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复旦大学首批****发表首发性成果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11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上海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以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l Medica)的研究人员通过达菲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 receptor for chemokines,DARC)cDNA重构研究,首次发现DARC在乳腺癌生长过程的负调控作用,为趋化因子(chemokine)研究和癌症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机制资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出版社《肿瘤学》(Oncogen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复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以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l Medica)的研究人员通过达菲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 receptor for chemokines,DARC)cDNA重构研究,首次发现DARC在乳腺癌生长过程的负调控作用,为趋化因子(chemokine)研究和癌症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机制资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出版社《肿瘤学》(Oncogen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邵志敏教授,198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是批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
|
原文摘要:
Oncogene (2006) 25, 7201–7211. doi:10.1038/sj.onc.1209703; published online 19 June 2006
Enhanced expression of Duffy antigen receptor for chemokines by breast cancer cells attenuates growth and metastasis potential
[Abstract]
趋化因子是当今国内外医学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有数十种新的趋化因子得以克隆化。功能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在胚胎发育、血管生成、炎症、肿瘤、艾滋病等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趋化因子的衍生物或抑制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DARC是红细胞上的达菲血型抗原,是1950年Cutbush等在多次输血溶血的病人血清中利用同种抗体首次检测到的一种糖蛋白,1975年证实Duffy抗原是间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受体,1991年Darbpmme等发现Duffy抗原也是红细胞膜上能够结合CC家族和CXC家族趋化因子的杂性趋化因子受体,是红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
为了了解DARC在人类乳腺癌细胞的肿瘤生长和转移方面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将人类DARC cDNA构建到了MDA-MB-231 和MDA-MB-435HM细胞中(这两种细胞有高自发性肺癌肿瘤转移能力),发现DARC过量表达可以干扰体内肿瘤生长,从而抑制肿瘤发生和转移,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是与CCL2蛋白水平降低有关,也伴随着异种移植瘤(xenograft tumors)中MVD,MMP-9的表达。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也发现DARC蛋白的低量表达也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MVD,淋巴结转移,远程转移(distant metastasis)和低存活关系密切。这些研究成果都说明DARC主要通过抑制肿瘤趋化因子和并发的阻碍肿瘤新生血管形成(neovascularity)来对乳腺癌生长进行负调控。这也许就就潜在的说明了DARC在乳腺癌中的治疗作用。
(生物通:张迪)
附:
邵志敏
男,1962年3月出生于上海,198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目前是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乳腺癌临床医疗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委,上海市乳腺疾病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国内外多个肿瘤专业杂志常务编委、编委和审稿等。
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和三等奖。1998年被选为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重点学科带头人,同年荣获中科院首届“民治乳业生命科学”奖杰出奖和首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长奖。1999年被教育部聘为首批“****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0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得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和上海市卫生系统领军人物。先后承担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863项目、211工程Ⅱ期,985课题及其他省市项目共20余项,主要从事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主要科研重点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乳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和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带教20余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主编两部乳腺肿瘤学教科书《现代乳腺癌诊治新进展》和《乳腺肿瘤学》,在国内外肿瘤专业杂志上已发表有关乳腺癌研究的论著近200篇,其中SCI收录70篇,被世界医学文献引用近2500次。
近五年所获课题:
1、高E-Cadherin表达在炎性乳腺癌转移机制和信号传导中的意义(2001.1~2004.12)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80万)第一承担者。
2、E-Cadherin表达在炎性乳腺癌转移机制中意义的研究(2001.1~2003.12)教育部长江计划(60万)第一承担者。
3、高E-Cadherin表达在炎性乳腺癌转移机制(2000.9~2002.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万)第一承担者。
4、早期乳腺癌的诊断(1998~2004)上海市卫生局****(60万)第一承担者。
5、提高乳腺癌疗效的优化综合治疗方案及新技术研究(2000.9~2002.6)上海市医学发展基金(30万)第三承担者。
6、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和治疗(2001~2004)复旦大学重重之重-肿瘤学(250万)第一承担者。
7、早期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2002~2004)国家“十五”攻关(20万)分课题负责人。
8、肝癌、乳腺癌复发转移指标的研究(2002~2004)国家“十五”攻关(40万)分课题负责人。
9、上海市临床医疗中心(2002~2007)上海市卫生局(2000万)。
10、复旦大学“211”工程II期建设(2003~2007)550万,第一承担者。
11、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2005.1~2007.12)国家自然基金(20万)第一承担者。
12、Bcl-2家族分子在DNA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2004~2007)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B类)40万。
13、提高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2004~2007)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150)第一承担者。
14、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2006)6万,第一承担者。
15、乳腺癌转移调控的研究(2006.1~2008.12)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29万)第一承担者
16、中国遗传性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定位和临床应用(2006.1~2008.12)国家自然基金(29万)第一承担者。
17、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2006~2009)150万,第一承担者。
18、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6~2008)25万,第一承担者。
获奖情况
1、2006年,中国工程院青年光华奖。
2、2005年,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3、2005年,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
4、2004年,乳腺癌临床和基础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负责人。
5、2004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6、2004年,上海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三等奖。
7、2003年,雌激素受体亚型在乳腺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一负责人。
8、2003年,雌激素受体亚型在乳腺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三等奖,第一负责人。
9、2003年,雌激素受体亚型在乳腺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上海市医学二等奖,第一负责人。
10、2002年,乳腺癌预后新指标的研究,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一负责人。
11、2001年,Genistein抑制预防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的研究,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第一负责人。
12、1999年,维甲酸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和临床初步应用,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一负责人。
13、1998年,首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长奖。
14、1998年,中科院首届“民治乳业生命科学”奖杰出奖。
论文论著
1、Shao ZM, Sheikh MS, Ordonez JV, et al. IGFBP-3 gene expression and estrogen receptor status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ancer Res,1992,52: 5100-5103.
2、Shao ZM, Sheikh MS, Chen JC, et al. Expression of the retinoic acid nuclear receptor (RARs) and retinoid X receptpr (RXRs) genes in 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 and negative breast cancer.International J of Oncol.1994,4: 859-863.
3、Shao ZM, Mguyen M, Alpaugh ML, et al. The human myoepithelial cell exerts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n breast carcinoma cells through p21 induction, G2/M arrest and apoptosis. Exp Cell Res,1998,241:394-403.
4、Shao ZM, Wu J, Shen ZZ, et al. Genistein inhibits both constitutive and EGF-stimulated invasion in ER-negative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ell lines. Anticancer Res,1998,18:1435-439.
5、Shao ZM, Sheikh MS, Dawson M, et al. Thyroid hormone enhancement of estradiol stimulation of breast carcinoma proliferation. Exp.Cell Res. 1995,218: 1-8.
6、Shao ZM, Dawson M, Li XS, et al. p53 independent G0/G1 arrest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a novel retinoid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Oncogene,1995, 11: 493-504.
7、Shao ZM, Sheikh MS, Dawson M, et al. Thyroid hormone enhancement of estradiol stimulation of breast carcinoma proliferation. Exp.Cell Res. 1995,218: 1-8。
8、Shao ZM, Jiang M, Wu J, et al.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and apoptosi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as related to prognosis. Oncology Reports, 1996,3:1183-1186.
9、Shao ZM, Wu J, Shen ZZ et al. Genistein exreys multiple suppressive effects o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ells. Cancer Res, 1998, 58: 4851-4857.
10、Shao ZM, Alughp M, Fontana JA, et al. Genistein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 similary in ER-positive and ER-negative human breastcarcinoma cell lines characterized by p21 WAF1/CIP1 induction, G2/M arrest andapoptosis. J Cellular Biochemistry,1998, 69:44-54.
11、Wu J, Lu JS, Jiang M, Han QX, Shen Z-Z, Fontana JA, Barsky SH, Shao ZM. Prognostic role of the cell-cycle inhibitor p27Kip1 expression and spontaneous apoptosi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Br J Cancer, 1999,79: 1572-1578.
12、Shao ZM, Liu Y, Nguyen M. The role of the breast ductal system in the diagnosis of cancer.Oncol Rep,. 2001,8:153-156.
13、Shao ZM, Shen ZZ, Liu CH, et al.. Curcumin exerts multiple suppressive effects o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ells. Int J Cancer., 2002,98:234-240.
14、Shao ZM, Radziszewski WJ, Barsky SH. Tamoxifen enhances myoepithelial cell suppression of human breast carcinoma progression in intro by two different effector mechanisms. Cancer Letter,. 2000,157:133-144.
15、Shao ZM, Nguyen M..Tumor-specific DNA in plasma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ticancer Drug, 2002,3:353-357.
16、Shao ZM, Shen ZZ, Fontana JA, et al. Genistein inhibi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breast carcinoma cell proliferation:mediated by estrogen receptor pathway. Anticancer Res, 2000,. 20:2409-2416.
17、Shao ZM, Nguyen M, Barsky SH. Human breast carcinoma desmoplasia is PDGF initiated. Oncogene ,2000, 19:4337-4345.
18、Shen Z, Wen F, Shao ZM. The Tumor Suppressor Gene LKB1 is Associated with Prognosis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lin Cancer Res, 2002 ,8:2085-90
19、Wen XF, Shen Z, Shen ZZ, Nguyen M, Shao ZM. 2002, The expression of ERbeta protein correlates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it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in human breast cancer. Oncol Rep. 9:937-944.
20、Zhang J, Shen KW, Liu G, Zhou J, Shen Q, Shen ZZ, Shao ZM. 2003, Antigenic profiles of disseminated breast tumour cells and microenvironment in bone marrow. Eur J Surg Oncol. 29: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