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昆明植物所谭宁华研究获进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11月30日 来源:生物通
由谭宁华研究员和周俊院士领导的研究团组1991年从中药太子参中发现太子参环肽A和B,率先在国内开展植物环肽新领域研究,并持续开展植物环肽研究已历时15余年,有力地推动了这一领域在国内的发展,在植物环肽化学研究领域开展了有创新意义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工作。
谭宁华研究员
主要学术成绩:1)1991年以来与其合作者在国内外较早较系统研究石竹科和番荔科植物环肽成分,建立了植物环肽的化学识别新方法,首次提出其骨架的系统分类方法,总结并建立了一套其结构鉴定的方法,探讨了已报道的350多个新环肽的分布及其化学分类学意义,还首次提出了以环肽为特征成分的石竹科植物化学分类学观点,在植物环肽化学研究领域开展了有创新意义和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工作。2)依靠国内本所自身力量应用化学、酶学和谱学方法独立完成了四个较复杂配糖体的结构研究,撰写的双糖链带葡萄糖醛酸的齐墩果烷型三萜配糖体综述文章已在英国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杂志上发表。3)与其合作者从30多种植物中共分到200多个成分,发现了近100个新化合物,结构类型涉及环肽、配糖体、生物碱、黄酮、木脂素等。4)在国际合作的资助下于1996年3月按照国际标准在国内化学实验室较早建立了适合于高通量筛选的生物活性筛选实验室,目前与其学生从国外引建了10个模型共计20多个实验,涉及心血管疾病、感染、肿瘤、代谢、骨质疏松等症,收集了六千多个样品、累计已筛选样品近五万个,发现了一些活性样品,建立了相应的样品库和数据库,解决了一些生物活性筛选模型引建中的技术问题。5)与其学生和合作者结合抗肿瘤和抗骨质疏松活性筛选和化学研究开展了几种植物的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发现了一个抗肿瘤活性较强的化合物和几种抗骨质疏松活性较强的有效部位。6)与其学生还开展了中药太子参的质量标准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的发现,具体包括药用植物化学研究和生物活性筛选技术应用。药用植物化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环肽化学生物学、裸子植物化学、活性成分化学、中药质量标准、新药研发等方面研究。生物活性筛选技术方面已开展过抗真菌、抗细菌、抗肿瘤、抗炎、抗色素沉积、抗骨质疏松症、溶血栓、代谢疾病等十个活性筛选模型共计二十多个实验的引建和应用,今后重点模型是抗骨质疏松症、抗肿瘤活性筛选模型。目前重点研究领域为化学生物学,包括环肽化学生物学、裸子植物化学、活性成分化学、生物活性筛选与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中药质量标准、新药研发等。目前重点研究方向为:1、体外生物活性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活性样品的活性评诂、重要活性植物的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和结构研究;3、重要类型活性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虚拟活性筛选研究;4、天然小分子探针的研究;5、植物环肽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6、重要植物类群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化学分类学和化学生态学等相关研究;7、中药质量标准和新药研究等。
代表性论文:
1. Tan Ning-Hua, Zhou Jun, Chen Chang-Xiang, Zhao Shou-Xun. Cyclopeptides from the roots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hylla. Phytochemistry, 1993, 32(5): 1327-1330
2. 谭宁华,赵守训,周俊,陈昌祥。九子参甙A的结构。化学学报,1995,53:1024-1033
3. 谭宁华,周俊,赵守训。植物环肽研究进展。药学学报,1997,32:388-399
4. Tan Ning-Hua, Zhou Jun, Zhao Shou-Xun.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glucuronide oleanane-type triterpene carboxylic acid 3,28-O-bisdesmosides (1962-1997). Phytochemistry, 1999, 52(2): 153-192
5. Zhou Jun and Tan Ning-Hua. Application of a new TLC chemical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cyclopeptides in plant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0, 45(20): 1825-1831
6. Jiang Li-Hua, Tan Ning-Hua*, Yang Ya-Bin, Wang Jun-Song, Fu Xiang, Lars Johannsen, Hartwig Mueller, Thomas Henkel. Searching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extracts and fractions derived from natural sources targeting enoylpyruvate transferase.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2003, 25 (1) : 90-94
7. Yu-Mei Zhang, Ning-Hua Tan*, Min He, Yang Lu, Su-Qin Shang, Qi-Tai Zheng. Sequosempervirin A, a novel spirocyclic compound from Sequoia sempervirens. Tetrahedron Letters, 2004, in press
8. 谭宁华,周俊。主要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二十年,《中国药学年鉴 × 2001》。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02,26-31
9. 谭宁华,杨亚滨,丁中涛,程永现,周俊。植物环肽研究最新进展。《药物化学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144-166
10. 谭宁华,周俊,赵守训。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植物化学分类学研究》,2004年,待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