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病毒所50周年专辑

【字体: 时间:2006年10月2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中科院病毒所50周年专辑

  

生物通综合:

热烈庆祝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建所50周年


  金色十月,秋高气爽。在这收获的季节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迎来了50年华诞。经过几代武汉病毒所人的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已经取得累累硕果:在病毒学、应用微生物学、分析生物技术等主要学科领域,瞄准国家需要,紧跟国际前沿,作出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共取得科技成果226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13项、中国科学院奖24项、省部委级奖47项),发表有学术价值论文1800余篇,出版专著50部,申请专利119项,授权专利73项。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较早筹建的国家级研究所之一,由著名病毒学家高尚荫院士、著名微生物学家陈华癸院士和简浩然教授等一批老一辈科学家共同创建。在初期中国科学院武汉微生物研究室的基础上,从此开始了曲折奋进的历程。1961年升格为中国科学院中南微生物研究所;1962年改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微生物研究所;1970年改名为湖北省微生物研究所。1978年6月回归中国科学院,并对研究学科方向作了适当调整,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2年该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各项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科研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科研园区焕然一新,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病毒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在科学研究方面,该所在病毒学研究方面开展了昆虫病毒、动物及人类病毒、分子病毒、病毒超微结构与亚病毒、病毒分类与保藏、病毒的复制与干扰现象、病毒及核酸的分离提纯以及组织培养等的研究。在微生物方面,开展了病虫害的微生物防治、微生物发酵、工业污水的微生物治理、环境微生物、微生物固氮、发酵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传感器等研究工作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许多研究成果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多项研究空白。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对草鱼出血病的深入研究,带动了全国水生经济动物病毒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分离报道了30多种新病毒;建立了亚洲最大的病毒保藏库;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病毒农药(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的登记和商品化生产;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棉铃虫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率先进行了重组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的中试研究和环境释放;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环境微生物研究室,设计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工业生产废水生物处理车间,建立了发酵法生产天然β-胡萝卜素的工业技术;苏云金芽孢杆菌武汉亚种140和BsC3-41菌株在我国农业和卫生害虫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最早开展生物传感研究,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等。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后,该所根据国家人口健康和生物安全领域的战略需求,在中科院的整体布局下,积极承担国家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培养和引进人才,在保留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形成了以新生和重大病毒性疾病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新格局。经过努力,在病毒学、微生物学、分析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其中“蝙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为揭示SARS的暴发、病毒的跨种(属)传播机理奠定了基础,为从源头控制SARS的再度暴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利用卵寄生蜂传递病毒防治农林害虫新技术,获得了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人才建设方面,该所长期重视和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培养和稳定,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目前,一支能担纲科研重担并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人才队伍的结构和质量有了大的发展。该所作为我国病毒学研究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自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博士点和两个硕士点;已培养出病毒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300多名,在学博士生和硕士生233人,他们大多已成为本领域的骨干力量和学科带头人。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由中科院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和武汉大学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的“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我国传染病研究领域的五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该所在病毒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为适应新生病毒性疾病研究的需要,该所建立了规范的BSL-2和BSL-3实验室,完善的生物安全平台的建设,将成为中国科学院新生疾病研究基地、国家相关研究的实验平台、WHO疾病网络节点,最终成为我国健康安全体系、新生疾病预防与控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了该所在我国人口健康研究的核心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该所通过多种形式与包括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内的荷兰、英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其中,该所与荷兰农业大学、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共同协商同意建立“无脊椎动物病毒学联合开放实验室”,现已建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创新实力的优秀科研集体。同时,该所成功获得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包括欧盟第六框架计划项目、中法合作网项目和中荷战略联盟(PSA)项目等。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创立、发展与进步,凝聚着几代病毒所人的奋力拼搏和艰辛努力。50年寒来暑往,50年秋收冬藏,武汉病毒所走过的是一条风雨兼程的艰苦奋斗之路,是一条自强不息之路,是一条闪烁着理想信念之光的探索之路,是一首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凯歌。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员以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树起了一道道丰碑,为发展我国病毒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形成了国家利益至上、追赶国际一流、不畏艰苦、团结协作的优良文化传统;营造科学民主、廉洁公正、环境宽松、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及追求真理、蓬勃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类科技事业发展作贡献的所风。

    回顾过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展望未来,全所科技人员和职工备感任重而道远!在新的时期,武汉病毒所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向国家需求,按照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办院方针要求及知识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该所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弘扬“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优良所风,继承几代病毒所人的不懈追求。针对人口健康、国家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建设国际一流的生物安全研究平台和病毒资源中心,努力成为具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研究所。成为国际知名的病毒学研究机构和国际新生疾病研究防御网络中的重要成员。为我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中科院病毒所提出表明展示技术新方法

来自武汉中科院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irology)的陈新文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构建了基于杆状病毒F蛋白的真核表面展示这一新颖的表面展示系统(surface display system),为表面展示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的《BioTechniques》杂志上。

原文:
BioTechniques  September 2006
Volume 41, Number 3: pp 266-272 
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surface display based on the baculoviral F protein
[Abstract]

在病毒或者细胞表面展示外源蛋白是一种对生物分子以及相互作用设计或分析的工具。其中外源蛋白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外源多肽或蛋白与噬菌体的一种衣壳蛋白融合表达,从而使多肽能够展示在病毒颗粒的表面,展示在噬菌体表面的多肽配体与各种靶分子(抗体、酶、细胞表面受体等)通过一种被称为panning的体外选择程序得以快速筛选鉴定。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的文库容量大,可进行多次“淘选”富集,十分适用于高通量筛选,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也是进行多肽药物筛选的重要手段。

这种技术已经发展了近十年,但是由于噬菌体展示是一种原核表达系统,因此在糖基化以及复杂蛋白折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真核系统,比如杆状病毒展示,则可以完成一些复杂蛋白,糖基化蛋白的表达。

陈等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由group II NPVs(nucleopolyhedrovirus)编码的,功能相似于GP64(一种group I NPV杆状病毒出芽病毒粒子的膜融合蛋白)膜融合蛋白:F蛋白构建了HearNPV(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 nucleocapsid NPV)可变真核表面展示系统,这为表面展示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