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高校生命科技最新成果一览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11月2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高校生命科技最新成果一览
复旦大学与上海药物所合作 首次发现乳腺癌转移"路障"
复旦大学昨日传出信息:该校与上海药物研究所专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达菲抗原趋化因子受体在乳腺癌生长过程的负调控作用。据悉,相关论文刊登在最新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肿瘤基因》杂志上。
数据显示:乳腺癌是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名妇女患乳腺癌,50万名患者死于乳腺癌。在我国,乳腺癌以30%的速度每年递增,上海每年约有4000名妇女新发乳腺癌。降低其死亡率、复发率成为研究人员攻关的目标。
项目负责人、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邵志敏教授介绍,趋化因子受体在胚胎发育、血管生成、炎症等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它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目前刚刚开始。研究小组在细胞层面的实验表明:达菲抗原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量的增高,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转移,这一结论在人体癌症组织标本实验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专家同时指出:目前该项目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化学所肿瘤早期鉴别诊断造影剂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高明远研究员课题组以小肿瘤的早期鉴别诊断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了表面带有功能基团的生物相容性磁性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在肿瘤早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他们以扎实的前期工作为基础,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相容性磁性纳米晶体的“一锅”反应制备技术,通过选用双羧基PEG做稳定剂,成功地利用一步反应制备出表面带有羧基基团的生物相容性磁性纳米晶体。利用磁性纳米晶体表面的羧基与抗肿瘤抗体进行共价耦联所得到的耦联物在动物活体内,表现出明显的肿瘤靶向功能及辅助小肿瘤鉴别诊断的磁共振造影功能。这一实验结果表明,该课题组建立的全新的合成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利用该技术制备的磁性纳米晶体有望被用于疾病的诊断研究中。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先进材料》上。
磁性纳米微粒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生物分离、磁共振造影、磁靶向药物、肿瘤的磁热治疗等诸多方面。然而,到目前为止,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是生物体内应用方面,正处于瓶颈。生物体内应用,作为磁性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终极目标,要求磁性纳米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还要具备表面功能性。利用磁性纳米材料表面功能基团与可识别病灶的功能(大)分子进行耦联,是实现磁性纳米晶体在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的最可行的手段之一。
西安交大瞄准前沿搭建科研大平台
面向国家发展重大需求 加速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得到从企业反馈来的利好消息:该校机械学院卢秉恒院士等专家研究开发的“滴灌灌水器基于迷宫流道流动特性的抗堵设计及一体化开发方法”,一年多的时间内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西安交通大学集成农学、流体力学、先进制造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发明了基于流动特性的迷宫流道主航道设计方法,消除了灌水器迷宫流道内的速度死区,避免了灌溉水中固体颗粒的沉积,防止了微生物的孳生。课题组以激光快速成形技术为核心,发明了“一体化”灌水器结构设计与快速制造方法,实现了灌水器设计的快速定型,使开发周期显著缩短,开发成本大大降低。这一项目研究开发了10多种高性能新型灌水器,获发明专利7项,为实现我国滴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滴灌灌水器基于迷宫流道流动特性的抗堵设计及一体化开发方法”只是西安交通大学众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十五”期间,该校坚持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承担政府各类科技项目2100多项,科技活动经费达到22.4亿元。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共有7项(合作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共申请专利208项,获发明专利93项。在推动学科建设、支撑人才培养和贡献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初步形成了“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贡献”的科技创新态势。
西安交大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通过科研资源的整合,相关学科方向的凝练,坚持开放、竞争、交叉、融合的学科基地建设模式,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2005年,学校新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由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与学校联合建设,为地球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进行原创性学术研究提供技术保障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也投入试运行。
谈到“十一五”期间学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说:“科技竞争力不是以发表论文的数量而是以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来衡量的,虽然2005年我校发表的SCI、EI收录的论文数量增加,但不能以此为满足并将其作为业绩衡量评价的一个绝对标准。我们要大力加强原创性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批标志性的科技成果。要弘扬科学精神,创造条件使教师潜心于学科前沿课题研究,潜心于重大科学基础问题研究,潜心于引领学科领域发展的课题研究,努力产生在国际有影响力的重要成果,使学校基础研究跻身全国高校前列。”
浙江大学学科汇聚提升科技创新力
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 带动学术资源优化配置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美国加州大学罗氏达蒙讲座教授简悦威和美国英特尔公司前高级副总裁兼制造事业部总经理周尚林等3位国际知名科学家日前应邀出任浙江大学最高学术职位——查氏讲座(顾问)教授,当天,以他们为核心组建的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也同时宣告成立。作为浙大的“研究特区”,求是高等研究院将享受特殊的人才引进、聘用及考核政策。
据悉,求是研究院是浙江大学在“学科汇聚”理念引领下,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学科汇聚和交叉融合,带动学术资源的综合集成和优化配置,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培育、强强联合,为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所作出的又一机制创新和探索。
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是浙江大学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工作主线。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寻求新老学科互相融合、互相激励的发展模式。浙江大学有着宽阔的办学空间和学科包容性,非常有利于会聚学科力量,瞄准社会经济发展中综合性、复杂性、关键性的问题,以新思想、新成果服务社会,引领社会进步。同时,包括浙江在内的东南沿海各省都是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使学校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可从社会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能够吸纳和聚集国内外优质的科技人才资源,从而创造和形成多方共赢。
近年来,浙江大学以创新精神为引领,推动校内建设的各个方面。通过实施交叉集成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面向国际科学前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内部结构,集成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的力量,大幅度提高了学校整体的创新能力。
在创新平台的建设中,浙大结合“985工程”二期建设,以院士、****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拔尖学科人才为核心,突出创新团队培育,增强交叉集群的创新能力。最近,经教育部批准,“信息与控制”等13个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和“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等5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已经启动。交叉集成、汇聚融合,成为贯穿浙江大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和重大战略。同时,按照“大学科”的建设思路,浙大在2000年之后,每年拨出2000万元专款,支持学院自主进行重点学科调整和建设。经过几年的运行,各学院学科层次普遍得到提升,各种形式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也十分活跃,新的学科方向不断产生和发展。
“十五”期间,浙大承担的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数和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5年,浙江大学横向科研上了一个新台阶,合同经费超过5亿元。今年,浙江大学又提出,要面向国家目标,结合科技创新平台构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战略部署,加强预先培育,加强顶层设计,加大项目组织,力争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上有突破。
红壤磷素转化研究获阶段成果
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肖和艾主持的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生物对缺磷红壤磷素转化和有效性作用”日前结题。项目针对湖南省主要类型土壤红壤的缺磷问题,探讨了微生物对红壤土壤磷素转化与活化及作物有效性的作用,被评审专家评为“特优”。
项目改进和建立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特别是酸性红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方法,解决了测定过程中熏蒸和提取等关键技术问题。弄清了红壤丘陵区典型景观单元旱地和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和提取磷以及土壤全磷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施入稻草使红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提高1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增加1~3倍,阐明了微生物对红壤磷转化与活化的机理。
过去的研究认为土壤中施入稻草土壤微生物固定土壤中有效态磷,造成施入初期土壤磷作物供应能力降低;本研究阐明施入稻草微生物后,土壤可提取磷含量并未降低,且红壤土壤活性磷库提高80%。研究还发现,施入稻草对红壤旱地土壤磷素微生物转化和活化作用明显大于稻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