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近期,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绩,除了生物通特别报道的成果外,还包括药物释放控制、快速检测技术、病害诊断技术体系等等成果。
生物通综合:近期,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绩,除了生物通特别报道的成果外,还包括药物释放控制、快速检测技术、病害诊断技术体系等等成果。
四川大学:控制药物“智能释放”
从四川大学获悉,药物在人体内的“定向爆破”有望变成现实——该校化工学院褚良银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药物只在病变组织部位释放,且不会在其他正常部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据悉,该成果若成功投入实际应用,将大幅提升糖尿病、癌症等“疑难杂症”的治疗效果。
受自然界存在许多具有环境响应行为的智能膜的启发,研究能感知和响应外界物理和化学信号的智能膜已成了国际上膜科学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并取得了重要技术进展——比如,胰岛素控制释放高分子载体系统就一直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并已研究报道了多种具有不同工作原理的血糖感应型胰岛素给药智能载体。
褚良银教授课题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智能膜材料和控制释放系统研究。他们采用环境感应式控释系统作为智能化靶向式给药载体,来实现定点、定时、定量地控制释放的药物送达方式。他们的研究成果也正受到国际上日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褚良银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通过把pH感应型聚甲基丙烯酸-g-聚偏氟乙烯开关膜和pH感应型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乙酯水凝胶组合起来,构成一个耦合型pH感应控制释放膜系统。这两种物质因子协同作用形成的这种崭新智能控制释放系统模式,使得该系统中药物释放速率可有效突破溶质扩散速率上限。也就是说,褚良银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不仅使得药物载体可快速感知环境情报——及时找到病变位置,还可使药物在病变位置迅速释放,使其“对症下药”。
国际重要学术刊物《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日前以封面推荐文章的形式,发表了褚良银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国际同行专家评价这篇论文为“对用于活性分子递送的环境刺激响应控制释放系统这个重要领域,该论文提出的方法非常有趣和重要”,“将可能(由此)产生用于药物递送的‘智能’控制释放系统和传感器”。
上海理工:“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将蔬菜打成汁,把一根待测酶柱放入菜汁中1——2分钟,然后取出置入探测仪器里,与另外一支酶柱做参照,整个过程只要9分钟,就可以迅速地检测出蔬菜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日前,上海理工大学华泽钊教授成功研究出新型的"农药残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此项技术的使用将使市民们以后更放心的购买蔬菜。
现在蔬菜使用的农药普遍都是有机磷化合物,这些农药经过一段时间会自然降解成为无毒。一般在果蔬上市前7天内不应再施农药,可是有些不法菜农为了让果蔬贩卖时看上去更好看常常乱施农药,从而使果蔬中的农药残留来不及降解,造成食用者中毒。我国现行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比较复杂,先要经过取样、提取、净化、浓缩等诸多过程,然后用气相色谱、高效(压)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检测。这些方法的检测精度虽高,但是仪器贵重、运行费用高、检测费时长,不适合用于在现场的快速检测。
上海理工大学华泽钊教授成功研究出新型的"农药残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能够在现场快速地判断出果蔬中是否含有会引起急性中毒的农药残留。该探测仪的全重仅为3公斤,测量时间为9分钟,通过生物敏感元件——待测和参比的两根酶柱在反应腔中的温差对比,进而得出微量的农药浓度,达到检测的目标。经中国上海测试中心农药行业测试点的鉴定,当果蔬中农药含量为千万分之五时,所研制的农药速测仪的检出率达到100%,完全可以防止农药残留造成急性中毒。
重要植物有害生物分子检测和抗药性诊断技术体系
通过“十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攻关,我国建立并完善了重要植物有害生物分子检测和抗药性诊断技术体系,为重要有害生物预警和有效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
针对10多种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国内重要病原物,在对病原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特异性分子探针筛选、抗药性相关基因克隆技术和设计工艺,建立了植物疫病分子检测和抗药性分子诊断技术平台,构建了植物疫病检测及其抗药性诊断分子检测试剂盒组装和规模化生产流程和工艺,组装并研制出一批可用于口岸检验检疫或田间早期诊断的分子检测试剂盒。其中大豆疫霉实时PCR检测技术被我国农业部确定为我国大豆疫霉疫情普查的标准技术之一;苜蓿黄萎病菌检测技术比国外采用的平板培养方法,灵敏度提高了20倍,被我国农业部确定为我国进口苜蓿种子的标准检测技术;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IMS-PCR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到种子带菌率为0.1%的样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棉铃虫对Bt毒素Cry1Ac抗性分子机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明确了棉铃虫对Cry1Ac的抗性为单基因、不完全隐性遗传,抗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发现钙粘蛋白基因突变与棉铃虫对Cry1Ac抗性直接相关,并建立了突变基因的分子检测技术。建立了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确认了4个与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抗性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9A12,Cyp9A14, Cyp9A17v2, Cyp6b7),并建立了相应的快速检测技术和实用化试剂盒,确认了棉蚜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功能突变位点及其与抗药性相关,并建立了相应的快速检测技术和实用化试剂盒,明确了辣椒碳疽病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诱导和分子机理是相关基因突变。
上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研究有新突破
据医药经济报消息,上海在自主知识产权抗癌新药的研发领域获得突破,作为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和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A类项目的创新课题,专门用于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性中药“枫苓合剂”在上海张江问世,并获得国内和美国、日本等多项发明专利。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先后立项支持这一药物的研发,投入资金上千万元,为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中药的产业化发展,目前这一药物已被列入上海市医保药物目录。
胃癌、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著名肿瘤药效学专家、上海市医药工业研究院严惠芳研究员表示,过去抗肿瘤药物研发主要集中在放化疗等领域,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杀伤性较大;当前越来越多的研发注重在保证药物疗效确切的同时具有低毒性,这给中医药带来了机遇。
香港大学:查骨髓细胞有助于判断肝癌预后
肝细胞癌是肝癌中进展很快的一种,确诊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并因此导致其预后极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骨髓来源的某种特定细胞有可能作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标记物。该研究发现,没有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其前体内皮祖细胞(EPCs)的水平比可手术者患者高。研究结果发表于2006年10月的《肝脏病杂志》上,该杂志是美国肝脏病研究协会(AASLD)的官方杂志。
肝细胞癌其瘤体有广泛的新血管形成,因此需要大量的内皮细胞生长。最近的研究发现,可能肿瘤产生的某些蛋白激活了内皮祖细胞使其通过血流迁徙到肿瘤部位。尽管高水平的内皮祖细胞也与多种骨髓瘤的发生有关(骨髓来源的浆细胞瘤),但其与实体瘤的关系至今尚无人研究过。
在香港大学Ronnie Poon教授的领导下,研究者们分析了80名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的血样,并与16名肝硬化患者的血样以及14名健康者的血样作了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内皮细胞集落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非手术指征的肝细胞癌患者的集落数又显著高于可手术的患者。作者认为,“结果提示,肿瘤的高度进展性与内皮祖细胞循环高水平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性”。 监测手术后的肝细胞癌患者的集落生成单位得分有助于确定肿瘤复发时起内皮祖细胞的水平是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