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最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生物类90年代篇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01月1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整理报道:自1984年起,为了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由原国家计委牵头,科技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和《关于做好2004年—2008年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国科基函[2003]15号)的精神,2006年将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部门实验室进行评估,具体评估工作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承担。生命科学领域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8个,生物通将逐一进行介绍。最后介绍的是生物类的实验室,包括各类学科的共19个以及最近在香港大学新开幕的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实验室名称: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段恩奎
依托单位: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主管部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所处地点:北京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立于1991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生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为段恩奎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刘以训院士。学术委员会由我国生殖生物学界13位知名教授组成,其中有中科院院士3名、工程院院士1名。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今国际生殖生物学学科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四方面:1)精卵发生、成熟和排放的调控机制;2)受精的分子机理;3)胚胎植入的细胞与分子基础;4)生殖工程高新技术的基础研究。
全室共设有7个研究组,它们是:性腺生物学研究组、生殖生理学研究组、受精生物学研究组、胚胎生物学研究组、分子生殖研究组、生殖免疫研究组和生殖工程研究组。
8 实验室名称: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黄力
依托单位: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主管部门:中科院
所处地点:北京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室)建立于1991年。资源室致力于研究开发微生物的生物技术潜能。
目前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微生物资源的系统调查以及对具有生物技术开发前景的微生物,特别是古细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培养和分类鉴定;(2)对可应用于环境保护、食品加工以及保健等方面的微生物产物,如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和抗肿瘤的抗生物质、杀虫剂和促进生长、调节代谢的物质的筛选和分离鉴定;(3)中国微生物资源菌种库和数据库的建立。资源室拥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目前,资源室有七项在研课题、三个国际合作项目。资源室有三项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获奖。
9 实验室名称: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王道文
依托单位: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主管部门:中科院
所处地点:北京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批准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在过去十年的研究中,承担了国家及省、部委的多项课题,已在学报级及国家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实验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何梁何利农业科学奖一项。实验室设立了多项开放课题并与国内外同行开展了广泛的科学合作研究。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1. 植物营养育种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通过研究小麦对土壤磷元素吸收与利用的遗传控制和生化机理,探索植物营养育种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与应用基础。2.在植物细胞工程基础研究方面:通过研究小麦花粉植株的变异,阐明花粉细胞染色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重组与表达规律,为研究植物细胞遗传与变异机制开辟新领域。3.在植物染色体工程基础研究方面:通过建立建全小麦蓝粒单体系统,为小麦染色体工程提供基础材料;通过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研究,探索建立小麦染色体新体系的途径。4.在植物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方面:通过应用蛋白质等电聚焦、RFLP及STS(sequence tagged site)标记方法对小麦重要基因进行分子标记,为有益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材料。5.在植物抗病种质资源培育研究方面:通过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培育多种抗病优质的小麦种质资源。6.在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通过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和常规育种结合,建立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快速有效的方法;通过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直接为农业增产服务。
10 实验室名称: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曲音波
依托单位:山东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所处地点:济南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作为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一个子项目,由世界银行贷款120万美元,国内配套362万元人民币投资建设的。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开始正式运行和对外开放。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后,科研的主攻方向明确,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完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使研究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对外交流,人员素质也不断提高,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近30项。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取得许多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微生物技术研究工作的发展,对我校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的发展也发挥了推动作用。成为国内微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
11 实验室名称: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钟建江
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所处地点:上海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6月作为世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子项目被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3月通过国家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评估,获良好级实验室。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依托于华东理工大学。
根据生物反应器工程学科发展特点及生物技术工程化、产业化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室分为三个研究方向:1)生物过程工程 (Bioprocess Engineering);2)生物反应工程 (Bioreaction Engineering);3)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 (Bioproc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12 实验室名称: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
实验室主任:徐安龙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所处地点:广州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4月更改为现名。该实验室1989年开始筹建,于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该实验室以中山大学为依托单位,是由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昆虫学家蒲蛰龙教授创立,并在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验室坚持热带亚热带特色,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徐安龙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张亚平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57名(教授36名,副教授21名),其中,****特聘教授1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新世纪人才工程国家级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中大****引进人才11名。实验室已成为中山大学理科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是生命科学学科建设的龙头。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害虫生物防治;(2) 水产养殖病害控制;(3) 有害植物控制;(4) 有害环境微生物控制;(5) 基因资源和功能与有害生物控制;(6) 适应性进化与有害生物控制。
13 实验室名称: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苏志国
依托单位: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主管部门:中科院
所处地点:北京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于1988年,资金来源于世界银行贷款。1992年该实验室建成并试运行,1995年通过了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2001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评估,是目前我国仅有的两个生物工程下游技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3 生物活性药物和抗癌剂的包埋和应用、生物分离用微球介质的制备和应用、微球介质和微囊的表面修饰技术、生物活性药物的修饰及其修饰剂的开发 (马光辉 组)4 生化反应器、酶工程以及规模培养中的过程调控、海洋生化工程、多糖、寡糖及其微量元素络合物和天然产物 (丛 威 组)5 生化工程、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大规模培养和快速微繁殖、药用植物细胞工程、代谢工程和基因工程、天然产物化学、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发酵 (刘春朝 组)6 植物细胞工程 (王玉春 组)7 多糖、寡糖及其微量元素络合物和天然产物 (傅德贤 组)8 极端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极端酶分离、极端微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李浩然 组)9 农业生化新产品新技术研究 (张小勇 组)。
(生物通编辑:朱方雨)
最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农业类(上)
相关新闻: