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四川大学****发表膜蛋白研究新进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11月1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四川大学纳米生物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Nanobiomedical Technology and Membrane Biology),华西医学院生物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therapy of Human Diseases),以及麻省理工生物化学系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的研究人员就膜蛋白分析研究必需的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功能展开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一种新型的短小多肽表面活性剂,为膜蛋白研究提供了新颖的材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10日《PNAS》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四川大学纳米生物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Nanobiomedical Technology and Membrane Biology),华西医学院生物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therapy of Human Diseases),以及麻省理工生物化学系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的研究人员就膜蛋白分析研究必需的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功能展开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一种新型的短小多肽表面活性剂,为膜蛋白研究提供了新颖的材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10日《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教育部“****”讲座教授张曙光博士。
链接: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November 10, 2006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073/pnas.0607167103
Designer short peptide surfactants stabilize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bovine rhodopsin
[Abstract]
在微观层面,每一个细胞都被生物膜包围并被生物膜所分隔,生物膜中含有脂质与蛋白质。其中脂质是较为被动的、被隔离的成分,膜蛋白质是较为活跃的成分:膜蛋白接受信号,通过生物膜蛋白转换信号,并放大信号;有些膜蛋白催化各种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运输;还有一些膜蛋白参与生物学的能量转换。因此可以说膜蛋白在细胞活性的方方面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由此目前80%临床使用药物的靶点都集中在膜蛋白上。
对于不同膜蛋白的研究,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稳定膜蛋白分析的表面活性剂。尽管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科学家对这些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功能仍知之甚少,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在这篇研究报告中,张博士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短小简单的多肽表面活性剂,获得了G蛋白耦联受体小牛视紫红质(bovine rhodopsin)溶液状稳定形式。这种表面活性剂包括几个氨基酸,一端亲水(天门东氨酸或者赖氨酸),并且在亲水基团有6个连续的丙氨酸。这样的结构是的这种表面活性剂不但可以增强在有脂质,以及一般表面活性剂n-dodecyl--D-maltoside 和octyl-D-glucoside存在的情况下,小牛视紫红质的稳定性,也极大的增加了热变性条件下视紫红质的稳定性(即使除去脂质)。
这些新型的表面活性剂具有简单,通用,有效和易获得的特点,是不同膜蛋白研究中新颖的一种分子纳米材料。为膜蛋白研究提出了重要的技术推进作用。
(生物通:张迪)
附:
四川大学启动“曙光计划”打造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学科领域世界顶尖科研平台
昨日从四川大学获悉,该校启动“曙光计划”,以使学校在生物—医药—纳米材料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迅速跃居国际前列。为此,四川大学计划每年聘请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到校工作一个月。诺奖得主到川大工作期间,将与师生员工进行学术答辩交流,开办学术讲座,指导学术方向。
首位受邀诺奖得主7月到川大
据介绍,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张曙光博士为首的世界优秀科研团队,建立了四川大学纳米生物医药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希望尽快在生物—医学—纳米材料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顶尖研究团队,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作为四川大学生物化学专业76级校友,2月8日(大年三十),张曙光已到川大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安排。
据张曙光介绍,2月3日,世界著名杂志《Nature》刊登了川大纳米生物医药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面向全球招聘科研人员和学术带头人的广告,引起了业界关注。截至目前,世界各地已有约50名申请者提出申请。
今年7月,首位受邀诺奖得主———1976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来自挪威的卡尔顿·盖久谢克(CarletonGajdusek)将到川大工作。
每年聘请一位诺奖得主入川
四川大学已决定,每年聘请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到川大工作一个月,以加强高水平学术交流,并尽快形成一支不低于20人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其中,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将不少于3位。
据悉,川大纳米生物医药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将成立两个委员会。一是由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5名世界著名科学家组成的ScientificVisitingCommittee,定期进行合作研究和指导;一是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著名企业家和实业人士、国际大公司管理者组成筹款委员会,负责募集研究所持续发展的经费等。该所将实行聘期人员合同管理方式,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和全员聘任制。
据了解,对于纳米生物医药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川大将在体制和机制上实行“特区”管理:研究所采取所长负责制,借鉴MIT相关研究所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运作;所长有独立的人事权、研究生招生权、研究方向选择权、财务管理权。川大还将在研究所建设资金、实验用房、个人待遇等方面加大投入,并对该所负责人实行年薪制。
计划10年内进入世界前列
四川大学为该研究所制定的未来5年目标包括:在国际上本领域公认最好的杂志(包括《Nature》或《Science》)上发表知识产权属于川大的一批高水平科研论文,有以川大为惟一专利权受益人的授权发明专利;在研究成果和专利技术转化上,至少一项重要生物医学技术达到可以产业化阶段(四川大学拥有独立知识产权)。
目前,该研究所拟争取获得国家在相关领域组织的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如973、863、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等),同时争取获得国内外企业的重要科研资助,获准科研经费要达到约3000万元。该学科计划在10年内进入世界前列,其间将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并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记者周波
“曙光计划”
是川大贯彻教育部“ 985工程”二期建设的有关要求,利用“ 985工程”二期建设契机,集中投入,力求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
新闻人物 张曙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高级研究员,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副主任,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及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客座教授。 1990年发现了第一个左旋 Z- DNA结合蛋白质并克隆了它的基因, 1993年发现“短肽自行聚集和自我互补”,被誉为“麻省理工学院 70年以来最重要的 15项科研成果之一”; 1997年开创了生物表面修饰工程技术的崭新研究领域,被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张曙光博士为首的世界优秀科研团队已在四川大学纳米生物医药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上班。
同时,该校“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项目之一的“曙光计划”也宣布正式启动,根据该计划,川大每年将聘请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到川大工作一个月,借此带出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其中不少于3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今年7月来川大工作圈定的是1976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来自挪威的卡尔登·盖久谢克(CarletonGajdusek)。
曙光计划引来MIT首席科学家
“曙光计划”是四川大学“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计划,该计划瞄准生物-医学-纳米材料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力求在该领域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顶尖研究团队,使川大在该领域的研究快速跃居国际前列,带动川大医学、生物、材料等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
为实施“曙光计划”,四川大学专门引进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张曙光博士为首的世界优秀科研团队,建立四川大学纳米生物医药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此后,世界著名杂志《Nature》刊登了川大纳米生物医药技术和膜生物学研究所面向全球招聘科研人员和学术带头人的广告,引起了业界关注。截至目前,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约50位申请者提出加盟研究所。
麻省博士原是川大校友
昨日下午,在四川大学科技处,张曙光博士正与科技处的相关负责人商谈所里工作事宜。据了解,张曙光是四川大学生物化学专业76级校友,早在2月8日大年三十这一天,张曙光就到川大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安排。
“我们要建世界一流的研究所,要做就做最好的。”作为研究所负责人的张曙光充满信心地说,
张曙光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专业76级学生,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研究所所从事的科研,目前就是该学科的世界前列。1990年发现了第一个左旋Z—DNA结合蛋白质并克隆了它的基因,1993年发现“短肽自行聚集和自我互补”,被誉为“麻省理工学院70年以来最重要的15项科研成果之一”,1997年开创了生物表面修饰工程技术的崭新研究领域,由此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