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国家星火计划立项1877项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10月17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国家星火计划立项1877项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国家级星火计划共安排项目1877项,涉及农产品加工、高效种植、高效养殖、农村特色产业、环保技术、建材、农用化工、农用机械设备、资源开发等领域。其中,农产品加工占项目总数的24.5%,高效种植占14.7%,农村特色产业占14.6%,高效养殖占11.9%。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项目占总数的49.3%,中部地区占27%,西部地区占23.7%。
2006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计划投资158亿元,其中自筹资金97亿元,申请银行贷款37亿元。预计项目完成后,可新增产值1230亿元,新增利税250亿元,节汇创汇54亿美元。
10月15日,科技部在京召开全国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总结表彰会,总结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实施20年来取得的成就。据统计,星火计划实施20年,共实施示范项目15万多个,在全国建立了134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一批星火产业带,发展了227个国家级星火支柱产业和数以千计的地方支柱产业,相继培训农民近1亿人次,并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农技110模式等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机制,发展各类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上万个,带动地方政府投入143亿元,调动社会投资3631亿元,引导转移了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仅“十五”期间,就实现新增利税1048亿元,节创汇174亿美元,直接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203万人。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讲话中介绍,星火计划的发展历程被誉为“是引导广大农民依靠科学战胜迷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一次伟大实践”。星火计划通过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点,引导企业和产业集聚,建立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一批星火产业带,发展了国家级星火区域支柱产业和数以千计的地方支柱产业,很多地方形成了“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城镇化进程。星火计划把课堂教学和田间指导以及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地方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技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6000多个培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培训基地50个、星火培训学校629个,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梯级培训体系。
刘燕华说,星火计划还面向解决一家一户小生产和千家万户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加强技术示范的同时,积极引导创新科技传播和服务机制,大力加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科技传播的速度和效率。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专家大院模式、农技110模式等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机制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得到推广;引导发展各类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上万个,一大批科技人员被引入农村一线。
星火计划坚持开发式扶贫,与各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紧密配合,以大别山、井冈山、陕北地区的55个贫困县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指导全国开展科技扶贫开发,推进农村脱贫致富。目前,科技部重点联系的大别山区、井冈山区和陕北老区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会上,科技部表彰了为星火科技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1053个星火科技先进个人和121个星火科技先进集体受到了表彰。其中王玉柱等310位同志获得“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张海萍等291位同志获得“星火科技二传手”荣誉称号,冯乐平等201位同志获得“星火科技致富能人”荣誉称号,田军等251位同志获得“星火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北京市大兴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等121个单位获得“星火科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