获悉,11月底结束的《高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研发出的一系列新理论与新技术应用于天然气勘探开发实践,在五个方面为解决国家重大能源需求做出实质性贡献。

    据介绍,项目首次对我国陆上与近海盆地高效天然气地质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客观评价了我国高效天然气资源总量,并对有利区带和勘探目标进行了分布预测,提出了可供实施的勘探建议,为国家制定天然气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年来,项目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的新认识,向中国石油勘探生产部门提供了天然气勘探风险目标,大部分得到采纳并实施,为天然气勘探的新发现及储量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应用“甜点”分布预测技术及地震叠前信息直接检测气层技术直接指导苏里格气田高产井部署,成功率达86.7%,为2006年建产10亿立方米、2010年建产50亿立方米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项目天然气藏高效改造与保护方法及系列新产品,应用于柴达木、塔里木、吉林等油气田,提高气井单井产量1至2倍。

    凝析气藏气/液/固三相相态理论与产能评价和动态预测技术,直接用于牙哈凝析气田高效经济开发,增加凝析油产量325万吨,并可提高凝析油采收率25%,2004年至2005年累计新增产值1.63亿元。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973项目|中期评估||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