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设计生物传感新体系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12月0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设计生物传感新体系
生物通综合:
化学所在共轭聚合物生物传感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近年来,以共轭聚合物作为生物传感元件,在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特异性识别、检测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共轭聚合物具有强的光捕获能力,具有倍增光学响应性,可用来放大荧光传感信号,为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感模式。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在医疗诊断、基因突变观测、基因传输监控、环境检测以及国家安全防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共轭聚合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王树研究员等以水溶性共轭聚合物作为新型荧光探针,设计了系列基于共轭聚合物的生物传感体系,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等重要学术期刊上。
他们利用共轭聚合物的荧光信号放大机理研究了富含G碱基的端粒DNA在钾离子存在下单螺旋与G四聚体构象的相互转化过程,发现该体系可选择性识别钾离子(J. Am. Chem. Soc.2005,127,12343-12346);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Bazan教授合作,通过双螺旋DNA 嵌入剂(溴乙啶)的选择性作用,实现了端粒DNA从G四聚体到双螺旋构象转化的高灵敏检测(J. Am. Chem. Soc.2006, 128, 6764-6765)。这些研究成果对高灵敏度的检测DNA分子的构象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核酸酶作用下的DNA水解在DNA复制与修复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阳离子聚噻吩/DNA自组装体系,利用DNA构向的改变控制聚噻吩的构象变化和聚噻吩的变色效应,发展了一种无标记的、方便快速、肉眼可视的检测DNA水解的新检测体系。该体系可以扩展到检测羟基自由基对DNA的损伤(J. Am. Chem. Soc.2006, 128, 14972-14976)。
他们通过调控共轭聚合物体系的电子与能量转移过程,扩展了生物识别与传感的范围。通过构建共轭聚合物/DNA自组装体系,利用不同的化学输入控制能量转移过程,调控荧光输出信号,实现了YES、NOT、AND、NAND、INH、INHIBIT以及XNOR的多逻辑门功能,为多种物质的同时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Adv. Mater. 2006, 18, 2105-2110);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发展了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新型高灵敏度过氧化氢(H2O2)与葡萄糖传感体系(Adv. Funct. Mater.2006,16,91-94);通过调控共轭聚合物体系的电子转移过程,实现了对氮氧自由基以及抗氧化剂的灵敏检测(Chem. Mater. 2006, 18, 3605-3610)。这些研究成果为将共轭聚合物建成为具有广泛应用的生物传感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生物材料首席教授访问中南大学
11月16日上午,中南大学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308会议室举行授聘仪式,聘请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生物材料教研室主任、加拿大生物材料学术带头人、首席教授HEINZ-BERNHARD KRAATZ先生为我校客座教授。
邱冠周副校长代表学校向KRAATZ先生授予中南大学聘书并亲自为KRAATZ先生佩带上校徽。他表示,与国际顶尖专家团队合作可以尽快将我们的研究带到国际前沿, 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必将为我们今后的学术科研带来更大的益处,关起门来搞科研不利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他相信KRAATZ教授的来访必将促进我校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
KRAATZ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了他的感谢。他说,希望通过此次来访促进彼此的了解,增进友谊,开辟合作渠道,为双方密切合作奠定基础。他愿意为此作出努力。参加授聘仪式的有化学化工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人事处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相关负责人。
随后,KRAATZ先生应邀为化学化工学院师生做了专题学术报告,他还将与化学化工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进行深入的交流,并商谈有关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事宜。
KRAATZ教授的来访问将会进一步加强我校与国际生物学界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并将提升我校化学、生物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KRAATZ先生简介
Kraatz 先生毕业于德国海涅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3年他获得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以色列维茨曼大学以及加拿大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1998年到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生物化学系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目前是SASKATCHEWAN大学生物材料研究室主任,加拿大生物材料学术带头人。
Kraatz 教授长期从事生物传感和生物材料的研究工作,获得多项奖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Kraatz 教授已发表论文100多篇,专著1部,并获4项专利。
中科院遗传所与省农科院共建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中新浙江网12月1日电 30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杭州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将以大宗农作物和果蔬、蚕桑等经济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分子育种、病虫害防控、功能基因组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升我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副省长茅临生出席签约仪式并为中心授牌。
中科院努力打造精品科普期刊
一份科普杂志的创刊,引来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中国科协等部门有关负责人的支持、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一切表明,科学普及工作并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机制,推出格调高雅的科普精品,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岩,中科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蒋协助,中科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副司长廖小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齐聚中科院天地科学园区。他们这次并非研讨哪项重大科技政策,而是出席科普杂志《中国国家天文》的创刊招待会。
作为《中国国家天文》的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度重视杂志的筹办和运营,党委书记、副台长刘晓群亲自担任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刘晓群介绍,该刊定位于“高品位、综合性、多角度、大视野、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现代科普杂志”,以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基本宗旨,以“天文与人文结合”为办刊理念,努力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示天文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发展和最新成就。
为实现“高品位、综合性、多角度、大视野”的目标,《中国国家天文》聘请席泽宗、方成、叶叔华、陆琰等7位院士为科学顾问,由国内天文学家、科普专家组成编委会,努力在国家天文台和广大天文工作者中培养作者队伍。同时,为真正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国家天文台引入了现代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委托雅道传媒集团全权代理杂志的发行、广告业务。
全国人大常委陈建生院士、“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作为《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科学顾问出席了会议。欧阳自远表示,《中国国家天文》的办刊思路和编辑方针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目前“全国公众、科学工作者太需要这样一份杂志”。他为10月28日出版的《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撰文《小天体撞击地球引发灾变》,同期刊出的还有李政道院士的《中国古代的物理与天文》、王绶琯院士的《“大题小做”——近世两个重大天文学发现的启示》。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为《中国国家天文》撰写《发刊词》。文中指出,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与人类文明史同步发展的基础学科,同时又与物理、化学、生命等学科交叉渗透、互相促进,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与人文科学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他认为,举办具有更高原创水平的科普刊物,增加人们对天文等科学的认识,有助于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文献情报与出版系统管理”是中科院规划战略局的主要职责之一。潘教峰介绍,中科院目前主管、出版期刊300多种,其中科普期刊67种,为进一步提升期刊水平、扩大期刊影响,中科院决定在明年初就期刊管理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他认为,《中国国家天文》定位准、基础好、起点高、队伍强,有望为其他科普期刊的改革提供新的典范。
中国科学院历来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上,成立了由18位院士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9月29日,中科院又向所属各单位和各部门印发了《中科院科学传播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科院创办的数十种科普出版物中,不乏广受好评的精品。其中,《电脑爱好者》半月刊的月发行量已近80万册,《中国国家地理》今年10月号的发行量甚至超过100万册。
创造崭新局面,必须学习成功期刊、开拓新的思路、采取新的举措。刘晓群介绍,《中国国家天文》在国家天文台原来一份文摘类杂志的基础上,经精心策划、努力改造而成。筹办过程中,天文台有关负责人认识到,创办有影响的期刊,必须取得好的市场业绩;而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最好是和战绩骄人的传媒公司直接合作。正是出于这一考虑,他们选择了近年来和中科院科学出版社合作、将《互联网周刊》“打理”得红红火火的雅道传媒集团。
如果说市场化运作解决了经营上的后顾之忧——《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一举刊登25则广告,客户遍及数码、家电、航空、房产、钟表等领域——并为杂志确立了“读者第一”的评价标准,那么和中科院、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协的紧密沟通和联系,可能更多是为了保证人员、内容的“高精尖”。汲培文介绍,基金委数理学部已经和《中国国家天文》建立合作关系,将把基金委有关资助项目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批量转化为杂志《科学在线》栏目引人入胜的科普文章。
铜版纸全彩印刷、内文124页的《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忠实反映了采编人员对“天文与人文结合”理念的追求。除了几位院士的文章,还刊有陕西天文台原台长漆贯荣研究员的《时间与人类》,对时间科学的三个范畴——人文时间、科学时间和哲学时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仁东研究员的《地外生命?》,综述了科学家对地外生命的不懈探索;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的《最早的天文台?》,从周文王造“灵台”入手,对古代天文学的政治、思想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杂志配发大量照片、图片,体量和文字基本相当。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主任段贵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王延祜、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党委书记张保洲和中科院有关研究所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由于名称相似、风格相近,《中国国家天文》和《中国国家地理》的异同在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朱进同时担任原来国内仅有的天文科普期刊《天文爱好者》主编,《中国国家天文》的创办使他感觉“此道不孤”。他和刘晓群都表示,两份杂志的定位略有差异,今后应该多多切磋,力求共同提高。张保洲则表示,当代青年求知若渴,《中国国家天文》在高校有很大的潜在读者群。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的要求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发布,无不体现出中央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科技界、出版界必须共同努力,为公众献上更多科学性、艺术性和收藏价值兼备的精品读物。
神经所生命科学前沿研讨会
11月25日至27日,神经科学研究所召开了“神经所-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联合年会”与“神经所生命科学前沿研讨会(暨张香桐院士百岁华诞庆祝会)”。
11月25日-26日的会议内容是工作汇报与专题交流和墙报。神经所的每位研究组组长和10位参会的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研究组组长均作了年度研究动态工作汇报,双方科研人员、研究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年会开始时,神经所所长蒲慕明回顾了神经所2006年概况,并就进一步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创新的理解和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他呼吁神经所广大职工、学生认真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把神经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所,组长们能在各个领域建立学术地位,神经所应该不断发展与提高,一年比一年好。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系主任叶玉如表达了希望与神经所的联系、交流与合作能与时俱进的愿望。
11月27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朱作言教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教授、中山大学癌症研究中心曾益新教授、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孟安明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教授及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段树民研究员等分别就鱼类分子遗传与基因工程、水稻分蘖角度控制的分子基础、鼻咽癌防治分子遗传学研究、Angiomotin-like2在斑马鱼胚胎细胞运动中的作用等方面做了专题报告。精彩的学术报告开拓了神经所科研人员与研究生的视野,加强了生命科学不同学科间的交流。这个研讨会是神经所在以往邀请宏观生物学与理论物理学等学科的专家来所作学术报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家都认为效果良好,今后还要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