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国内最新生命科技研究成果一览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11月0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国内最新生命科技研究成果一览
我科学家证实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
日前,一种通过检测乳腺良性病变中癌基因、抑癌基因异常预测和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新观点和诊断模式被国内14家单位应用。这项成果由解放军昆明总医院、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昆明医学院附一院共同完成。
目前对乳腺癌的诊断靠病理检查。即病人发现乳腺长包块后,通过切除一小块标本进行病理诊断。但按国际上现行的病理标准检查出乳腺癌时,为时往往偏晚。因此,研究比常规病理检查更能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技术,成为科技工作者思考和攻克的课题,“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的分子病理研究”项目应运而生。
科技人员从何种基因在乳腺癌形成过程中起作用入手,希望找到与乳腺癌发生有关的基因并且明确这些基因发生的改变。
研究人员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合作,使用该院的乳腺癌发生模型,选择最有可能与乳腺癌有关的两种癌基因和10种抑癌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长达8年的研究实验。最终证实了所选择的两种癌基因和7种抑癌基因在乳腺癌发生中起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而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乳腺癌不典型增生作为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本质,为早期诊断乳腺癌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首次在国内外提出了通过检测乳腺良性病变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异常预测和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新观点和诊断模式。目前,该成果已被国内14家单位应用于研究生病理教学和乳腺癌增生病预后诊断,同时,也为研发乳腺癌治疗药物提供了基础。
课题组负责人、解放军昆明总医院病理科主任杨举伦向记者介绍,乳腺癌每年以0.3%—8%的速度增长,是女性癌症患者的第一杀手。项目的完成和继续研究,对乳腺癌诊断和防治以及肿瘤病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美农作物应用基因组学研究获进展
未来将加强农业生物技术重点领域等14个项目合作
本报讯(记者范建)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杜占元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美农作物应用基因组学研讨会”上指出,在中国科技部和美国农业部的共同推动下,通过中美两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科技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为两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杜占元希望中美双方科学家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开拓合作领域和方式,共同为提高两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为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专家就基因组学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作物转基因的体系与安全性评价等,进行了交流。
今后,双方还将加强农业生物技术重点领域等14个项目的合作。其中包括:“无选择标记遗传转化体系的改进和利用”、“突变体的培育与利用”、“新增遗传材料的保存和利用”、“分子技术改良中国面条品质”、“小麦抗锈新基因的发掘与利用”、“核心种质的分子评价”、“大豆优异种质的开发与利用”、“玉米产量性状的分子标记”、“转基因安全评价方法”以及人员交流等。
农业科技合作一直是中美科技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2年中美签署《中国科技部与美国农业部农业科技合作议定书》以来,双方已建立了政府间的正式合作机制并分别成立了工作组,并召开了4次工作组会议,确定了自然资源管理、农业节水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食品安全、奶业生产和加工等6大优先合作领域。
在10月18、19两日召开的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第12次会议上,双方又进一步强调了要扩大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本次“中美农作物应用基因组学研讨会”就是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美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合作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双方分别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农业部小麦品质实验室建立了“中美小麦品质和抗病性研究联合实验室”,并联合召开了国际小麦品质学术研讨会,同时还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
这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反映了两国在本领域的研究前沿。以KaySimmons博士为团长,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Pai-YeiWhung司长等12名代表以及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3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双方专家认为,新技术必须与常规育种密切结合,才能加速作物改良进程;中美农业科技合作互惠互利,对两国乃至全世界的农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中美农作物应用基因组学研讨会”,由中国科技部和美国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承办。
昆明医学院等证实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
日前,一种通过检测乳腺良性病变中癌基因、抑癌基因异常预测和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新观点和诊断模式被国内14家单位应用。这项成果由昆明医学院附一院、解放军昆明总医院、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共同完成。
目前对乳腺癌的诊断靠病理检查。即病人发现乳腺长包块后,通过切除一小块标本进行病理诊断。但按国际上现行的病理标准检查出乳腺癌时,为时往往偏晚。因此,研究比常规病理检查更能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技术,成为科技工作者思考和攻克的课题,“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的分子病理研究”项目应运而生。
科技人员从何种基因在乳腺癌形成过程中起作用入手,希望找到与乳腺癌发生有关的基因并且明确这些基因发生的改变。
研究人员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合作,使用该院的乳腺癌发生模型,选择最有可能与乳腺癌有关的两种癌基因和10种抑癌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长达8年的研究实验。最终证实了所选择的两种癌基因和7种抑癌基因在乳腺癌发生中起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而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乳腺癌不典型增生作为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本质,为早期诊断乳腺癌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首次在国内外提出了通过检测乳腺良性病变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异常预测和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新观点和诊断模式。目前,该成果已被国内14家单位应用于研究生病理教学和乳腺癌增生病预后诊断,同时,也为研发乳腺癌治疗药物提供了基础。
课题组负责人、解放军昆明总医院病理科主任杨举伦向记者介绍,乳腺癌每年以0.3%—8%的速度增长,是女性癌症患者的第一杀手。项目的完成和继续研究,对乳腺癌诊断和防治以及肿瘤病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快速诊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本报讯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莫照兰副研究员等完成的“致病性鳗弧菌的PCR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鳗弧菌的PCR检测方法”两项快速检测技术分别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为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诊断提供了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
弧菌是海洋水环境微生态系的成员,在海水和海洋生物中广泛存在。病原性弧菌能引起养殖生物流行病的暴发,并导致养殖生物的死亡。而鳗弧菌则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弧菌性病原,能够引起养殖鱼类等的皮肤溃烂、肌体出血和死亡,对水产动物的养殖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危害。
据了解,对致病性鳗弧菌和病原性鳗弧菌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生理生化鉴定技术、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16srRNA基因探针杂交技术。但生理生化检测技术十分耗时耗力,并且结果不稳定;荧光抗体技术需要较昂贵的仪器设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敏感性不高,还易受干扰因素的影响;16srRNA基因在生物物种中非常保守,基因探针杂交技术特异性不强。而PCR则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靶DNA快速检测方法,即使样品中含有少量的细菌也能够检测出;这两种方法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水产动物疾病的快速检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专家介绍,“致病性鳗弧菌的PCR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鳗弧菌的PCR检测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养殖动物遭受鳗弧菌感染情况的检测、监测养殖水体环境中的鳗弧菌和监测鲜活饵料是否遭受鳗弧菌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致病性鳗弧菌的PCR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在设计特异引物并成功建立致病性鳗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成PCR检测试剂盒,其突出特点是建立了多重PCR反应,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的致病性鳗弧菌,为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诊断提供简单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与其他的弧菌病原检测技术和其他的病原检测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显著特点:一是检测十分快速,3~6小时即可得知检测结果,而其它方法则至少需要24小时或一个星期以上;二是检测灵敏度极高,检测下限降低至10~100个左右的细菌,而现有技术的其他方法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纯培养增殖达到100000个细菌后才能进行检测。该发明的主要内容包括由缓冲试剂A、细胞裂解试剂B和C、PCR试剂管、Taq酶、普通琼脂糖、溴化乙锭溶液、溴酚蓝上样缓冲溶液组成的PCR检测试剂盒以及一套检测操作程序。
“鳗弧菌的PCR检测方法”是一种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靶DNA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由样品处理试剂A和B、PCR试剂管、Taq酶、普通琼脂糖、溴化乙锭溶液、溴酚蓝上样缓冲溶液组成的PCR检测试剂的配制。在设计特异引物并成功建立鳗弧菌PCR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二次PCR处理程序,并在一次PCR反应的基础上,建立二次PCR反应方法,可快速、准确、敏感地检测出样品中的鳗弧菌。与其他的弧菌病原检测技术和其他的病原检测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明显优点和积极效果:一是采用该技术方法检测十分快速,4~8小时即可得知检测结果,而现有其他方法则至少需要1天或一个星期以上;二是采用该技术方法能在一次PCR的基础上进行二次PCR,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检测下限降低至1~10个左右的细菌,而现有技术的其他方法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纯培养增殖达到105才能进行检测。
这两项技术发明弥补了目前生理生化鉴定技术、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16srRNA基因探针杂交技术等方法在检测时间、稳定性、敏感性等方面存在着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填补了我国水产动物疾病诊断快速检测技术的空白。
北师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瞄准“脑科学”研究
“将一个网状的‘头套’戴在头上,一个测试者坐在正在放映的电视片前面,当字幕出现时,随着他眼睛上下左右转动,旁边的另一台电脑屏幕随之显示出他眼睛移动的图谱”。这是10月22日记者在北师大参观“认识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时看到的一幕。这里的工作人员说,这个试验主要是研究人们在看电视时,当电视屏幕下方出现与电视内容有关的字幕或与此无关的广告时,大脑是如何作出反应的,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在另一间摆放着一摞摞“攀登英语”教材的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对儿童英语学习时脑功能的研究发现,第二语言的学习时间越早,脑的可塑性越强;在学英语时,如果先给学习者中文,再给英文,他就会按照汉语的思维去理解英语,而反过来先给英文再给中文,或中英文同时给出都比第一种情况对学习英语有利。基于这类研究成果开发出的“攀登英语”正推向市场。
以上的场景仅涉及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很少一部分研究。据北师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嘉博士介绍,去年成立的重点实验室,是当前国内专门从事大脑高级功能与学习研究的学术机构,以脑发育和认知发展的动态发展观为核心指导思想,以语言为突破口,希望通过解决“学习与脑的可塑性”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为建立我国基于脑的教育、脑的认知障碍矫治方法、脑的人力资源开发产业提供科学依据,满足促进我国亿万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和心理健康发展、提升我国人口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大需求。目前,该实验室已在口吃研究、阅读障碍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应用性的研究成果,受到了相关社会群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