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国科学家白血病研究成果登上两重要杂志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11月0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在白血病治疗和研究方面,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甚至在治疗性药物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生物通综合: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发生恶性增生,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导致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
我国白血病患者约为3~4人/10万人口,小儿的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据调查我国<10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为2.28/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因此在白血病治疗和研究方面,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甚至在治疗性药物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在近期的《致癌基因》(Oncogene)杂志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陈国强研究小组在磷脂爬行酶1(Phospholipid scramblase 1,PLSCR1)的生化及生物学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白血病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资料。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髓性白血病细胞系(myeloid leukemic cells)U937获得了一个诱导PLSCR1表达细胞系(在这个细胞系中PLSCR1是严格调控的,并且参予四环素tetracycline调控)。通过对这一细胞系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诱导性PLSCR1的表达可以将增殖的U937细胞阻挡在G1期,同时PLSCR1过量表达的U937细胞随着对依托泊苷(Etoposide)诱导的细胞凋亡敏感性的增加也会出现粒性白细胞样(granulocyte-like)分化。
研究人员还发现PLSCR1也会促进细胞周期依赖抑制因子(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p27Kip1和p21Cip1蛋白的表达,以及对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S 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和靶向降解蛋白的泛素-配体复合物的一个F-box亚基具有负调控的作用。除此之外,PLSCR1也极大的抑制了c-Myc 蛋白和抗细胞凋亡Bcl-2蛋白的表达。
虽然目前PLSCR1调控这些细胞事件和基因表达的机制还不清楚,但是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PLSCR1在白细胞增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反面“角色。因此这些研究不仅是PLSCR1在生化和生物学功能研究方面的突破性发现,也为治疗白血病和研制相关药物提供了重要资料。
另外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博士研究生赵克温等的研究报告原创性的发现白血病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和佛波脂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磷脂酰融合酶的表达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增加。在此基础上,他们正在利用磷脂酰融合酶作为候选药物靶标,试图获得一些新型的治疗白血病药物。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血液学刊物《血液》上。
这份报告阐述了白血病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和佛波脂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磷脂酰融合酶的表达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增加。研究人员利用最新的小分子RNA干预技术抑制磷脂酰融合酶的表达时,发现白血病细胞分化受到明显抑制。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全反式维甲酸通过诱导细胞分化有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来,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和诱导分化治疗策略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有关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和上海市科委的大力资助下,赵克温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这项研究。他们不仅发现白血病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和佛波脂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磷脂酰融合酶的表达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增加,还发现这种变化并不发生在二甲基亚砜、维生素D3和丁酸衲等诱导分化过程中。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蛋白激酶C8介导磷脂酰融合酶的表达调控,而转染该激酶的活性形式在细胞内可以直接增加磷脂酰融合酶的表达等观点。
(生物通: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